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好圣孙,替咱监国! > 第36章 献上治疗肺痨药方,朱元璋震动
换源:


       听到皇爷爷朱元璋的询问,朱雄英眼珠子转了转,随即摇了摇头。

“皇爷爷圣明,孙儿此番前来,并非为了政事。”朱雄英的声音很稳,他这个时候,倒是没有显得急切,凡事欲速则不达嘛,“‘一条鞭法’,在父王与韩国公的筹划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行,倒是没有想象中的阻力。”

他把一条鞭法推行的事情说了说。

朱元璋闻言,若有所思,紧锁的眉头倒是略微舒展。

那就好。

他现在就担心,一条鞭法除了乱子。

不过,既然一条鞭法没问题,那朱雄英来做什么?这让朱元璋疲惫的目光中,不禁忽然闪过一丝好奇,他放下了手中的朱笔,身子微微前倾,打量着朱雄英

“既然不是国事,那你这急匆匆地赶来,又是为了何事?”朱元璋的语气低沉,很是好奇。

朱雄英闻言,面色忽然正了起来。

要说正事了。

他上前一步,神色端肃,这个时候可不会嬉皮笑脸,随即朱雄英一字一句地说道:“孙儿近日意外琢磨出一件要紧事,与我们朱家的家事有关。”

“家事?”朱元璋身子一顿。

他毕竟是一位皇帝,双眼能透世间万象的眼眸中,朱雄英的话,让他眼中闪过波澜。

现在。

老朱家的家事。

就剩下妹子了啊。

唉,提起妹子,他想到了深居宫中,缠绵病榻已久的马皇后,这让朱元璋心情忽然不好了几分,甚至手都缓缓地从案上抬起,显然情绪发生了变化。

“究竟是什么事?”朱元璋的声音变得沙哑。

朱雄英没有卖关子。

自己接下来的话,若是传出去,足以让整个大明朝堂都为之震动。

“孙儿研究出来了,治疗肺痨的药方。”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身子,骤然一僵。

他的手,停在了半空。

这双眼睛,盯着朱雄英,目光中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一种震动。

肺痨药方?

呵呵。

朱元璋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

更是见过战场上血流成河。

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也看多了。

但此刻,他只觉得眼前朱雄英所说的话,像是个笑话般。

八岁孩子,能研究出来治疗肺痨的药方?

朱雄英看过医书吗?

简直胡闹。

随后。

这股震动,猛的化作难以遏制的怒火。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已经有些生气了,甚至很生气。

哪怕他很心疼朱雄英,但这个时候,朱元璋心中忽然有种难以言说的,带着失望和受伤的怒火。

他太清楚肺痨是什么病了。

或者说,整个天下谁不清楚肺痨病?

这是一种无药可治的绝症。

得了,就没有命。

根本没有人能治好。

他认为朱雄英是在拿这件事情和他开玩笑。

或者用这种莫须有的事情,来逗他开心。

朱元璋的内心涌现出难受之意。

唉。

自己日夜操劳,老来多病。

难道乖孙是以为,自己这个老头子,需要这种谎言来获得一丝慰藉?

呸。

他朱元璋不需要这些欧。

他宁愿认为乖孙是在胡闹,也不愿相信乖孙是在说谎,更不愿相信,乖孙会用这种事情,来博取自己的欢心。

肺痨病到底有多难以治疗,朱元璋太清楚不过了,甚至他特意读了不少史书,查找历史上关于肺痨病的名人,这历朝历代可是出过不少名人,这些人的名声皆不同凡响,更甚至名动天下,却最终败于肺痨。

最好的御医,最珍贵的药材,都无法挽救患有肺痨病患者的生命。

朱雄英,有什么本事能治好?

