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让你给世子伴读,你怎么登基了? > 第六十三章归家之时
换源:


       赵泽升窝在书房之中,正津津有味的读着《西行记》。

此刻的段家。

段金荣正趴在自家的榻上,生着闷气。

该死的杨墨,别以为他不知道,他那首诗是找人代笔,分明就是刻意踩着周师傅的肩膀,为自己宣扬名声!

当真是坏透了!

若是被小爷我逮到机会,定将你打的爹娘不认!

正气呼呼的,屋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卧室的木门被推开,段大人乐呵呵的走了进来。

“荣哥儿,爹要跟你说个好消息!”

段金荣无精打采,翻了个身,闷闷不乐道:“有什么好消息啊?去,别烦我!”

“刚才你爹我在路上碰到了王爷,与他说了几句,他已向我承诺,将延哥儿送到咱们府里来陪你!”

段金荣:?

他懵了懵,好半晌才缓过来,不可思议的蹭的起身:“爹,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不是为了哄我高兴,与我开玩笑吧?”

段大人拍着胸脯保证:“怎么能这么说?维护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了?这可是王爷亲口答应的!”

我去!

我也太幸福了吧?

段金荣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砸的有些晕乎,他激动的跳了跳,大喊:“爹啊!你对孩儿可真好!”

忽然,他身子一顿,想到了赵衡。

神情又有些犹豫。

若是赵衡知道了这件事,注定要气炸了吧?

罢了罢了,这次可不能怪我抢了你的师傅!

那可是你亲爹答应的!

这样一想,段金融便不可抑制地拉着他爹道:“爹,周延他回老家东乡村了,这样的好消息,咱们可得早点告诉他,你陪我去一趟吧!”

这个时辰……

段大人瞄了一眼窗外,略显阴沉的天气,神情有些犹豫。

“荣哥儿,如今正是腊月里,天气冷的很,稍有不慎,便会下起一场大雪,路上很是难走,而且快年节了,这个时候上门拜访,难免失礼,不如等他回来……”

“不行!”

段金荣一口回绝,振振有词:“等他回来,赵衡早就知道了,谁知道会不会生出什么变数?”

万一那家伙闹翻天怎么办?

我可不能弄丢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不过……快年节了,贸然上门拜访,的确是有些不合理。

等等?

有了!

段金荣眼睛瞪得大大的,眸光锃亮:“爹!现在去正是好时候呀,你叫上管家,咱们一块去给周师傅送年礼!”

啥?

段金荣连连摆手:“不妥不妥!你爹我怎么也是朝廷命官,哪儿能给一个农户家里送年礼?说出去岂不是有失身份?”

段金荣撒娇甩赖的招数都用上了,可段大人仍旧软硬不吃。

无奈之下,他眼珠一转又道:“这样吧,爹,你不是喜欢《西行记》里的女儿国国王吗?周师傅最会做泥塑了,等咱们去了周家,我请周

师傅再给你做一个?”

这主意不错啊!

段大人心里有些痒痒的。

看过了《西行记》之后,他为其中的女性角色沉迷,尤其是女儿国国王,能够惹得一位高僧,竟然险些动了凡心,可见这得有多美呀!

可惜书中难以描述其十之有一的美貌,而创造这本书的周延,定然心中有数!

他咬咬牙,下定决心点了点头:“行吧,为父为了你的学业,姑且一去!”

且说周延归家。

他拒绝了王府的好意,雇了一辆马车回到了东乡村。

寒冬腊月里,天气寒冷。

可如今没有农忙,又闲来无事,村民们便会扎堆的在村口烤着火,一边谈笑风生。

聊着哪家的闺女长大了该嫁了,又说谁家的儿子儿媳不孝顺诸如此类。

村口搭着一个茶棚。

是村民们平日里干农活累了喝口水的地方。

因此倒也挡风遮雨。

正聊的火热,冷不丁的瞧见一辆马车朝着他们驶来。

这可是稀罕事!

众人正猜测会是谁,谁承想,从马车上下来的竟是周家送去当书童的延哥儿!

这下就更稀罕了!

众村民们许久不见周延,立刻纷纷凑上前来,一脸看热闹的神情。

“哎哟,可怜的延哥儿,你真被你阿奶送去做小厮啦?”

“真是作孽哦。”

“你这阵儿没回家,怕是不清楚家里的事吧!你祖母魔怔了,把你爹、你二伯给关进小黑屋里头了!就在你家的灶台边上呢!”

“不光这,你家那头会下猪仔的老母猪也被卖给屠户了!”

“这眼看着快过年了,你家里没有了可以卖钱的小猪崽,家里靠什么挣钱?么有钱,你家里又没个男人干活儿,可苦咯!”

“你娘还大着肚子嘞,这一天天的日子咋过哟,荤腥都见不着了!”

周延听得心头一紧。

不过面上却是装的淡定,惊讶道:“各位大伯大婶,今年地里是不是遭灾了,大家都没什么收成?”

有个快嘴的大娘顺口接话:“可不是嘛,差得很。”

周延轻笑摇头:“这也难怪,大家伙儿都把功夫用来嚼别家的舌根,嘴比手脚都利索,收成怎么可能会好呢!”

阴阳怪气的,听得大家脸色涨红。

这孩子怎么出去一趟,学会呛人了!

村民们被说的脸色讪讪。

周延只是淡淡收回笑容,懒得再搭理他们,小步跑着往家赶。

一走就是好几个月,再度回到周家,瞧见自家简陋的屋舍,心中生起几分亲切。

“阿奶,爹,娘!”

“你们在哪儿呢?我回来了!”

周延的声音里透着兴奋与激动,他小跑着进了院子,推开了有些潦草的大门。

他冷不丁的出现,把家中众人都吓了一大跳。

“你……延哥儿?”

老钱氏和孙氏立刻听到了动静,纷纷走出了屋子。

孙氏扶着大肚子,看着立在门口精神奕奕的儿子,不由一怔,旋即流下热泪。

接着,赵氏也从厨房里拎着铲子,系着围裙走了出来,一脸惊讶。

孙氏抹了抹眼泪,行动迟缓间透着焦急:“延哥儿,你怎么突然回来了!我的延哥儿……快过来让娘瞧瞧。”

周延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扶住她,孙氏很是激动欣慰,将周延里里外外好生打量了一番,这才放心下来。

还好,她苦命的儿啊!

也不知遭了多少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