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科幻小说 > 考场惊现虫洞!国家叫我低调点 > 第16章 蓝光未熄,沙盘已燃
换源:


       凌晨三点,昌平。

试验场深处,强磁屏蔽舱内,“勘探者-1型”静静站立着,周身残余的电磁涟漪。

右臂等离子喷口微微颤动,幽蓝的余光像呼吸一样明灭,它好像刚刚从一场沉睡中苏醒,又好像仍在与某种未知力量搏斗。

林枫坐在远程终端前,双眼布满血丝,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

屏幕上,一串串数据像瀑布一样滚落——动力输出曲线、神经信号延迟、姿态反馈响应……

每一帧都精确到纳秒级。

他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一条重合度高达98.7%的波形对比图上。

左侧是“勘探者”的控制延迟曲线,右侧是他自己脑电图中的β波活跃区间。

完全同步。

他的瞳孔一缩,一股寒意顺着脊椎蹿了上来。

不是他在操控机甲。

是系统借助他的意识,驱动着机械躯壳。

冷汗顺着太阳穴滑落。

他猛地合上终端,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深呼吸。

可脑海里却不断回放着系统提示音那机械而冰冷的语调:“动态调试反馈已激活,建议每日进行15分钟校准训练。”

校准?

哪有这么温和的词能形容这种事?

这根本不是训练。

这是改造。

是潜移默化的神经劫持。

“它不是在帮我造机器……”他低声自语,声音沙哑,“它在把我改造成人机接口。”

窗外,电磁风暴仍未彻底平息,云层间偶尔撕裂出紫白色的电光,映得他半边脸忽明忽暗。

他忽然想起昨夜天台上的那句弹幕——“这次,我陪你算到天亮。”

XQ-LU……那个神秘的存在,是否也看穿了这一切?

他没有答案。

但有一点他确定:系统从不无偿给予。

每一次蓝图解锁,每一次TP增长,背后都有代价。

而现在,代价开始触及他的身体与意识本身。

次日清晨,清北工程训练中心。

晨雾还未散去,阳光斜切过玻璃幕墙,在地面投下冰冷的几何光影。

周文渊站在教学委员会会议桌的首端,穿着笔挺的西装,神情严肃。

他手中捏着一份红头文件,语气不容置疑:

“根据最新安全条例,所有涉及高能装置、自主控制系统的参展作品,必须提交完整的理论推导与第三方验证报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门口那个沉默的身影上。

“林枫同学,你的‘勘探者-1型’项目涉嫌规避安全监管。若三日内无法提供动力源设计图,将移交校安处处理。”

空气瞬间凝固。

沈教授坐在角落,手指轻轻摩挲着钢笔,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开口。

他知道那图纸意味着什么——不只是技术机密,更是“龙渊”计划的核心禁忌。

交出去?

等于把国家最高机密摆在学术审查桌上任人剖析。

林枫站在走廊尽头,背靠墙壁,听着这番话,嘴角竟勾起一丝冷笑。

老魏这时提着工具箱路过,顺手拧紧一根松动的通风管,低声说:“他们要的不是图纸,是你背后的‘黑箱’。”

林枫没有应声,但眼神动了动。

他知道老魏说得对。

周文渊不过是个棋子,真正推动这场审查的,是那些藏在学术体系背后的利益集团——学阀、资本,还有那些对“龙渊”虎视眈眈的境外势力。

他们嗅到了风声,开始反扑。

而他,只是一个被推到台前的靶子。

下午,地下静默实验室。

这里曾是清北老校区的核磁共振测试间,后因电磁干扰问题废弃,如今成了林枫的秘密据点。

四壁包裹着法拉第笼,信号全屏蔽,连时间都仿佛在这里停滞。

李昂盘腿坐在地上,笔记本连着三块外接屏,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几乎冒烟。

老魏则蹲在角落调试一台老式信号阻断器,动作沉稳得像一头蛰伏的猎豹。

林枫站在中央的全息沙盘前,挥手调出“勘探者-1型”的三维模型。

蓝光流转间,机体被层层拆解,最终分为七大模块:能源核心、结构骨架、运动控制系统、地形感知系统、液压平衡算法、神经耦合接口,以及隐藏最深的维度稳定装置。

“能公开的,只有两个。”林枫声音冷静,“地形感知系统和液压平衡算法。”

李昂抬头说:“就这么点?连走路都不会的机甲?”

“够了。”林枫盯着沙盘,“我们要的不是完整技术,是认知转向。让大众相信——机甲,不是国家机密,也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可以被理解、被学习、甚至被复制的东西。”

他说完,将两套算法打包加密,递过去:“上传到‘知源学术社区’,用匿名账号发布。标题就叫——《TopoDreamer发布首套机甲基础教学包》。”

李昂眼睛一亮:“麻省理工学院(MIT)风格?”

