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台大轿之后,跟着的是一支整齐英武的县衙捕快队伍。
他们身着统一的青色制服,腰间佩刀,手持长枪,步伐整齐划一,气势森严。
整个仪仗队伍,排场之隆重,规格之高,令人咋舌。
周围的百姓立刻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他们纷纷高呼着。
“县令老爷来了!县令老爷来得早啊!”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狂热的崇拜与喜悦,仿佛见到了什么神明一般。
朱元璋一家人站在人群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看着这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又听着百姓们那“县令老爷来得早”的欢呼声,心中都感到一阵无语。
朱元璋更是暗自腹诽,这太阳都晒屁股了,还说早?这林辞,当真是将懒散发挥到了极致!
燕王殿下朱棣小声地对太子殿下朱标说道。
“大哥,你看这排场!便是你的太子仪仗,怕是都没这么好啊!”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惊讶与羡慕。
朱标轻叹一声,眼中带着无奈。
他低声回应道。
“棣儿,你有所不知。我这太子规制,虽然理论上更高级,但因父皇提倡节省,平日里出行,只坐四人轿,仪仗队伍也力求从简。可你看这林辞的仪仗队伍,崭新无比,尤其是那顶八人轿,便是放在南京城,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奢华了!”
朱标的目光落在那顶金碧辉煌的八人轿上,眼中充满了担忧。
他心中暗想,这四妹夫林辞,简直是在作死的边缘试探!越制可是杀头大罪!
他这般行径,若是被父皇知晓,定然不会轻饶!
朱元璋站在人群中,冷眼看着县令的仪仗队伍靠近。
他的神情平静,不复之前的暴跳如雷。
他那双深邃的眼睛,此刻如同两口古井,深不见底,让人无法窥探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仿佛在观察着什么。
仪仗队在股票交易所门口停了下来。轿帘被掀开,很快,一位身穿绿袍县令官服的青年,从轿中走了出来。
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书卷气,却又不失沉稳。正是洪武九年的状元郎,又被公主选为驸马的林辞!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林辞身上,他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的确生得好看,相貌出众,气质不凡。即便他心中对林辞充满了不满与偏见,此刻也不由得暗暗点头。
林辞在众人的簇拥下,面带微笑,缓步走进了股票交易所。
周围的百姓们更是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争先恐后地想要靠近他,仿佛能沾染到好运一般。
朱元璋一家人也随着人流,艰难地挤进了股票交易所。
一进交易所,朱元璋便发现这里空间极大,足足有数亩方圆,高大的穹顶,宽阔的大厅,足以和他的奉天殿相提并论!
他心中再次感到震惊,这林辞,究竟是如何在这边陲小县,建造出如此宏伟的建筑?
股票交易所内,人声鼎沸,气氛热烈。
当交易所的负责人宣布今日开市后,林辞与一名大腹便便的胖商人,一同走上了交易所中央的高台。
高台之下,百姓们纷纷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县令大人!县令大人!请您讲话!请您讲话!”
他们的态度无比真诚,语气中充满了急切与期盼,仿佛林辞的每一句话,都能决定他们的命运一般。
朱元璋看在眼里,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实在不解,这林辞究竟有何魔力,竟能如此得民心?百姓们对他,竟是如此的崇拜与信赖?
他拉住身边一位同样焦急等待的路人,低声询问缘由。
“这位老哥,这林县令,为何如此得民心?百姓们为何对他如此信赖?”
那路人听到朱元璋的问话,投来一道鄙夷的目光,仿佛在看一个乡巴佬。
他语气中带着不屑,说道。
“这位老爷,你连这都不知道,还敢来股票交易所!”
他然后压低声音,带着神秘与兴奋地解释道。
“我们县令大人林辞,那可是金口玉言!只要是他推荐购买的股票,后续定然会上涨!甚至可能涨停板!
这背后,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啊!跟着县令大人买股票,那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朱元璋听着路人的解释,心中疑惑更甚。
他追问道。
“这‘股票’究竟如何买卖?何为‘涨’?何为‘跌’?那‘涨停板’、‘跌停板’又是何意?”
路人见朱元璋当真一无所知,便耐心解释起来。
“这股票,便是将赌坊的生意,分成许多份,每一份便是一股。您买了这股,便是赌坊的‘小东家’。若是赌坊生意兴隆,赚了钱,您手里的股票便会‘涨’,您便能跟着赚钱。若是赌坊生意不好。
亏了钱,那股票便会‘跌’,您便会亏钱。至于‘涨停板’,便是说这股票一日之内,涨到了顶,不能再涨了,您便能赚得盆满钵满。‘跌停板’,便是跌到了底,不能再跌了,您便会亏得血本无归。”
他这般解释,朱元璋才算弄明白这“股票”的购买规则,以及“涨”、“跌”、“涨停板”、“跌停板”的含义。
他心中却愈发感到不屑与愤怒。
这哪里是什么正经生意?
这分明就是将钱堆里搅拌钱,不事劳作,不事生产,不事经营!
这比那些寻常的商人还要可恨!
商人至少还贩卖货物,流通有无,这“股票”却只是空手套白狼,蛊惑人心!
朱元璋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紧紧握着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心中暗骂,这林辞,当真是将歪门邪道玩到了极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