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可曾想过,那些经商之人,若是想扩大生意,却苦于没有足够的钱财,该当如何?向钱庄借贷,利息高昂,风险又大。若是向亲朋好友借钱,又恐人情难还。此时,这股票交易所,便能派上大用场了。”
他指了指窗外,继续说道。
“那些商社,若是想扩大生产,研发新产品,便可在我这股票交易所上市,将自家的股票出售给百姓。
百姓们购买股票,商社便可获得大量的资金,从而盘活生意,扩大规模。
这般行事,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元璋听着林辞的解释,却嗤之以鼻。
他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哼!这分明是官商勾结的证据!你身为县令,却与商人勾结,从中渔利,这与那些贪官污吏有何区别!”
林辞却是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
他纠正道。
“老爷此言差矣。
这并非官商勾结,而是官商民勾结!”
他继续解释道。
“百姓们购买股票,不仅可以赚取股票上涨的价差,还可以获得商社的分红,从而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百姓们荷包满满,自然会去消费,购买更多的商品,从而刺激市场。
带动整个开平县的经济发展。商人因此盈利,生意越做越大,自然也会向朝廷缴纳更多的赋税,从而增加朝廷的收入。如此一来,百姓、商人、朝廷,三方皆可获利,岂不是实现了三赢的局面?”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朱元璋,语气中带着自豪。
“老爷可曾想过,这世间最难得的,便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荷包满满。
那些口口声声说爱民如子的官员,若是连百姓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又谈何爱民如子?依我看,让百姓荷包满满,这才叫爱民如子!”
“让百姓荷包满满,这才叫爱民如子!”
林辞的话,如同惊雷般在朱元璋的脑海中炸响,令他无从反驳。
他从未想过,竟会有人将“敛财”说得如此冠冕堂皇,甚至还与“爱民如子”挂钩。
他心中虽然愤怒,但却又不得不承认,林辞所言,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
朱元璋很快便回过神来。
他高声反驳道。
“胡说八道!贪官不除,百姓何来富裕!唯有严苛峻法,才能震慑贪官,才能确保江山稳固!你这般纵容贪官,岂不是自毁长城!”
他说话时,目光灼灼地盯着林辞,仿佛在审视一个罪大恶极的贪官。
一旁的朱棣,听着朱元璋这番慷慨激昂的言论,眼中充满了崇拜。
他忍不住拍手叫好,大声赞叹道。
“父皇说得好!就该如此!
那些贪官,就该严惩不贷!”
林辞同情地看了朱元璋一眼,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怜悯。
他轻叹一声,说道。
“老爷这番理念,深得当今皇帝真传啊。若是生在乱世,老爷或许能成为第二个皇帝也未可知。”
他语气中带着无奈。
“当今皇帝权力欲过强,杀伐心太重,将臣子逼成了工具人。这般行事,若是皇帝贤明,尚可维持。可一旦皇帝昏庸,或是稍有疏忽,便会接连出错,最终难免沦为孤家寡人。老爷可曾想过,一个皇帝,若是连一个真心相待的臣子都没有,那这江山,又如何能长久?”
林辞说完,脸上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笑容,仿佛刚才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不过是闲谈罢了。
他摆了摆手,叮嘱道。
“这些话,不过是我闲谈罢了,诸位可千万不可外传。若是被皇帝知晓,我这小命可就保不住了,定然会被砍头。到时候,我若是被抓了,定会供出你们,让你们两家同归于尽,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啊!”
他这番话,虽然带着玩笑的意味,但却让朱元璋一家人心中一凛。
朱元璋听着林辞这番话,心中虽然觉得有几分道理,却不愿被其说辞绕进去。
他心中满是不服与委屈,自己开国以来,兢兢业业,勤勉治国,却不曾想,竟会遭到自己女婿如此评判。
这让他心中感到一阵憋闷,换作任何一个普通老丈人,听到女婿这般评价自己,也定然会感到不悦。
林辞察觉到朱元璋脸色不对,他心中一动,便明白了过来。
这老头儿,定然是当今皇帝的忠实粉丝,听不得半点对皇帝不敬的话。
他轻咳一声,立刻转移了话题。
他微笑着说道。
“好了好了,咱们也别聊这些家国大事了。我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老爷您也只是个商人,聊这些未免有些不合时宜。咱们还是聚焦生意吧。老爷方才不是说想在开平县经营生意吗?我可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助您在开平股票交易所上市,让您的生意越做越大,财源广进!”
他这话,言下之意,自然是少不了好处费的。
朱元璋看着林辞那副悠然自得,甚至还带着几分招揽之意的模样,心中的怒火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如同被浇上了滚油一般,熊熊燃烧起来。
他越发觉得,这林辞简直就是个胆大包天、贪得无厌的巨贪!
他将自己方才所见所闻,在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
奢华至极的县衙,高额的入门费,上午酣睡下午钓鱼的懒散作风,以及那番对皇帝“不敢苟同”的狂妄言论……桩桩件件,无不指向林辞的贪腐与不法。
如今,这林辞竟还想招揽自己去当个小小的户房司吏,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心中再无半点犹豫,眼神一凛,不动声色地向身后的毛骧递去一个隐晦的眼神。
那眼神中,带着命令。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