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长风徘徊在周家门口许久,始终犹豫不决,有些羞怯于上前敲门。
待会儿若是门开了,他该怎么和这个小公子说呢?
总不能说小公子与他有大恩,指点的极妙,他还想再来讨教几招吧?
那未免也太丢人了一些。
另外,他还想问小公子要一份悟空的泥塑,这么大个人了,怎么好意思张口呢!
只是单纯的想想,他都觉得脸热不已。
就在柳长风纠结犹豫之时,突然,木门被人从里面拉开。
门后露出一张老妪的脸。
老钱氏脑袋往街道口探了探,忽然看到站在门口的柳长风,顿觉诧异。
“这位老爷,您有什么事吗?”
柳长风脸色涨的通红,磕磕巴巴道:“我、我是、我是来找……就……”
他憋了半天,最终在老钱氏疑惑的目光中,渐渐地低下了头,声音细若蚊蝇:“我是来找你家那个聪明伶俐的小、小孩儿……”
越说到最后,他越没了底气。
只因为,他找上门来,最后却发现,自己对于昨日那孩子的名字,毫无印象。
他忽地想起来,自己竟然问都没问。
就这么恬不知羞的登门拜访了!
太冒失了。
老钱氏却是浑不在意,哈哈大笑:“哎哟,原来是找我家延哥儿的呀!这位老爷先进家里坐坐吧,我家延哥儿上学去了,还未回家呢。”
呃……
柳长风尴尬的点点头,挪动着脚步往里进。
脚上仿佛灌了铅似的。
周家的院子不大,却打扫的干干净净。
院子里有个大男人正举着磨盘,盯着太阳,晒得乌黑,满头大汗。
屋内时不时的传出一两声之乎者也,似是在念书。
原来家学渊源啊!
瞧这样子,像是文武一把抓啊。
这也怪不得那个叫延哥儿的孩子,如此聪颖伶俐,心细如尘。
想来家教甚好。
思及此,柳长风心中大定。
他忍不住挺了挺胸膛。
觉得自己有了和小公子平等交谈的底气。
无他,虽然官场之道他并不擅长,可他会念书啊!
搞不好这小公子于课业上,还会有求于他呢!
要知道,他柳长风怎么说也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呢,还被人夸极有天赋,是块读书的料子。
而且,从前念书的时候,他也写了不少的故事、话本,还给人摆摊写家书,曾仰慕他的女子,也得排起长街呢。
柳长风就坐在厅堂的屋内,略显拘束。
就在这时,老钱氏端来一杯热腾的茶水给他,又拿来了一本书。
“这位老爷,你若是等的无聊,不防喝喝茶,看看书,打发一下时间。老婆子我还要做饭,就不多打搅你了。”
柳长风起身拜谢:“老夫人客气。”
说着,他接过老钱氏手中的话本子,定睛一看,不由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老夫人,这……这不是最近时兴的话本子《西行记》吗?您……也爱看?”
他万分不可置信。
老钱氏笑眯了眼:“诶哟,老爷这不是打趣我老婆子嘛,我这两眼摸瞎的哪里看得懂书,这是我家延哥儿写的书。”
柳长风:?!!
他惊的浑身一震,声音都拔高了几分:“您说什么?延哥儿……他就是写出《西行记》的人?”
延哥儿……周延啊!都对上了!
就是那个没上过学,只凭借自己的口述,以及几个同窗的著写,就创作出来《西行记》的那个天才!
额滴个娘嘞!
怎么会这么巧啊!
柳长风激动震撼到难以言说,颇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激荡。
他轻声自语道:“原来如此!是了,只有作者本人,才会拥有西行记中人物的泥塑,能做的如此逼真,活灵活现,除了本人,还会有谁呢!”
泥塑啊?
老钱氏两眼放光。
她近来正为了泥塑生意而发愁呢,这个老爷瞧着像是对泥塑很感兴趣。
这不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吗!
刚好,她正好借此机会,好好问问卖泥塑的行情。
于是,她匆匆忙忙进了里屋,拿出来一个笸箩。
笸箩里装着满满当当的泥塑。
老钱氏嗫嚅了半晌,涨红着脸问:“这位老爷,这个就是你说的泥塑吧?你瞅瞅,这些个泥塑可还能看?额,这一个泥塑大概卖100……额60文,您觉得如何?值吗?”
一百文是周延此前提过一句的,可老钱氏实在是觉得太贵了。
谁会花上这么多钱买一个泥塑呢?
所以,她试探半天,艰难的问出60文。
殊不知,在看到这么一笸箩泥塑时,柳长风激动的都要失声了!
太好看了!
这捏的也太逼真了吧!就像是从书里走出来的人物!
是了……他见过全套的泥塑,自然能将这些泥塑与书中的人物一一对应。
是西行记中的泥塑们!
毫无疑问!
他都眼巴巴的找了好久,走遍了所有的书斋,始终没有找到。
可如今,周家却随随便便就拿出来一笸箩!
才60文?
柳长风眼热不已,他反应了片刻,猛地抱住笸箩,激动不已:“值!当然值了!别说60文了,就是一百、两百文,我也舍得买!”
老钱氏诧异不已,心里虽然高兴眼前的老爷出手大方,可她心中却是忍不住不信。
这些个泥捏的东西,有什么用哟,哪里能值这么多钱?
就在柳长风爱不释手的欣赏着泥塑时,忽然发现泥塑下边儿还藏着一本书。
他忍不住打开看了看,顿时被书里的东西给吸引了。
书中描写的是《西行记》中的各种重要故事情节和打斗场面。
配合着画面,观感极佳。
比起书中的内容需要自己想象画面,这书中就弥补了这一片的空白。
惟妙惟肖极了。
老钱氏见他看的喜爱,笑着介绍:“我家延哥儿闲来无事便画下这些,虽不知有什么用,他倒是宝贝的紧呢。”
这搁谁都得宝贝啊!
柳长风笑着点点头,继续翻阅,沉迷在画中情节。
又翻了几页,忽然发现上面留下的一排字迹。
紧接着,又是一阵震惊。
老钱氏凑近看看,解释道:“这是我家延哥儿写的大字,他刚上学,先生还说他这孩子在写字上颇有天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