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18岁太爷爷驾到,朱棣当场跪喊父皇 > 第29章 朱棣:父皇,儿想你啊!
换源:


       山谷窄道,寒风不停地在刮。

朱重八握紧尚方宝剑,眼看追兵就要围上来,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呼喊:“朱先生!我来啦!”

雪雾里,一队明甲骑兵突然出现了,为首的正是朱瞻基!

他身披银甲,手持长弓,身后跟着安远侯柳升的精锐铁骑,不断地射杀追兵:“把这些叛逆通通给我拿下!”

朱重八震惊不已:“太孙?你怎么会在这里?”

朱瞻基驱飞到他身边,擦了擦汗,道:“是皇爷爷怕你路上有险,暗中派我和安远侯带骑营接应,我们找了一天一夜,总算是追上你啦!”

柳升的骑营如虎入羊群,很快就剿灭了追兵,以及那头失控的黑熊。

朱瞻基很是着急,道:“先生快随我走!皇爷爷……他怕是快不行了!”

朱重八心里咯噔一下,顾不上休息,立即翻身上马,跟着骑兵队向着明军大营飞奔。

风雪似乎都在这一刻变小了,只有马蹄声在荒原上急促得回响着。

中军大帐内,灯火昏黄闪烁。

朱棣躺在榻上,呼吸变得微乎其微,胸口起伏得几乎看不见。

近臣杨士奇一直守在榻边,老泪纵横。

朱瞻基刚进帐,就扑到榻前:“皇爷爷!孙儿回来了!把朱先生也带回来了!”

朱棣听到这,眼皮艰难地颤了颤,目光在帐内扫过,慢慢落在了朱重八身上。

他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可是根本没有声音。

朱重八快步上前,握住他枯瘦冰凉的手,那双手曾握过刀,指点过江山,此刻却连抬起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看着自己的儿子变成这样,心头很是酸楚,哽咽道:“皇上,臣回来了。”

朱棣的手指微微一动,仿佛是在确认他的存在。

他看向朱瞻基和杨士奇,气音有些飘忽:“你们先……出去……朕有话……要单独说。”

朱瞻基和杨士奇对视一眼,含着泪退了出去。

帐帘落下后,把外界的风雪和喧嚣都隔绝开来,只剩下他们两人。

朱棣的目光死死盯着朱重八,浑浊的眼里,突然亮起一丝光。

“你……要跟朕……说实话。”

朱重八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堵得慌。

“你……是不是……父皇啊?”

朱棣的声音带着颤抖,甚至还带着一丝敬畏。

“从你查军屯,护着太孙……朕就该猜到……只有父皇才……才会对朱家人的事这么上心……才会有那么多……只有朕和父皇知道的旧事。”

帐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只听到朱棣那微弱的呼吸声。

朱重八看着眼前这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儿子,那个他看着长大,曾怨过恨过却终究心疼的老四,再也忍不住了。

眼角里,那滚烫的泪水不禁落在朱棣手背上。

他声音沙哑,带着跨越二十年的沧桑,道:“老四,是爹回来了。”

“父皇……”

朱棣的眼泪终于涌了出来,那枯瘦的手猛地反握住朱重八的手,力气竟然大得惊人,仿佛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儿……儿好想你啊……当年……儿不是故意的……只是允炆他……他镇不住。”

“爹都知道。”

朱重八用袖子擦去他的眼泪,动作很是温柔。

“爹早就不怪你啦,你守好了大明的江山,修了大典,还下了西洋,拓了版图,你是个好皇帝,比爹当年想的还要好。”

“真的吗?”朱棣望着他,眼中满是惊喜,“父皇……不怪儿了?”

朱重八点头,泪水模糊了视线,道:“早就不怪啦,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你是爹的好儿子,永远都是。”

“父皇……”

朱棣的嘴唇微动着,像是卸下了重担,虚弱道:“儿……累了……想……睡……”

朱重八握紧他的手,声音轻得像叹息,说:“睡吧老四,后面的事有爹在呢,还有太子和太孙在,大明不会乱的。你安心去睡吧,到那边,替爹给你娘问声好。”

朱棣的眼睛慢慢闭上,嘴角带着一丝释然的笑意。

下一秒,握着朱重八的手缓缓松开,最后的一丝气息也逐渐消散在帐内的寒风里。

“老四啊……”

朱重八低声呢喃,泪水不断落下。

他没有哭出声,只是紧紧握着那只渐渐变冷的手,心里很是痛苦。

他守了很久,直到帐帘被轻轻掀开,朱瞻基和杨士奇走了进来。

看到榻上的场面,瞬间都跪倒在地,可是他们都不敢哭的太大声,生怕惊动其他人。

“皇爷爷……”

朱瞻基趴在榻边,难过的浑身颤抖。

杨士奇走到朱重八身边,见他依旧握着朱棣的手,眼眶涨红却没有反应。

他凑上前,低声安慰:“朱大人,皇上他走得安心。”

朱重八最终还是松开了手,心中只留下了一个念头。

老四走了。

那个当年在濠州到处瞎跑的顽劣少年,那个在漠北冲锋陷阵的燕王,那个开创永乐盛世的帝王,终究还是离开了。

他站起身,抹去眼泪,眼神重新变得坚毅了起来。

他看向朱瞻基,声音有些沉闷:“太孙,哭是没用的,皇上走了,我们得让他走好。当务之急要封锁消息,秘不发丧。令安远侯柳升率神机营断后,大军即刻班师回顺天。”

“杨大人,请你立刻拟旨,让太子即刻登基,京营和备倭军严密布防,出现任何异动,一律按谋逆论处!”

朱瞻基抬起头,看着朱重八那宽实的身影,仿佛看到了皇爷爷,又好像是看到了传说中的太祖爷。

他抹掉了眼中泪,心里极为感激。

杨士奇看着眼前这一幕,挺直了腰板:“臣这就去办!”

残阳余晖,染红了整个榆木川。

明军大营开始悄然拔营,这里没有哀乐,也没有喧哗,只有整齐的脚步声和马蹄声,默默地向大明故土前进。

朱重八站在高坡上,望着那顶载着朱棣遗体的灵帐,又望向顺天的方向,久久没有吭声。

他知道,老四的故事结束了……

但他的使命还没结束!

北风呼呼,卷起了他的衣袍。

他仿佛又听到了朱棣小时候的笑声,还听到了他临终前那声带着释怀的“父皇”。

朱重八看着前进的队伍,不禁喃喃了一声。

“老四,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