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左右无人之际,周延,将纸条轻轻展开,待看清上面写的字迹后,眸光微微一冷。
“有人暗中窥视,切忌。”
有人在暗中窥视我?会是谁呢?
难不成是上次那个杨墨?
这样一想,与他有过节之人,也就这么一个了。
他凝神想着,走了几步回到了学堂之中。
课间钟声还未响起,他坐在赵衡身边,状似不经意的问道:“世子,当日我回到东乡村以后,《望岳》这首诗,是怎么得到大家的青睐,从而把那首《咏梅》,贬的一无是处的?”
聊起这个,赵衡立刻精神了,连对李先生提出来的那些条条框框,而引起的怨恨,也暂时被抛诸脑后。
他嘿嘿一笑,满脸理所当然:“你的诗能够压过他,不是很正常吗?”
“你是不知道,杨墨那个家伙,当初非将你的诗和他自己写的那首狗屁,抄录到了纸上,然后再全城发送,他这是想借着你神童的名声,给自己铺路呢!”
“结果没想到,哈哈哈……”
他话都没说完,顿时笑得半伏在桌上。
“这家伙简直笑死我了,他这叫偷鸡不成蚀把米,有读书人念了他的诗,当即气的脸都歪了,你不知道他那个祖父,还厚颜无耻的去跟人家讨教,一直夸耀杨墨,最后两个人吵起来了!”
周延面上笑容淡淡,眼底的情绪却满是冷然。
杨墨的祖父杨捕头,他自然也早早听说过。
汝阳城的大小是和治安,可都依靠着他来维持,因为有着一手好功夫,可谓是黑白两道都有威信。
所以在汝阳城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可以横着走的人物了。
自打穿越至今,周延向来想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自问对谁都是和善的,从不主动招惹。
却没想到,他已经这般低调了,还是招来了别人的妒恨。
惹上事儿了呀。
如今,他们周家刚刚搬来汝阳,还算是人生地不熟的。
若是出点差错,周家可承受不了打击。
况且对方是一方县衙的捕头,大小也是个官儿。
又认识那么多江湖中人,但凡和谁招呼两句,周家可经不起这番摧残。
说白了。
虽说杨捕头眼下还没动作。
但深谙《权谋术》的周延,已经在盘算,该怎么给汝阳县衙换个捕头了。
周延久居官场,最是明白,被动就要挨打。
只有主动出击,把先出拳的手段捏在手心,才最踏实。
杨捕头手眼通天,在捕头位置上坐了二十多年,杨家更是汝阳地界儿的武差之首。
而周延如今刚满九岁。
两人之间的差距宛若天堑,这盘棋,该怎么落子?
周延脑海中响起方才李先生的叮嘱,不由得把视线投向了汝阳县令。
眼下正好有一个机会,让它能够接触到汝阳县令。
而这也是让他打破这个被动局面的关键。
倘若此时他的面前,能够出现一幅棋局的画面。
那么周延,和依旧蒙在鼓里、却根基深厚的杨捕头,分坐棋盘两端。
杨捕头的“将军”留着自己当。
而周延呢?
他要站在棋盘之外,把“县令”摆在自家帅位上,自己化作兵卒马炮——
向杨捕头发起最凌厉的攻势!
可关键是,县令怎么才能心甘情愿的做他的帅呢?
周延一时没了头绪。
一日的功课转眼结束。
念在周延初来乍到,李先生允他早些回去。
见他被如此特殊对待,赵衡等人那叫一个酸,眼睛都羡慕的通红。
无可奈何的是,周延功课已经做完了,然而他们却磕磕巴巴。
久久做不完。
于是,只能加钟,恼恨的抓着书本大声的诵读起来。
周延收拾好了书箱,来到了启蒙班去找周谦。
周延道:“谦哥儿,我看时日还早,不用急着归家,你要与我一同出去走走,熟悉一下这附近的景致吗?”
周谦哭丧着一张脸,委屈的都快哭出来了。
他可怜巴巴的摇头:“不……不去了,今日先生布置的课业,我还没背完,先生说了明日要抽查,我想早些回家。”
此前,他一直在私塾念书。
启蒙一事,自然落后于王府族学的学子。
更何况他还顶着神童兄长的名号,越发被族学中的学子和先生关注。
无形中,似乎有一座山压在了他的身上。
听到这话,周延也不勉强,只叮嘱了他几句,二人便暂时分开。
周谦回了家。
周延则往集市上闲逛去了。
一来,他要好好考虑,怎么才能让县令对他刮目相看。
这二者,也是想去书斋看看,摸清一下《西行记》这本书的销售底细,也好琢磨一下,张罗着将泥塑店开起来。
有了进账,一家人的日子才不会那么紧巴巴,大家也会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也就不会生出什么是非来。
走出青园街以后,周延顺手进了一家书斋。
书斋中的伙计,热情的招待着他,极力的向他推荐着《西行记》。
可以看得出来,这本书依旧卖的不错。
“唉,你们觉得,孙悟空到底长什么样?”
“还有那个金箍棒,又该长什么样子呢?那样一个变化多端的武器,若是使在手里,定然便宜至极!”
书斋中,有几个读者正在细声交谈,讨论着《西行记》这本书中的故事和人物。
周延会心一笑。
果然好故事就是好故事,不论他在哪个朝代,永远不缺书迷。
更不缺想象力。
此时,一个壮年男子穿着衣衫简朴,斯斯文文,浑身上下却有一股,浑然天成的气质——官味儿。
他看向掌柜的,问道:“冒昧打扰,我想问问,可还有《西行记》中的孙悟空的泥塑卖?”
掌柜的遗憾摇头:“这位公子真是抱歉,我们这儿没有。”
剩下几人听到他这话,顿时笑了起来:“都是书中的人物,哪儿来的泥塑?这得有想象力才能捏出来吧,若非这作者,谁知道这些人究竟长什么样?”
那男子闻言,肩膀顿时垮了下去。
不过他也知道,众人这话无可厚非。
只是他听人说,汝阳县城有《西行记》中,各色人物的泥塑售卖,只不过非常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