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BJ总裹着一层黏腻的热,我拖着塞满贵州辣肠和妈妈织的羊毛衫的行李箱,站在大厂园区门口时,还在掐自己的胳膊——半个月前我还在贵州老家的巷口吃冰粉,跟妈妈抱怨“BJ的夏天肯定热得像蒸笼”,现在竟真的要在这里开启“996”的人生了。我叫杨小薰,22岁,刚从BJ一所普通大学的中文系毕业,没什么光鲜的实习经历,全靠面试时跟 HR聊起“喜欢观察用户需求”的小爱好,误打误撞闯进了这家互联网大厂,成了一名产品助理。
入职第一天,行政小姐姐把我领到工位区时,我一眼就看到了那片连在一起的四个工位——桌上的工牌摆得整整齐齐,三个男生,一个女生,正好缺了一个位置。“这是你的工位,旁边三位都是跟你同期入职的,以后你们就是‘新人小分队’啦。”行政小姐姐笑着指了指,我赶紧放下包,挨个打了招呼。
坐在我左边的是女每东,后台开发,戴黑框眼镜,穿简单的白 T恤和牛仔裤,说话时语速慢悠悠的,像怕吓着人似的。他手里攥着一本《算法导论》,书页折了好几个角,后来我才知道,他每天通勤两小时,路上都在背代码。右边是呈申,跟我一样是产品助理,穿格子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桌上摆着一套粉色的鼠标垫——他说是姐姐送的,“说我总对着电脑,得看点亮堂的颜色”。斜对面是滔宠,前端实习工程师,最年轻的一个,刚满 20岁,还带着大学生的活泼劲儿,工位上贴满了动漫贴纸,手里总拿着一杯冰美式,说“没咖啡就写不动代码”。
我们四个凑在一起,成了部门里最显眼的“新人角”——三男一女,每天一起去茶水间,一起吐槽电梯太慢,连午饭都固定坐在食堂的同一排。我是唯一的女生,大概是天生的“操心命”,没过几天就成了大家的“后勤部长”:每天早上帮女每东带一杯热豆浆(他不喝冰的,说对胃不好),帮呈申带楼下便利店的茶叶蛋(他总赶不上早餐时间),帮滔宠带加双份糖的奶茶(他说前端写 CSS需要甜的加持)。一开始是顺手,后来成了习惯,他们总说“小薰你就是我们的专属小管家”,我笑着摆手,心里却暖暖的——在偌大的BJ,能有几个这样的小伙伴,好像也没那么孤单了。
只是工作没我想象中那么“高大上”。作为产品助理,我每天的任务大多是整理需求文档、改 PPT、核对原型图的细节,都是些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磨人的活儿。我们部门的领导是个对细节要求到极致的人,每次交上去的文档,总能被他挑出一堆问题:“小薰,你看这里的‘用户调研’写成‘用户调硏’了,多了个石字旁”“这个表格的列宽没对齐,左边宽 2毫米,右边窄 2毫米,看起来不整齐”“标题用 14号字,正文用 12号,你怎么正文用 13号了?视觉上会乱”。
一开始我总觉得委屈,明明都是小问题,为什么要反复修改?有一次改 PPT改到晚上九点,我对着屏幕里歪歪扭扭的表格,眼泪差点掉下来——那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本来想早点下班跟她视频,结果连句完整的“生日快乐”都没说上。呈申路过我的工位时,看到我对着键盘发呆,递过来一颗草莓味的糖:“别气啦,领导以前也让我把一个按钮的颜色改了八遍,从浅蓝到深蓝,再到浅蓝,最后说‘还是第一版好’。”滔宠也凑过来,把他的冰美式推给我:“喝一口,甜的,能回血!我上次写一个弹窗组件,改了十版,最后发现第一版最符合需求,你说气人不?”
