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田地你抢的,我中科举你跪什么? > 第086章 这不是答题了,这是在立论!
换源:


       话音落下,那扇厚重的木门便“吱呀”一声,被一股微弱的力量推开。

一道身影踉跄着走了进来。

这位素来以风度翩翩、才情自负闻名杭州府的天才少年,此刻衣衫微乱。

脸上血色褪尽,只剩下一片纸般的苍白,眼神空洞,仿佛刚刚从一场大梦中惊醒。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勉强稳住身形,对着上首的周泰,深深一揖。

“学生林博文,见过恩师。”

他的声音沙哑干涩,全无往日的清朗。

随即,他又转向一旁的张承运,再次躬身行礼。

“见过张大人。”

最后,他才缓缓转向那个比自己矮了一个头的少年,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郑重地拱了拱手。

“见过……明渊兄。”

周泰面沉似水,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这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既有疼惜,更有怒其不争的愠怒。

他没有让林博文起身,就让他那么躬着身子,冷冷地开口训斥道。

“三年苦读,圣贤之言都读到哪里去了?为师教你的经世济用之学,你又领悟了多少?”

“一篇策论,洋洋洒洒数千言,却连题眼都未曾抓住,通篇皆是浮于表面的利弊之辩,可知错?”

周泰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针,扎在林博文的心上。

林博文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羞愧与难堪像是两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他的喉咙。

他想辩解,想说自己已经尽了全力,可是在那石破天惊的“开海运”、“引商税”面前,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知道,老师说得对,自己错了,错得离谱。

然而,少年人的骄傲与一个读书人对真理的渴求,让他硬生生抬起了头。

迎着周泰严厉的目光,再次拱手,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坚定。

“学生知错!学生……心服口服!只是……学生斗胆,恳请恩师,能否让学生一阅明渊兄的试卷?”

“学生想知道,自己究竟输在了何处。”

他不是输不起,他只是想输个明明白白。

“哼!”

周泰鼻腔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

他没有去拿那份策论,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缓缓吟诵起来。

“金风动玉旒,墨涌九天秋。”

“笔掷三山外,文成五凤楼。”

“蟾宫初折桂,云路已驰骝。”

“莫道青衫薄,今朝第一流!”

林博文呆住了。

他亦是擅长诗词之人,自然听得出这首诗中蕴含着何等磅礴的自信与冲天的豪情!

“笔掷三山外,文成五凤楼”

这是何等的气魄!

“莫道青衫薄,今朝第一流”

这又是何等的狂傲与睥睨!

他想起自己那首绞尽脑汁才做出的试帖诗,虽然也算工整,但与此诗一比,简直就是萤火与皓月争辉,不值一提。

他低下头,原本挺直的脊梁,在这一刻彻底弯了下去。

良久,他才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说道。

“……好诗。单凭此诗,学生……便输得不冤。”

然而,他心中那份最大的困惑,依旧没有解开。

诗词不过是小道,是锦上添花之物。

真正能让老师这般雷霆手段,不惜赌上自己政治前途也要上疏请封的,绝不可能是区区一首诗。

只能是那篇策论!

他再次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近乎哀求的恳切。

“恩师,学生还是想……看看那篇策论。究竟是怎样的惊世之论,能让您……如此看重?”

他真的太好奇了,好奇的心都在发痒。

那篇策论里,到底藏着怎样的魔力?

周泰看着他那副样子,知道若不让他彻底死心,这孩子恐怕会生出心魔。

他终于松了口,却没有将试卷递过去,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用一种看似平淡,实则每一个字都重如千钧的语气,缓缓念道:

“漕海之争,非利弊之辨,实为体用之惑。”

仅仅一句,林博文的瞳孔便骤然一缩!

他整个人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浑身一僵,脑海中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体用之惑?

是啊……是体用之惑!

自己和满场的考生,都在纠结于漕运与海运的利弊得失,如同在泥潭里打滚,却从未想过跳出这个泥潭!

漕运为体,海运为用?

还是……

不等他细想,周泰那沉稳的声音再次响起。

“臣以为,漕运为国之经络,海运为民之血脉,经络以固本,血脉以活体,二者非但不悖,实乃相辅相成,一体两翼!”

“轰!”

林博文只觉得整个世界观都在这一刻轰然倒塌,然后被一股更宏大、更开阔的格局重塑!

经络……血脉……

固本……活体……

一体两翼!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这已经不是在答题了,这是在立论!

是为大乾国策,定下万世不易的基调!

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敬畏,从他的心底最深处汹涌而出,瞬间淹没了他所有的骄傲与不甘。

他怔怔地站在原地,嘴巴微张,失魂落魄。

片刻之后,他猛地回过神来,脸上再无半点不服之色。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比纯粹的敬仰与钦佩。

他转过身,对着那个始终安静站立的青衫少年,没有丝毫犹豫,撩起衣袍,竟是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长揖大礼!

“明渊兄!博文……心服口服!佩服之至!”

这一拜,拜的不是府试案首的虚名,而是那足以经天纬地的旷世之才!

周泰看着这一幕,眼中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林博文是他的弟子,天资聪颖,心性也算纯良,只是少年得志,难免锋芒毕露。

今日受此挫折,对他未来的路,有百利而无一害。

更重要的是,他周泰已经认定了,陆明渊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他日必将一飞冲天,成为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让自己的弟子,在此时与这等未来的巨擘结下善缘,成为朋友,将来必能得其照拂,扶摇直上。

这,才是他身为老师,为弟子做的最长远的谋划。

“林兄快快请起,万万不可如此!”

陆明渊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双手将林博文扶了起来。

他坦然地受了这一礼,因为他知道,这一礼是林博文身为读书人的骄傲,自己若是不受,反倒是看轻了对方。

扶起之后,他才谦和地摆了摆手,微笑道。

“不过是些纸上谈兵的浅见,侥幸得了大人青眼罢了。”

“科场之上,瞬息万变,说不定到了院试,便是小弟输给林兄了。”

这番话说得极为诚恳,既给了林博文台阶下,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林博文刚想说些什么,周泰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直接打断了他们。

“好了好了,你们年轻人的事情,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说。”

“本官这里还有公务要处理,你们两个,都出去吧,不要在此耽搁本官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