“对。视频剪辑节奏要快,配英文解说,背景放实验室白板,写满麦克斯韦方程和拉格朗日力学。”林枫冷笑,“让他们以为这是某个海外天才学生的开源项目。”

十分钟后,项目上线。

弹幕瞬间炸开:“卧槽?国内真有人在搞机甲?”

“这算法看着靠谱啊,能跑真实世界的数据?”

“兄弟,求GitHub链接!”

“原来机甲也能自己动手做!”

TP值开始回升,从72一路跳到91。

系统提示浮现:【公众认知转化中,距离‘模块化建造预演’解锁尚差9TP】

林枫盯着那串数字,眼神逐渐深沉。

当晚,他打开直播界面,新建标题:

《如何让机器人学会爬坡》

镜头前,他拿起电子笔,缓缓在手写板上勾勒关节力矩分配图。

线条清晰,推导严谨,语气平静得像平常上课教学一样。

可就在他画到第三条辅助线时,笔尖微微一顿。

他刻意跳过了某个关键节点——那本该连接能源回路与动力输出的核心拓扑结构。

观众们尚未察觉异常,讨论正热烈。

而林枫只是轻轻抬眼,望向摄像头深处,仿佛穿透了屏幕,看向无数双正在注视他的眼睛。

也有人,在等他点亮火种。

林枫的笔尖停在手写板上,第三条辅助线戛然而止。

直播间的弹幕仍在翻滚,观众们热切讨论着那个看似寻常却暗藏玄机的力矩分配模型,没人察觉,这幅图里最致命的一环已被悄然抹去——能源回路与动力输出之间的拓扑耦合节点,如同被橡皮擦从现实中抹掉,只留下一个优雅而危险的逻辑断点。

他缓缓抬头,目光穿过摄像头,仿佛能刺破数据洪流,直视那些潜伏在暗处的窥探者。

他知道,这一刻,不只是学术审查的压力在逼近,更是某种更深层的东西正在苏醒——系统、机体、意识,三者之间的边界正变得模糊。

就在这时,屏幕边缘骤然炸开一道猩红警告:

【检测到非授权神经信号接入——疑似远程意识扫描】

林枫瞳孔一缩,脊背瞬间绷紧。

这不是常规的安全提示,而是系统底层协议触发的最高级别防御警报。

他的手指还未触及关闭键,实验室厚重的合金门无声滑开。

苏冰站在门口,黑发垂肩,冷光映在她手中的微型装置上。

那是一枚量子探针记录仪,通体幽蓝,表面流动着类似神经突触的微光纹路。

她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像丈量过千遍,直到距离林枫三步之遥才停下。

“龙渊技术部在你脑波里发现了非自然谐振频段。”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某种沉睡的机制,“频率锁定在47.3太赫兹,与‘勘探者-1型’的神经耦合接口完全一致。但他们没在你身上植入任何设备……林枫,他们怀疑,你正在被系统反向编程。”

空气仿佛凝固。法拉第笼隔绝了外界信号,却锁不住内心的震荡。

林枫沉默片刻,忽然笑了,笑得极轻,带着一丝自嘲。

他抬手,关闭直播。

画面定格在他最后画下的那半条辅助线,像一道未完成的判决。

他转身走向全息沙盘,蓝光映亮他侧脸,轮廓冷峻如刀削。

勘探者-1型静静悬浮于数据流中央,仿佛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等待唤醒。

“如果我不再是人……”他低声说,声音几乎融进电流的低鸣,“那这台机器,就是我的遗嘱。”

指尖轻点,系统隐藏菜单浮现,需三重生物密钥验证才能开启。

他输入指纹、虹膜、脑波特征,最终,用一句语音确认:“代号:护国之刃·意识备份协议。”

沙盘骤然震动。

勘探者-1型的模型开始自动拆解,左胸装甲缓缓开启,露出内部一个从未标注过的结构舱——类脑晶体阵列,由七层非晶态铌酸锂构成,表面闪烁着与林枫脑电图同频的微弱蓝光。

它不像是被设计出来的,更像是……从某种更高维度的蓝图中自然生长而出。

系统低语响起,不再是机械音,而是一种近乎共鸣的声波:

【蓝图碎片005解锁进度49%——下一次跃升,需完成人机协同实战验证】

林枫凝视着那枚类脑舱,眼神复杂。

他知道,这不是备份,是移植的前兆。

窗外,一道无声的EMP脉冲划破夜空,像是某种预警。

苏冰的通讯器震动,她低头看了一眼,眉峰微蹙。

“昌平试验场警报——”通讯频道传来急促通报,“‘勘探者-1型’刚刚自主启动了0.7秒。”

林枫没有回头,只是缓缓闭上眼。

那一瞬,他似乎听见了机甲的心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