譬如西汉大赋家司马相如。

此人是汉武帝身边的宠臣,文采斐然,名扬天下。

然而,晚年却缠绵于肺痨,日渐消瘦。

汉武帝曾多次派遣太医前去诊治,宫中珍奇药材,任他取用。

但最终,一代文豪,终究在咳血声中,撒手人寰。

又比如唐代大诗人杜甫。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写下无数不朽诗篇,但最终怎么样呢?却为肺痨所困,四处漂泊,饥寒交迫。朝廷也曾派人施救,可那些名医良药,却终究无法挽救杜甫的身体。

最终,杜甫在湘江上的一叶孤舟中,溘然长逝。

还有唐代诗人李贺,才华横溢,诗文诡谲。

但却天生体弱,长年咳嗽。

其父为他遍寻名医,散尽家财,只为能多留他几年。

但。

最终,李贺在年仅二十七岁时,因肺痨英年早逝。

这些名动一时的人物在肺痨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如今,妹子同样身患此病。

这件事情他很重视,这些年来早已遍寻天下名医,却无一人能治。

朱雄英确实很了得。

特别是政事、制度方面,皆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能力,但肺痨这种病不一样,他不相信一个年仅八岁的孩童,一个小孩子,说他有药方?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大言不惭。

分明是在说谎!!

朱元璋很生气,而朱雄英也能看清朱元璋的脸色,他心中已经明白了,早已了然。

其实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他知道的很,现在任何言语,基本上都没有用,无法动摇皇爷爷的判断。

他想了想,随即没有多言。

只是从怀中取出了那本古朴的册子。

册子封面,以淡黄色粗麻纸制成,以墨色勾勒的莲花图案,在乾清宫内昏黄的烛光下,显得静谧。

朱雄英双手捧着小册子递到朱元璋面前。

“皇爷爷,孙儿知道您不信。”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请您,看一眼。”

朱元璋的目光,从朱雄英的脸上,移到了那本小册子上。

他冷哼了两声。

更是没有伸手去接。

看了一眼朱雄英,朱元璋忽然沉声道:“收起来,朕不想看,也不会信。”

他的语气很是不善,这个时候更是哪怕面对朱雄英,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过是一个孩子的天真之举罢了。

谁会相信?

别说他朱元璋了,哪怕是一个普通人,在听了朱雄英的话后,此时此刻也不想因此而生出任何不切实际的希望。

朱雄英没有收回小册子,他显得很固执,现在这个时候很关键,必须让朱元璋相信这一切,随即朱雄英依旧将它举在朱元璋面前。

“皇爷爷,孙儿没有拿此事开玩笑。”朱雄英很是认真,他再次开口,声音里多了一丝恳切,更是脸色端肃,“孙儿用性命担保,这药方绝非虚假。请皇爷爷相信孙儿一次,就看一眼,孙儿只求您看一眼。”

“皇爷爷看完后,就知道有没有用了。”

朱雄英的坚持,倒是有些作用。

但也可能,就是让朱元璋,产生些许想法罢了,朱元璋叹了口气,他的双眼,布满血丝,这是劳累的,这个时候朱元璋眼里闪过复杂。

唉。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幼的孙儿。

朱雄英眼睛里,确实没有丝毫的玩笑与谎言。

只有偏执。

但。

也就是这份偏执,像一根刺般,刺痛了他的心,让他心中很不舒服,他何尝不愿意让妹子的病好呢,但现在妹子的身体太差了,不能随随便便使用药物了。

最终,朱元璋思绪涌动。

他还是叹了一口气。

然后缓缓伸出手,接过了那本册子。

沙沙沙。

朱元璋翻开小册子。

虽然说,他不相信朱雄英的话,但还是带着些许的期望,万一真的能行呢?但,也仅仅是只看了第一页,朱元璋紧锁的眉头便皱得更深了。

他原以为,这嗲长根本没有用。

甚至可能是朱雄英,从某些地方寻找来的,亦或者荒诞无稽的游方郎中之术,谁拿出来哄骗朱雄英,然后想要凭此立功的,不过让朱元璋意外的是,这第一页映入眼帘的,却是很详尽的药材甄选与炮制之法,以及严谨的熬制流程。

这些步骤,嗯,怎么说呢,瞅着倒是像那么回事,复杂而又精妙。

甚至说,每一个细节看起来都充满了考究,绝非信口胡编。

难道是真的?