女每东没说话,只是默默坐在我旁边,帮我核对表格的列宽:“你看,这里拉到 10厘米,那边也拉到 10厘米,就对齐了。”他的手指在鼠标上轻轻点着,屏幕上的表格慢慢变得整整齐齐,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突然就不委屈了——好像这些看似繁琐的修改,也不是没意义,至少能让文档更清晰,让后续的开发少走点弯路。
改的次数多了,我也慢慢摸出了规律:领导怕的不是“错”,是“不认真”。后来我交文档前,会自己先核对三遍:第一遍看有没有错别字,第二遍看格式对不对,第三遍看字号和对齐——有时候还会让呈申帮我再检查一遍,他总说“小薰你现在比我还较真”。慢慢的,领导挑出的问题越来越少,有一次还在部门例会上说:“小薰的文档越来越规范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坐在下面,偷偷攥紧了拳头,心里比拿了奖金还开心。
也就是那段时间,他们开始叫我“杨小熊”。起因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我们四个加完班,一起去楼下的便利店买雪糕。滔宠拿着一根熊形状的雪糕,突然指着我说:“小薰,你跟这个小熊好像啊!圆乎乎的,白白的,头发又黑又亮,像小熊的毛!”呈申跟着点头:“确实像,而且你笑起来暖暖的,跟小熊一样可爱。”女每东没说话,却默默把手里的巧克力味小熊雪糕递给了我:“这个给你,跟你很配。”
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我确实不算瘦,大学时室友就总说我“丰满得很匀称”,皮肤是天生的白,妈妈总说“我们家小薰不用擦粉,比隔壁妹妹白一个度”,头发也是黑亮的,留了好几年的长马尾,风一吹就飘起来。以前我总有点在意自己的身材,觉得不够苗条,可被他们这么一说,突然就觉得“圆乎乎”也没什么不好。
“那我以后就叫‘杨小熊’啦?”我咬着雪糕,笑着问他们。“不行不行,”滔宠摆摆手,“得加个‘白’字,你这么白,叫‘白杨小熊’才对!”呈申和女每东都点头,我看着他们眼里的笑意,突然就喜欢上了这个名字——白杨小熊,听起来就暖暖的,像冬天里抱着的小熊玩偶。
从那以后,“白杨小熊”就成了我的专属称呼。他们会在茶水间喊:“白杨小熊,帮我带杯豆浆呗!”会在加班时说:“白杨小熊,要不要吃饼干?我这有巧克力味的。”甚至有一次,领导路过我们工位,听到滔宠喊我“白杨小熊”,还笑着问:“这名字挺可爱,谁是白杨小熊啊?”我红着脸站起来,领导点点头:“人如其名,很可爱。”
现在我入职已经三个多月了,996的生活依旧忙碌,偶尔还是会因为反复修改文档而烦躁,还是会帮同事带饭买饮料,但心里的迷茫少了很多,多了很多踏实的小幸福。每天早上,看到女每东桌上的热豆浆,呈申桌上的茶叶蛋,滔宠桌上的奶茶,就觉得这平凡的一天也有了期待;晚上加班到深夜,四个人一起在楼下吃一碗热腾腾的麻辣烫,吐槽今天的需求有多奇葩,就觉得再累也能扛过去。
上周妈妈给我打电话,问我在BJ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委屈。我拿着手机,站在园区的路灯下,看着远处写字楼的灯火,笑着说:“妈,我挺好的,有三个好朋友,他们还叫我‘白杨小熊’呢,说我像小熊一样可爱。”妈妈在电话那头笑了,说:“可爱就好,别太累,记得按时吃饭。”
挂了电话,我摸了摸口袋里妈妈寄来的辣肠——早上我分给了他们,滔宠吃了一口就被辣得直吐舌头,女每东却吃得很淡定,说“跟家里的味道很像”,呈申还说“下次让阿姨多寄点,我们一起煮火锅”。风一吹,带着夏天的热气,却不觉得烦躁,反而觉得暖暖的。
我知道,在BJ这样的大城市,我只是千千万万个“996打工人”里最普通的一个,没有惊天动地的梦想,只是想把简单的工作做好,跟可爱的同事一起,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的。以后可能还会遇到更难的需求,还会改更多次文档,但只要想到“白杨小熊”这个名字,想到身边的小伙伴,就觉得没什么可怕的——毕竟,能在陌生的城市里,有一群把你宠成“小熊”的朋友,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
明天又要上班啦,我得早点睡,明天还要帮女每东带热豆浆呢。希望明天的文档能一次通过,希望晚上能早点下班,跟他们一起去吃那家新开的贵州米粉——我已经跟老板打听好了,有酸汤味的,跟老家的味道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