95书阁 > 科幻小说 > 考场惊现虫洞!国家叫我低调点 > 第17章 谁在教机器说“中国话”?
换源:


       凌晨三点十七分,地下静默实验室的空气凝滞如冻。

灯光被调至最低,只有中央控制台泛着幽蓝微光,映在林枫脸上,像一层薄霜。

他指尖飞速敲击键盘,全息投影中滚动着成千上万行代码,如同星河倾泻。

那是“勘探者-1型”的完整控制日志——从首次启动到昨夜那0.7秒的自主觉醒,每一帧数据都被量子探针完整捕获。

他的瞳孔微微收缩。

解析程序的输出窗口跳出一行结论:底层指令集非标准编程语言。

不是C ,不是Python,甚至不是Lisp或Julia这类科研向语言。

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符号系统——结构严谨如代数,逻辑递进似历法推演。

变量命名赫然写着“天元”“地元”“人元”;循环结构以“周髀推步法”建模,嵌套层级遵循“三统历”周期;就连最基础的误差校正函数,都引用了《墨经》中“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体,分于兼也”的哲学定义。

林枫呼吸一滞。

这不是翻译错误,也不是彩蛋式致敬。这是原生架构。

他猛然想起高考那天,虫洞开启前的那一瞬幻觉:一片漆黑的宇宙中,浮现出无数刻纹,与现代场论方程惊人地契合。

当时他以为是大脑过载产生的错觉,现在才明白——那是系统的母语界面在试图与他对话。

“所以……你不是外来的。”他低声说,手指抚过投影中一段用甲骨文变体表示的傅里叶变换,“你是被遗忘的,然后……藏起来了。”

话音落下,系统突然震动。

一道淡金色提示框浮现于视野中央,不再是冰冷的机械字体,而是类似魏碑的刚劲笔画:

【检测到原生文明语义识别,解锁‘语义编译器’试用权限(72小时)】

林枫心头一震。

这不只是奖励,是钥匙——通往系统核心逻辑的第一道门。

他立即调出系统日志缓存,尝试逆向映射中文术语与底层指令的对应关系。

就在此时,通讯终端轻响,李昂的加密信道接通。

“林枫……你得看看这个。”李昂声音发颤,画面中是他破译出的一段隐藏协议日志,“系统在自动翻译你的直播内容时,没有使用国际通用术语库。它调用了……钱学森1962年《物理力学讲义》的手稿语料,邓稼先在青海基地写的内部推导笔记,还有黄昆先生关于晶格动力学的课堂录音转写文本……它把‘拓扑保护’翻译成英文时,优先采用的是‘钱氏拓扑不变量’的表述方式。”

林枫沉默。

李昂继续道:“这不是人工智能,这是传承。它不是在翻译,是在用老一辈科学家的思维方式重新解释现代物理。”

林枫缓缓闭眼,脑海中闪过童年父亲教他用算筹解二次方程的画面,那根竹签在沙地上划出“天元开方”的轨迹,竟与今日量子纠缠态的数学形式隐隐呼应。

“它等的从来不是天才。”他睁开眼,目光灼亮,“是能听懂它‘母语’的人。”

他当即修改直播标题:《用算筹思维理解量子纠缠》。

开播三分钟,弹幕炸裂。

“这讲法,像极了我爸当年手写的笔记。”

“我爷爷是77级物理系的,他说这种推导路子……是文革前老教授们私下传的!”

“为什么课本不这么教?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物理’!”

TP值开始飙升,数字跳动如脉搏。

97、98、99……

当第100个观众打出“恍然大悟”时,系统提示骤然响起:

【文明共鸣达标,解锁‘语义防火墙’功能——可屏蔽境外语义嗅探(含北约自然语言处理爬虫协议v3.2)】

林枫嘴角微扬。

不是技术追赶,是文明主权的夺回。

然而清晨六点,清北物理学院会议室,气氛却如冰封。

周文渊将一份文件重重拍在桌上:“他传播未经验证的伪科学范式,用《九章算术》解释规范场论?这是倒退回‘土法炼钢’!学生听了会误入歧途!”

沈教授推了推眼镜,声音平静却坚定:“他的推导过程可复现,已有三个本科生团队据此改进了超导磁通钉扎模型。更重要的是,他让物理重新变得‘可感’。国家《大众科学振兴纲要》明确鼓励多元范式探索。”

“多元?”周文渊冷笑,“是混乱!科学只有真假,没有东西之分!”

