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日日盼着守寡,怎么就怀孕了 > 第11章 被人惦记
换源:


       “簪花宴是皇后为怀王选妃而办。

可这么多年,怀王从没想过要成亲,就算太后,圣上怎么逼,他都不答应。

那日他人是去了,但他也不会想着相看姑娘,只能找个僻静的地方躲起来。

而你们没看到他,正好找了他藏身的地方。

当年罗家就是因为他而获罪的。

而罗家是你大姐的外祖家。

他本就对罗家有愧,怎么可能见事不管,所以特意让人去把你大姐引过来。

而你与梁世子又当众说开互生情愫,引得你大姐当众退亲。

怀王对你与梁世子之事自是看不起,也就导致你大姐自荐愿意嫁入王府时,他答应了。

他不忍罗家外孙女受屈。”林慕晴分析道。

同时也想通了怀王为什么多管闲事,又愿意娶杜惜玥。

通过此事,她也看清了怀王对罗家的态度。

她是不是得向那人汇报今日她所想到的。

别的都不担心,就怕杜惜玥是个意外。

“我还有一点想不明白,那日你们比算经,她真的那么快就算出答案?”林慕晴怎么都想不通这一点。

杜惜玥最讨厌读书,她也就识得几个字而已。

什么时候学会的算经?

“是的,她用了很巧妙的方法,一息就算出了一到一千相加的得数。”

接着杜惜颜就把那个方法说了一遍,林慕晴一听就懂。

确实很巧妙,估计国子监的王博士都未必能想到。

“她是怎么知道这个技巧的?”林慕晴不可思议。

“她说是她自己想到的。”杜惜颜其实并不信这话。

可是大姐从哪里听来的这个方法,却不得而知。

林慕晴想得更远。

前日才把四个铺子的账册给她看,要是她的算经学得很好,会不会看出什么问题来。

不行,她得提前作好准备。

万一真让她看出什么来,可就不好向老爷交代了。

当年她陪嫁到杜家,是没有嫁妆的。

她在杜府活得好不好,全看夫人的态度。

好在她长袖善舞,一直都没与夫人翻过脸。

才得以在杜府除了名分外,过得并不比夫人差。

夫人走后,她被老爷提为正妻。与当年夫人一般无二。而且还她还有儿子。

“好了,你也不要多想,现在你与梁世子的事情已经摆到明面上,这是好事。

现在你大姐也已赐婚给怀王,估计要不了多久,梁家就会上门来谈你们的婚事。

等你大姐嫁了,就轮到你。

你抄完女戒,就开始绣些东西。

别到时候你什么都没准备好,是会让婆家笑话的。

你虽是嫡女,但娘以前毕竟是姨娘,所以最好做得让人挑不出错。”林慕晴温声交代。

“知道了。”杜惜颜红着脸应道。

——

自杜惜玥在簪花宴上,用非常巧妙的方法算出一到一千的得数后,这个方法迅速在京中传开。

尤其国子监和几大书院。

学子们用此方法,以此类推,一到一百万都能快速算出结果。

当国子监算学博士王孝贤得到这个技法时,大呼妙哉。

当晚兴奋得睡不着,半夜起来点上油灯,拿起算盘开始算,他要验算一下,用此技法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的。

当他把一到一万算完,答案当真半点不差。

作为算学博士,朱国在算学一道超过他的人,目前还没出生。

他一生都在研究算学,五十八岁的他,直到现在还在研究。

同时也为户部和各级官员培养了无数算学人才。

算学并没有列入科考范畴,但却是非常实用的知识。

一些放外任的官员都会从国子监算学班挑人带去任上。

那些知道自己科考入士无望的学子就改学算学,也能为自己谋一个前程。

然而,这么多年,王孝贤怎么就没想到用如此简单的方法就能算出这么庞大的数来。

而他一生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或者说先辈们留下的题,好些他都解答不了。

同时他自己出了一些题,也没有很好的解题方法,纯粹靠无数次试,才找到答案。

“老爷,你还是歇息吧,这都五天了,你还在研究。

这几晚你都没睡踏实过,你以为你还是二十岁时啊。

再这么下去,你的身子怎么撑得住?”

王夫人见夫君入了魔般不知日月,特来劝阻。

“你懂什么?算经自成书以来,流传至今,已经好几百年,先辈们留下的难题,还有那么多没解出答案。

可你看现在,我朱国上下,除了老夫,就没几人投生于此,再这么下去,老夫百年后,再无人研究,算经一道的水平只会越来越差。”王孝贤长叹一声。

真希望自己能多活些岁数,多研究几年。

可是他已垂垂老矣,后继无人。

“就你操的心多。”王夫人嗔道。

“杜家大小姐想出来的那个方法你也知道吧。

你说那小姑娘是怎么想出来的?既简单又巧妙。

要是世间的算经题都有巧妙的方法来解,绝对是极大的进步。

夫人,你说杜家那妮子是不是算学天才?老夫收她为关门弟子,如何?”

这两天,王孝贤几次萌生这个念头又压下去,可是他已经没几年可活,再不找个人倾囊相授,他真怕后继无人。

他在国子监教算经已经二十多年,却一个好苗子都没遇到。

这突然冒出一个人来,他就想抓住,可惜是个女娃娃。

朝廷不重视算经,只注重文史,才导致没人愿意把精力用在此道上。

“你教给一个女娃娃有什么用?她又不能入国子监教书育人。以后也就算算怀王府里的一些账。”王夫人觉得自家的夫君太天真。

“要是她能得老夫真传,老夫临死之前就向圣上启奏,特批其入国子监任教。”王孝贤越想越觉得可行。

传道受业不分男女。

只要能教得好,就可被尊为师。

“老爷,怀王还能活多久,你让一个寡妇去传道授业,这不是让人笑话吗?”王夫人不认为皇家会同意一个寡妇抛头露面。

“如果她有真才实学,谁会在意她是寡妇。

又不是让她与男子单独相处。

大不了让她同时也收几个女弟子不就解决问题了?”

王孝贤对好苗子的渴求已经到了再也不能等的地步。

“哎,说不过你。我们两人在这儿争论也无济于事。人家愿不愿意还是个问题。毕竟京中还没出过先例。别到时你剃头挑子,一头热。”

“你说的也是。这样,你让孙女发个贴子,请她到府上来,老夫私下考校考校。”王孝贤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