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十一年,南京宝船厂。
海风不断地翻滚,吹动着庞大的帆布。
几十艘正在修缮的宝船巍峨如山,工匠们敲打船体的声音,搬运木料的声音夹杂在一起,到处都很忙碌。
郑和穿着制袍,正站在一艘刚完工的宝船前,看着工匠们安装最后的罗盘,脸色非常沉重。
第六次下西洋的筹备已近尾声,可他总觉得哪里还没有做好。
“郑公公!”
身后传来一声笑,透露着满满的豪迈。
“这宝船造得够气派!比咱那时候的船可威风多啦!”
郑和扭过头,见朱重八穿着官袍,正昂首走来,身边还跟着于谦。
他见状,连忙行礼:“早有耳闻朱御史要从顺天前来视察,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这宝船厂腥味重,可不是大人该来的地方。”
朱重八走到船边,伸手摸着坚硬的船体,道:“我怎么会不该来呢,这船能载多少人啊?吃水有多少?续航能力怎样?咱当年要是有这船,鄱阳湖的时候就不会死那么多人啦!”
一连串专业问题,问得郑和有些发懵。
尤其是后面那段话,更让他摸不着头脑。
这朱御史怎么对造船如此熟悉?
连吃水和续航这些船工才懂的术语,居然张口就来!
郑和连忙解释:“启禀大人,宝船的排水量高达千吨,可载五百人,储粮足够半年续航,配备了最新的水罗盘和牵星术,昼夜兼程的话可行至百里远。”
朱重八点头,看起来很是满意。
他的目光扫过船上堆积的丝绸和瓷器,立刻又问了一句:“只是咱听说前几次下西洋,带的多是这些奢侈品,拿回来的却基本全是象牙和香料?”
郑和脸色有些不太自然,但这确实是下西洋的常态,以朝贡贸易交换为主。
他有些不太理解:“御史的意思,下官没听懂。”
“咱是说,这格局小啦!”
朱重八声音突然提高,江风夹杂着他的话传遍船厂。
“下西洋并非去炫富的,而是去扬大明国威,更得去学真东西!”
周围的工匠和官员全部把手里的工作给停了下来,震惊地看着这位年轻御史。
竟敢说郑公公下西洋是格局不够?!
这胆子未免也太大了吧!
郑和更是震惊,却并没发怒:“请御史多多赐教。”
朱重八直接踏上跳板,走到甲板上,指着远处的海面。
“当初太祖爷尽管是施行禁海,可大明从未断过与海外的往来!他让沿海船工记录洋流、季风,让太医院研究海外药材,还让农官收集外邦粮种。”
“为的是什么?就是因为他清楚,航海不单单是朝贡,还必须要交流!”
他转身注视郑和,教育着:“郑公公,你带丝绸瓷器固然是没错,可为什么不再带些更有用的?比如咱中原的曲辕犁技术图纸,教海外国家种地。带些纺织机缫丝技术,帮他们织布。再带些医术典籍,给他们治病。这些东西,可比再多丝绸都能让外邦敬重大明!”
郑和浑身一激灵,仿佛是遭到雷击!
他一直以来都没有想过这些!
前几次下西洋,确实以展示大明富庶为主,根本就没有想过主动输出技术。
这朱御史的想法,居然能这么深远!
朱重八继续道:“另外啊,你回来时别光带象牙香料!带些能长在咱大明土地上的粮种,比如占城稻就比咱北方的谷子早熟。带些能治瘟疫的药材,让太医院研究。最好是带些能工巧匠,学他们的造船术、织布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这才是下西洋的真意义!”
占城稻!
郑和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震惊。
占城稻那可是洪武初年从海外引入的高产粮种,解决了南方饥荒,不过这事只有少数老臣知道,这御史怎么会如此清楚呢?!
“大人……”
郑和的声音不禁有些发颤,显然是被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您都是如何知道这些的?洪武爷航海秘策,全都被封存于兵部档案,哪怕是在下也都只听过一小部分。”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朱重八笑了笑,故作玄虚,“航海者,绝不是为虚名,是得为利民;扬威者,非为征服,实为互通。”
“太祖爷当年也说过,大明要做天朝上国,绝对不是靠刀枪去欺负人,而是要靠仁义甚至是靠技术,靠让外邦过上好日子,让他们打心底里敬服!”
“靠仁义、靠技术、靠让外邦过上好日子。”
郑和喃喃着,眼中闪过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一下子顿悟了!
前五次下西洋,尽管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却总觉得少了些根基,原来缺的就是这份互通互利的根本啊!
周围的官员和工匠们彻底被震惊到了。
这朱御史不仅敢评价郑公公的航海大业,还能说出太祖爷的秘策,最重要的是提出的法子句句在理!
朱重八指着船上的罗盘,道:“郑公公,这水罗盘虽然准,但怕风浪。咱听说西洋有个旱罗盘,用支架固定,不怕颠簸,你这次去,得想办法给学回来,让咱大明的船工好好去改进。以及他们的航海图,多抄几份带回来,标注清楚洋流和暗礁,可以造福后代。”
他说得越是具体,郑和心中的震撼就越加地强烈。
旱罗盘、西洋航海图!
这些都是非常隐秘的海外技术,这朱御史却都能了如指掌。
这哪里是书生,这分明是深谙航海之道的大师傅啊!
郑和激动得躬身行礼,态度谦和了许多:“下官受教了!第六次下西洋,定按大人说的办,带农技、医术以及工匠去,带粮种、药材和技术回来!”
朱重八欣慰的点点头,拍着他的肩膀大笑:“对了嘛,咱大明的船,虽说要载着仁义出去,但也得载着实惠回来!让那些外邦清楚,跟着大明会有肉吃,才有好日子过,这是真正的万国来朝!比打一百场仗都管用!”
郑和看着朱重八那张年轻,而又充满威严的脸,心中突然冒出一个不敢想的念头。
这朱御史说话的口气,以及对太祖爷理念的了解程度,简直就像太祖爷亲临啊!
郑和的声音都有点发颤,句句充满佩服:“大人的见识,还有气魄,让下官好像看到了太祖爷当年的风采。”
此言一出,周围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郑公公竟然会说朱御史像太祖爷!
朱重八心中微起波澜,面上却很镇定:“郑公公可别乱说,咱无非是学了太祖爷的皮毛。”
郑和却愈发肯定,抱拳道:“大人放心,下官绝对不辱使命,让大明的威名,靠仁义和技术传遍西洋,不负皇上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