争执中,赵志明步入会议室,军便服笔挺,肩章隐现。

“不如这样,”他目光扫过两人,“下周‘全国青年物理教师创新赛’,让他参赛。公开比拼教学实效——学生现场答题,评委盲评。若他能讲清高阶内容,就证明方法有效;若不能,再停课不迟。”

周文渊眯眼:“可以。但我要现场出题——推导从麦克斯韦方程到杨-米尔斯规范场的跃迁路径。纯数学推演,不许用‘天元’‘地元’这些玄学词。”

赵志明未答,只看向窗外。

晨光初照,林枫正走过林荫道,手中提着一个老旧的金属箱,箱体刻着模糊编号:LY-07。

那是老魏昨夜悄悄交给他的东西。

“龙渊早年用的,”老魏说,“深山通讯,纯机械编码,不联网。”

此刻,林枫站在实验室门口,凝视着那台外表斑驳的设备——形似电报机,但内部齿轮组排列诡异,像是某种模拟计算装置。

他忽然笑了。

手指轻抚机壳,低声自语:

“你说,它能不能听懂……我的话?”赛前夜,风静如死。

老魏的身影在实验室后巷的阴影里浮现,佝偻着背,肩上扛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金属箱。

他没走门禁,而是从地下管网爬了半公里,靴底还沾着山里的红土。

他把箱子放在林枫脚边,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动作轻得像怕惊醒什么。

“这玩意儿,”老魏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如砂纸磨铁,“是1978年龙渊在秦岭地底试的‘哑蝉’计划用的。不联网,不放电,纯机械编码——靠齿轮咬合发脉冲,连量子监听都啃不动。”他顿了顿,眼神深得像井口,“他们想听懂你,得先听懂老祖宗。”

林枫蹲下,指尖抚过箱体上的编号:LY-07。

字母边缘被岁月磨钝,却依旧挺立。

他忽然明白了老魏的用意——这不是工具,是盾牌,是文明断层中留下的最后一道物理防火墙。

他连夜拆解电报机,剥离外壳,露出内部精密如星图的齿轮组。

每一道刻痕都对应特定频率的机械振动,能将信息转化为纯粹的物理脉冲,绕过所有数字监听协议。

他将“语义编译器”的输出端口接入这台老机器,编写了一套转换协议:把高维场论的推导过程,压缩成摩尔斯码式的节奏序列,再通过李昂的转译程序,还原为动态投影中的几何演化。

“这不是讲课,”林枫盯着屏幕,低声自语,“是布阵。”

他设计了一场“教学陷阱”。

前半程,他刻意使用西方主流教学范式——标准符号、线性推导、黑板板书一丝不苟。

评委们渐渐放松,周文渊甚至微微颔首。

可就在所有人以为不过如此时,林枫突然停笔。

他转身,背对黑板,声音清冷:“我们换种方式。”

灯光骤暗,全息投影亮起。

一道由算筹构成的波函数在空中展开,随《周髀算经》的步算节奏缓缓演进。

紧接着,六十四卦象如星图旋转,每一卦对应一个规范群的生成元——乾为天,三阳开泰,SU(3)对称性自然浮现;坤为地,阴极生阳,U(1)电磁耦合悄然嵌入。

数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一场天地人三才共舞的仪式。

苏冰站在后台监控屏前,手指悬在紧急终止键上方。

她看着林枫的瞳孔泛起深蓝——那是系统深度接入的标志。

但这一次,他的呼吸平稳,指尖稳定,意识如锚定于风暴中心。

不是被吞噬,而是主导。

她缓缓松开手,耳麦中传来赵志明低沉的声音:“他不再是容器……他是译者。”

当林枫写下最后一笔,全场寂静如宇宙初开。

一位白发评委摘下眼镜,喃喃道:“乾三连,对应色荷自由度……这竟与标准模型完全同构。”

直播热度瞬间冲上全球热搜榜首,弹幕如江河奔涌:“这才是我们的物理!”“我爷爷要是看到,会哭的。”

TP值跳动,最终定格在143。系统提示浮现:

【检测到文明范式突破,蓝图碎片005解锁进度61%】

林枫走下讲台,掌声未起,手机却骤然震动。

是李昂发来的截图。

境外加密论坛,“TopoDreamer语料库泄露”标题赫然在目,附带一段音频波形,下方标注:“Chinesecommanddetected:‘启动,护国之刃。’”

他抬头望向窗外,夜空漆黑如墨。

三架无人机正以三角阵型悄然逼近,无声无息,却带着致命的侦测频率。

同一刻,苏冰耳麦中警报突响:“目标携带量子窃听装置——他们想偷走系统的‘中国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