不,感觉不像。

朱雄英看着朱元璋,发现朱元璋的态度似乎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个是后朱雄英可是一点都没有怕,别人怕朱元璋,但他这个皇嫡长孙,他可不会怕自己的这位皇爷爷,朱雄英没有因朱元璋的怒气而退缩,现在这个时候最为关键,并且不是争辩的时候,该把自己认为稳妥的计划说出来了。

也就是,最稳妥的方案。

“皇爷爷,孙儿并非要您现在就将此药方用于皇祖母。”

“孙儿的意思是,您先请御医,按照这药方上的步骤,熬制出药汤。”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然后,皇爷爷从民间,寻一些已经患有肺痨病的穷苦病人,让他们服用看看效果。”

朱雄英直视着朱元璋的眼睛,话语不紧不慢:“若这些病人服用后,病情确实有所好转,且经过多位病人的确认,这药方真的有效,那时,您再考虑是否让皇祖母服用,也不迟。”

这个方法,他已经思索很久很久了,这也是他最初的提议,因为此法不但能考虑药方的真实性,也兼顾了马皇后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皇爷爷朱元璋太看重皇祖母了,皇爷爷是不愿意让任何看起来没有用处的药物,或者来意不明的药方制造出来的药,来治疗马皇后的,所以若是先让病人使用的话,那么就稳妥了很多,其实这也是能给了朱元璋一个缓冲和验证的机会。

朱元璋听完朱雄英的话,心中思绪涌动。

那阴沉的脸色,倒是有了些许的缓和。

若是这么看的话,那倒是他想多了,先试验,若是试验结果不错的话在使用,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不过这个时候朱元璋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朱雄英,目光复杂,说到底,马皇后在他心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是他的命根子,也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软肋。

这么说吧。

在整个大明,他确实刻薄寡恩杀人如麻,但他可以容忍任何人在朝政上犯错,可以对任何叛逆之徒痛下杀手,但唯独在马皇后的事情上,他无法保持冷静,他绝对不愿意让妹子冒险。

他不想让她冒险,但更不想让妹子就这么死去,但某种意义上而言,现在整个天下,确实没有更好的药方了,谁也救不了妹子的命,朱雄英的话听起来确实不靠谱,甚至堪称无稽之谈,但这总也是一种方法啊,这倒是能给他绝望的内心,点燃些许微弱的烛火,唉,这烛火,虽然微弱,但却给了他希望。

其实,朱元璋也清楚。

这就是一种赌博。

但。

赌博也赌博也不同。

这是用别人的性命,来验证这药方的真伪。

如果真的有效,那么他愿意抓住任何一丝希望,或许妹子真的能有救了。

他想了很久。

眉头挑了挑。

最终,朱元璋看了朱雄英一眼,算是缓缓点了点头。

“好。”

“就依你所言。”

随即,朱元璋转过头,看向候在一旁的内侍。

“传朕的口谕,着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蒋瓛,即刻来乾清宫见朕!”

内侍全程听到了祖孙俩的谈话,心中微微震动,这肺痨病真的能治好吗?但陛下下令了,他只管去做就可以了,很快,朱元璋的口谕刚传出去,侍卫就立刻匆匆离去,锦衣卫的速度很快,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蒋瓛就来了,他屹立在乾清宫的殿门外,等待着召见。

蒋瓛目前担任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

他年约四十,身形消瘦,但虽然看起来瘦瘦的,可这种人通常也最为狠厉,蒋瓛就这么站着,浑身上下,就透着一股狠厉、精悍之气,让人看起来就不好惹。

甚至内侍也不敢看他,蒋瓛就如同一个木头人一样,站在那里没有多余的表情,令人特别注意的是,蒋瓛的眼睛很深邃,就如鹰般,仿佛能看穿人心,他身着无纹的黑色官服,腰间佩着绣春刀,整个人静静的站在那里,简直比军队中的将官还懂规矩,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与声响。

随即,朱元璋召见蒋瓛,蒋瓛快步走进殿内,单膝跪地,垂首行礼。

“臣,蒋瓛,叩见陛下。”

朱元璋没有让他起身。

声音发淡:“蒋瓛,朕有一件要事,须交予你。”朱元璋的声音低沉,有种威严,让人很是惧怕,毕竟除了朱标、朱雄英、马皇后这三个人,朱元璋面对其他人几乎没有多大的感情。

“臣在。”蒋瓛声音平稳,没有一丝波澜,他知道皇帝是什么人,因此这个时候必须要保持最大的拘谨。

“朕命你,立刻去民间,给朕寻二十位身患肺痨的病人,必须尽快,且必须将他们带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