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让你给世子伴读,你怎么登基了? > 第七十八章新生活
换源:


       周延这番话,不仅仅鼓舞了老钱氏,更是将其余众人听得身躯一震。

后面,没过多久,全村都知道周家要搬迁的事了。

于是,老钱氏也很是大方的大摆筵席,与东乡村村中众人告别。

过完年后,经过周延的努力劝说,周家众人终于愿意冒险搬出住了多年的东乡村。

汝阳城里。

玉兰街尾忽起喧哗,原是搬来了一户新的人家。

巷子里响起几挂鞭炮声,乔迁的热闹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几个妇人扒着院角矮墙,交头接耳地议论。

“这排场可不小啊?”

“可不是,这庆贺的马车,足足摆了半条街呢!瞧着好几辆马车好像都非富即贵呢!”

众人交头接耳,好奇这搬迁而来的究竟是谁。

就在这时,隔壁院冲出个瘸腿老妪,颤巍巍将半筐烂菜叶倒在门槛外。

接着扯开嗓子尖声骂道:“有几个臭钱就显摆!真要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哪里会住在这条破街?早就该搬去青园街了!”

骂完,老妪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往回走,重重甩上斑驳的木门。

围观妇人面面相觑,这李阿婆,好端端发哪门子邪火?

其中一个眼尖的妇人突然压低声音:“我瞧明白了,她家里今年儿子又生了俩娃娃,便想着把隔壁的房子也收了,可惜家里没钱,穷的都挤在一起,这会儿肯定眼热人家住新居呢!怕是想起自家糟心事,心里堵得慌。”

这话一出,周围人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玉兰街里,人人皆知这李阿婆一家特别的小气计较,又爱占便宜,霸占着隔壁邻居家的后屋角许久了。

可惜穷人的命,根本买不起宅子,只能眼巴巴的嫉妒别人。

如今,周家刚搬进来,自然是要把那后屋角给拿回去。

这不,两家还没照面呢,已经结仇了!

将来估计少不了争吵哦!

与此同时,周家刚刚搬进新居,此刻倒是也满面春风。

玉兰街虽然住的人鱼龙混杂,房屋也略显陈旧,可这地理位置却是极好。

距离王府那边的青园街,也不过隔了几天街,走半盏茶的功夫。

玉兰街的尽头,拐个弯就能看到早市,赶集坊,还有一些茶水酒楼店铺等等,应有尽有。

这搁现代来说,那就是市中心里的贫民区。

不过,对周延来说已经够了。

毕竟交通往来,做什么都很方便。

更何况,一月下来的租金,不到一贯。

当然了,这全仰仗着王府管家帮忙寻找,列出好几个地方,最后周延拍板定下。

王府找的房牙,自然是尽心尽力,所以价格上也是格外的优惠。

搁从前,一个月要花将近一两的银子,老钱氏是绝对不愿意的。

毕竟,整整一年的花销算下来,那可就是足足十二两银子呀!

家里那么多口人,一年也挣不到十两银。

只是为了租房子,就将整个家里搭进去,实在是没必要。

可如今,家里两个孩子都要念书,老钱氏就是咬断牙根,也要在县里租房。

更何况,如今家里沾上了延哥儿的光,日子也是好起来了。

老钱氏身上那股郁郁寡欢的气质,也逐渐消散了,她总是笑脸相迎,瞧着慈爱极了。

正如此时。

她就拿了个小杌子,坐在廊下剥花生,一边笑看着院子里的孙女在踢毽子。

而家里的儿子、儿媳们正在合力忙着收拾小院儿,孙子们则在一旁玩闹。

虽然这新家面积不大,还不如乡下宽敞,却也做到了孩子大人们都能有独立的房间。

周延可算是不用再和自己的爹娘,挤在一张炕上了。

更何况,院子里还有个秋千架和活水井。

这样不管洗衣做饭都省的挑水。

另外,东边还有一个小菜地,旁边种着一颗巨丰硕的枣树。

听说是原来的房主的妻子亲手种的。

枣树的寓意好呀,多子多福又吉祥喜庆。

每年秋收之时,看着那红彤彤的累累硕果,别提多红火了!

这不就意味着周家将来的日子,也一定是红红火火吗?

种种这些看得出来,王府为了他们周家,可谓是煞费苦心。

不仅如此,乔迁的事,周家办的风光热闹。

章家、段家、楚家、王家以及赵家,纷纷送来贺礼,并且亲自登门庆祝。

那道贺的队伍,快把整个巷子给挤满了。

住在新的地方,几乎整个汝阳城的权贵们都来给周家道喜了,这光景,怎能不叫人欢喜呢?

收拾好了屋子院子,赵氏坐在水井旁浣洗一家人的衣裳。

她一边舞动着棒槌,一边笑着问:“娘,您说咱今儿搬到新家,是不是应该庆祝下,做点好吃的?”

好吃的?

大家听到这话,心里都忍不住有些痒痒。

老钱氏当即眼睛一亮,痛快拍板:“行,老二媳妇儿,待会儿你就去集市上买一只鸡,顺带买些小鸡仔回来养着,再买两条鱼,咱们今儿就吃丰盛点!”

这哪是丰盛啊?这简直就是满汉全席呀!

“哇哦!阿奶您实在是太好了!”

周寻秋兴奋的手舞足蹈,拉着周延等人,非说要揽下买鸡的差事。

几个人来到县城,还没有好好的逛过,老钱氏想了想便也同意了。

几个人上街上买了一只肥硕的老母鸡,马上家里带过来的小土豆,炖的软烂脱骨。

再撒一点花椒面,蘸着汁水吃,简直香迷糊了。

周家众人吃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酒足饭饱过后,各个歇在炕上,抚了抚摸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很是满足。

吃过了饭,夜幕降临。

孙氏站在院子里消食,她抬头望了望天,冲着还在院子里玩耍的几个孩子,笑着说道:“延哥儿,谦哥儿,秋姐儿,时候不早了,你们该回去睡了,明儿一早就是开学的时候了,可不能误了时辰。”

听到这话,三个孩子对视一眼,没敢违抗,乖乖回去睡觉。

夜色如瀑般落在了窗前,周延回到自己的房间,靠在窗边看着天上的月色,心情无比的宁静。

没想到自己穿过来,大半年的时间,竟然改变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