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羲即将封王的消息传来之后,时越变得越发急迫,似乎要赶在宸羲接管偃山之前搜刮尽偃山百姓的最后一丝血汗。
他将本应九月才交的秋税提前到了七月,要求所有人立刻交齐秋税,交不上的就直接抄家,搜走所有的灵茅。
沐晴忍无可忍,与时越手下的天兵发生了冲突,紧接着她便被赶来的冽风以叛乱的罪名关进了偃湖水牢。
凤族善法术。
水牢之中,时越以凤族秘法封住了沐晴身上所有的灵力,让沐晴无法抵抗水牢中恶劣的环境,慢慢走向死亡。
而这样沉重的贡赋还远不是全部,偃龙族的兵役也是一年重过一年。
征兵的人数连年翻倍,很快,偃山灵力强大的青壮年数量锐减。
为了补足兵源,征兵对灵力和年龄的要求逐渐放低,并且每轮兵役的时间也被不断延长。
再后来只要有一定的灵力,哪怕尚未成年或者已经年老,都会被带上前线,几乎无法再回到偃山。
沐晴自己就曾经三度从军,在天渊前线待过五千多年。
这些年,死在军中的偃龙不计其数,并且随着新兵灵力越来越若,死亡的概率也变得越来越高。
近两千年,已经几乎没有能够活着从前线回来的偃族士兵。
“我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你。”沐晴的身体还很虚弱,说起话来很慢,“宸羲姐姐,这三万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不来偃山好好看看我们呢?”
宸羲紧握着拳,却不知如何作答,半晌才道:“是我的错。事到如今,我也没什么能为自己狡辩的了,来日方长,我会尽我所能补偿你,补偿偃族的。”
沐晴看着宸羲,忽然低头将脸埋在胳膊里,低低地哭了起来。
铛铛铛——
昭恩宫的大门被人敲响,宸羲从窗户望去,看到一名天兵推门走了进来。
是折朱派来的。
宸羲想拍一拍沐晴的肩膀,却终究还是收回了手。
她对着霄翦点点头,转身离开。
宸羲一进披金殿,便见折朱端坐在正堂,手中看着一份卷轴,冽风站在一旁,神情严肃。
“战神大人。”宸羲拱了拱手,“小神托您详查近年来偃龙族兵役过重一事,可是有什么头绪了?”
折朱抬眸,将手中的卷轴递给她:“但从人数和服役时间来说,确实过重,但若论天庭法度,却也皆有依据,你自己去看。另外,万年来偃山兵役一直由冽风负责,本帅将他也叫来了。”
一旁的冽风已经急不可耐地开口:“王君,末将得罪过您,您若是对末将有怨,自可责罚。但若说起偃族兵役,末将可从来是按章办事,不曾有过半点徇私。”
宸羲将卷轴聚在冽风眼前,冷声问:“偃族兵役人数超员四倍,这也叫照章办事?”
冽风早有准备,对答如流:“按照天庭律法,超额上交贡赋的,可以一定比例抵扣兵役、徭役;无法交齐贡赋的,则以一定比例增派兵役、徭役。偃山多年拖欠贡赋,自然会增派兵役,这可不违反天庭法度。”
“偃山贡赋本就过重,百姓自然交不上,以拖欠贡赋为由增派兵役,你倒真是找了个好理由!”宸羲的声音染上了怒意。
冽风却毫无惧意:“王君,偃山贡赋是政务,不归末将管辖,末将只是负责如数征兵而已。具体贡赋几何,拖欠多少,换算加征几名青壮,都是时任偃山神官时越负责。”
“他给末将数量,末将如数征兵。至于贡赋是不是过重,这是由时越判断的,就算有问题,也该去追究他。”
“呵。”宸羲吐出一声冷笑,“果真是死人好用,什么罪都往死人身上推,一个小小的时越,竟背得起你们上上下下这么多人的黑锅!”
“海岳王。”折朱淡淡出声,“披金殿不是你撒泼打滚的地方。既然冽风是照章办事,那本王也不会无故罚他,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冽风知道,折朱对于征战沙场的将士很念情义,断然不会偏袒宸羲。
他有恃无恐道:“海岳王君,您若对天庭法度有异议,自可去请示陛下,末将只知道按规矩办事,您有火气,别往咱们身上撒。”
对付宸羲,冽风有相当的自信。
不只因为他比时越更谨慎,未在征兵的事情上留下明显的破绽,就算有,也能往时越身上推。
更重要的是,他料定宸羲不会对天庭律令、军法有多么深入的了解,也不曾调看这些年来偃山军务相关的所有卷宗。
宸羲刚刚发现偃山兵役中的问题,先前也不曾培植过属于自己的势力。
她根本没有时间将所有的军法琢磨透彻,更不可能拿着军法去对照偃山军务的卷宗,寻找那些细微的破绽。
宸羲现在只能拿着明面上的问题对冽风发难,冽风早就针对这些问题准备好了完美的说辞。
等到她腾出手来在浩如烟海的律令和卷宗中找到蛛丝马迹,事情早都过去了,冽风也早就抽身退步了。
想到这里,冽风有些得意。
他朝折朱行了个礼:“元帅,若无事末将就先告退了。”
折朱嗯了一声,冽风便躬身退步,刚要转身,迎面便见玄极的近侍迎面而来,手中还捧着两道御旨。
这下便也不方便走了。
折朱走出殿外,带着宸羲与冽风在抱厦前跪下。
近侍打开一封御旨,缓缓念道:
“天帝有旨:海岳王宸羲,忠勇性成,韬略夙具。今特授为偃龙营主将,总领军务,整饬戎行。尔其克矢忠勤,严明号令,训砺将士,以固疆圉。钦哉!”
“海岳王宸羲接旨。”
宸羲上前,将御旨接下。
近侍又打开第二道御旨:
“天帝有旨:偃山神官时越,昔蒙天后圣恩,委以重职。然其欺上瞒下,蠹政害民。本应明正典刑,今其既殁于魔军之手,姑免追咎。
天后遣时越为偃山神官,实属识察不明,用人有失,应反思己过,嗣后选官任能务须详慎,下不为例。
念偃山百姓久遭荼毒,着拨发粮三千石、帛五千匹,缮济灾困,今后海岳王执掌偃山,当躬行安抚,革除积弊,再造太平。钦哉!”
宸羲将再将第二道圣旨接下,又说了些定当勤俭,不负圣恩的话场面话,才将传旨的近侍送走。
时越却在原地出神,默默地想着这两道御旨背后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