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夫子在一旁,从陆明渊下笔的那一刻起,便一直静静地看着。
他先是眉头微蹙,似乎对陆明渊过于工整的行文略感不解。
但随着文章的展开,他的眉宇渐渐舒展,眼中神采奕奕,最后更是连连点头,脸上绽放出抑制不住的笑容。
“妙啊!妙啊!”
赵夫子拿起陆明渊的文章,反复品读,爱不释手。
“明渊,你这文章,虽看起来一板一眼,格式固定,然解题之妙,引经据典之精,却是老夫平生所见之翘楚!此乃上乘之作,上乘之作啊!”
他放下文章,看向陆明渊的目光,充满了欣慰与赞赏。
“以你之才,高中县试案首,已是十拿九稳!”
赵夫子连连夸赞陆明渊天赋异禀,眼中精光闪烁,仿佛已然看到了那少年,正一步步踏上青云之路。
这不仅仅是对陆明渊的肯定,更是对他自己眼光的验证。
三天后,江陵县城,天光如洗,街市喧嚣一如往昔。
陆从文依旧在城门不远处寻了个僻静角落,将沉甸甸的担子卸下。
布匹叠得整齐,腊肉挂得油亮,他黝黑的脸上挂着淳朴的笑,等待着过往的客商。
陆明渊则怀揣着五万字的墨香手稿,径直走向了那条熟悉又陌生的街道。
翰墨轩的门楣依然略显陈旧,但门前却不再是落叶打旋的萧索。
几位衣着体面的读书人正围在门口,对着贴出的告示指指点点,不时发出惊叹。
陆明渊心中微动,他知道,那是《西游记》第二部的通稿。
他穿过人群,踏上那几级旧石阶,推开了虚掩的木门。
门内,与门外的喧嚣相比,是另一种热烈。
空气中弥漫着纸墨与檀木的清香,几名伙计忙碌地穿梭于书架之间,将一本本装帧精美的话本递给翘首以盼的顾客。
林远峰,这个比陆明渊大不了几岁的少年掌柜,此刻正站在柜台后,眉飞色舞地与一位老学究辩论着书中人物的道行高低。
他眼尖,一眼便看到了走进来的陆明渊,那双原本因论道而闪烁的眼睛,瞬间迸发出一种见到救星般的光芒。
“明渊兄!”
林远峰顾不得与老学究的“唇枪舌剑”,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来,拉着陆明渊的手便往后堂走。
“你可算来了!快快快,随我来书房!”
书房内,窗明几净,案上堆满了账册与各种笔墨纸砚。
林远峰迫不及待地从一个上了锁的木匣中取出一叠银锭,放到陆明渊面前的红木案上。
五十两银子,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沉甸甸地压在桌面上,也压在陆明渊的心头。
“明渊兄,你看看,这是你的那份!”
林远峰兴奋的脸颊泛红,他从案边抽出一个厚厚的账本,翻开几页,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墨迹。
“你这《西游记》当真是神来之笔!第二部一经推出,整个江陵县都轰动了!”
“短短十天,便卖出了一百两银子的纯利!按照咱们当初的约定,你五我五,这五十两,分文不少!”
他将账本推到陆明渊面前,语气中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爽快与真诚。
“你且核对一番,若是有何不明之处,尽管问我!”
陆明渊看着那账本,纸页翻动间,墨香与铜臭味融合在一起,令人心安。
他没有去接账本,只是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不必了,远峰兄。”
陆明渊的声音沉稳:“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远峰兄愿意将账本示我,那便是对我的信任。我自是信得过远峰兄的为人。”
林远峰闻言一愣,他本以为陆明渊会细细查阅,毕竟这可是五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对于一个农家子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
不曾想,陆明渊竟如此磊落,这份气度,着实不凡。
“好!明渊兄果然是爽快人!”
林远峰哈哈一笑,也不再坚持,将账本收回,又将那五十两银子推到陆明渊近前。
“那这银子你便收好。有了这些,你家里的境况,想必能宽裕许多。”
陆明渊将那五十两银子收进怀中。
这五十两银子,足够他接下来几年的束脩费用!
陆明渊深深呼出一口气,肩膀上的担子终于轻松了一些!
“远峰兄,我有一事相询。”
陆明渊收敛心神,看向林远峰,语气中带着几分思量。
“我如今每日练字,笔墨纸砚的消耗着实不小。不知远峰兄可有门路,能买到一些物美价廉的文房四宝?我想多买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林远峰闻言,拍了拍胸脯,大气地笑道。
“这有何难!明渊兄你算是问对人了!我与那四宝斋的掌柜陈员外相交莫逆,那可是江陵县最大的商行,在大乾王朝也是数得上号的!”
“你只管拿着我的手信去,报我的名号,保管能给你打个八折!”
说着,他便从笔筒里抽出一张宣纸,提笔写下了一封简短的信函,盖上自己的私印,递给了陆明渊。
“多谢林兄!”
陆明渊接过手信,拱手致谢。这份人情,他记在了心里。
告别了林远峰,陆明渊怀揣着沉甸甸的银子和那封手信,心满意足地走出了翰墨轩。
他没有注意到,就在翰墨轩对面的茶摊角落里,两个身着粗布短褂的汉子,正鬼鬼祟祟地盯着他。
这两个汉子,一个脸上有道刀疤,一个身形矮胖,正是高家高衙内手下的眼线。
他们奉命盯梢翰墨轩,尤其是那些来往的“写手”,企图将林远峰的财路彻底截断。
这几日,翰墨轩因那《西游记》而生意火爆,让文渊阁的高衙内气地摔了好几个景德镇的瓷器。
如今终于等到了正主,刀疤脸向矮胖子使了个眼色,两人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
陆明渊沿着街道,不疾不徐地往前走。
他心中盘算着,这五十两银子,除了购置笔墨,还得分出一部分给家里添置些物件,让父母弟弟过得更舒心些。
至于剩下的,可以存起来,以备日后他去府城求学之用。
他穿过几条小巷,拐上了一条宽阔的青石板路。
这条路的尽头,便是江陵县最负盛名的“四宝斋”。
四宝斋的门面气派,雕梁画栋,红漆大门敞开,门前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陆明渊正要迈步入内,却见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了四宝斋门口。
车帘掀开,一个身着锦衣华服的青年男子,摇着一把折扇,施施然走了下来。
这青年男子面容白皙,眼神却带着几分倨傲与阴鸷,正是那文渊阁的幕后老板,高县尉之子——高衙内。
高衙内一下马车,便看到两个手下快步上前,躬身耳语。
他听完汇报,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陆明渊的方向。
“哦?就是他?”
“带他过来见我,就说我打算给他一场泼天的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