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长安无首 > 第二十六章 二十年前
换源:


       午夜的钟漏终于滴答翻转,唐皇正坐首席接收着子女孙儿们依次拜年。吉祥话语绵绵不绝地贯入耳中,如蜜糖般浸润着老人的心,一时没有了帝王的威仪肃穆,像寻常百姓家一般给每一个孙儿小辈发了金锭金元宝,摸摸脑袋传递点福气,大家闹成一团,欢乐无比。

年宴散去,皇帝心中的暖意畅快还未消散,摆驾来到最心爱的韦贵妃殿中。门口,宴会上下来后已经换好便服的韦贵妃协领一干宫人恭敬迎接。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微醺的唐皇半副身子靠着宫奴身上,步调虚浮,踉踉跄跄地走进内殿。脸上的红晕未散,甫一坐下,胸中畅快地叹了口气,拉着韦贵妃的手拍了拍,说到:“贵妃啊,今年除夕夜宴上备的酒很是不错,传朕旨意,御膳房的人统统有赏!”

韦贵妃嘴角含笑,伸出另一只手合上唐皇的手安抚道:“喏。酒虽好,陛下也不可贪多呀,如今陛下年事已高,最是要注意身体,贪酒容易伤身啊。”

唐皇半阖着眼,笑着摇头道:“朕无碍,今日一家人团圆高兴,太子向来体弱,今日看着面色也很是精神。少不得要多喝几杯。”

韦贵妃无奈笑笑,抬手摇了摇,屏退了众宫人。

“来,你过来。”唐皇收紧了臂弯,拉了贵妃坐在自己身侧,款款道来:“你跟着朕,已有——近二十年了吧。”

“嗯。”

烛火摇曳,衬托着贵妃面庞分外娇艳。纤纤玉手抚到额前,轻轻拨拢了几缕出逃的发丝别到耳廓后,手影掠过,显露出一双水盈盈的眼睛。

唐皇情难以自禁,凑上前去,对着粉面含春的面颊亲了一口。贵妃身躯微微一颤,羞赧一笑,身弱无骨地倒在了唐皇的怀里。

“朕记得在奉天的时候也是你伴朕左右,那时让你吃苦了。”

“能陪在陛下身边,嫔妾从不觉得苦。”

韦贵妃的思绪也被唐皇的话语带回了那段战火纷飞时光,历经苦难的怅然湿润了眼眸,寻求安慰般,韦贵妃将手抚上了唐皇的胸口,唐皇也握住了她。

“这些年宫中严禁提及当年在奉天的事。可你们不提,朕难道就真的能忘了吗?当年朕初登帝位,也曾想一展宏图,扭转大唐这藩镇割据,连年战祸的乱象。可惜棋差一招,削藩未成,反而引得四方节度使接连叛乱,还要仓皇逃离长安。”

年纪上来之后,一旦谈及过去的话匣子被打开,倾诉的欲望就如流水一般倾泻了出来。唐皇诉说着,回忆宝库的吉光片羽一幕幕在眼前浮现。

“那之后,朕最怕的便是起战事。只要大唐安定,即便是藩王做大,朕也愿意小心维持。午夜梦回,总是那段不安定的日子,一想到有人要害朕,朕就不得安眠。还好,朕手中有一把最好的刀,有他守着,朕至少能够睡得踏实。”

提到海东来,唐皇面色才微微和缓,贵妃怜惜地抚摸着唐皇隆起的眉心。唐皇苦笑着将眉间的玉手抓了回来,重新放回胸口。

贵妃开口安抚道:“今夜海大人也在宫内值守,陛下便安心歇息吧。”

熏香袅袅,唐皇打了个哈欠,点头道:“想来你的安神香起了作用,朕也乏了。替朕宽衣,安歇吧。”

“喏。”

夜间,帝妃二人同塌而眠。

呼吸逐渐变得缓慢而沉静,四下无声。唐皇忽而在睡梦中喃喃呓语:“朕是睡得踏实了,可朕的孩孙们没了这把刀,将这般维持的大唐交给他们,他们日后又能否睡得踏实?”

遥远的铁骑沓沓而来,由远及近,由幻似真。

报——成德节度使之子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联合淄青节度使李正己起兵!

报——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反唐!

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起兵攻下襄城!

报——泾原节度使朱泚挟持姚令言兵变!

报——灵武节度使杜希六千援兵全军覆没!

青年的唐皇愤而拍案,指着眼前一帮低头丧气的将军们怒目骂道:“全都是一帮废物。自打那帮藩臣叛乱以来,我军便节节败退。朕从长安逃到奉天,如今连奉天都要守不住了,难道真的要让朕同玄宗一样,一直退到蜀中去不成!”

“陛下请息怒!”众将士闻言,纷忙跪地谢罪。

韦贵妃也上前劝慰,一遍遍抚平唐皇后背为其顺气。

“报——”又一传令兵跪在唐皇面前。

“启禀圣上,前方探子来报,敌军的巨型云梯车已经行至奉天城外两百里处,只需半日便可到达城外。”

话毕,众将军哗然,面面相觑。唐皇喟然坐下,头痛地扶额。

忽然,像是想到什么,命令左右道:快,快将云一道长给朕传来。”

话音刚落,屋外传来如清风拂兰悠远自若的声音。

“陛下莫急。兵临城下切不可自乱阵脚。”

众人齐刷刷向门口望去,只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款款而来。身后跟着的是一位装扮奇异的少年,全身紧裹衣服,不漏一丝皮肤,未见下雨,却头戴着帽子,帽檐压得低低的,只露出一双乌黑如墨的眼睛。

“陛下,贵妃娘娘。”二人双双行礼。

“道长快快免礼。”唐皇忙上前将道人扶起,焦急询问道:“道长日前冒险从长安城给朕带来消息说叛军朱泚命人制作云梯车来攻打奉天,如今云梯车将至,道长可有应对之法?”

“回陛下,贫道已与主帅商议安排士卒,在城下挖掘地道,地道里面堆满木柴、膏油、松脂,等到云梯车陷入地道,施以火攻便能破敌。”

“此法真能奏效?”

一旁的少年开口道:“云梯沉重,不易转圜。一旦陷入地道便难以动弹,再助以火攻,已是最有效的办法。只不过——”

唐皇不解地望向云一道长,道长开口解释道:“这是我徒儿东来,当日是他在西明寺曾亲眼探得那云梯车。”

唐皇了然地点点头:“小兄弟觉得有何不妥,但说无妨。”

“巨型云梯车高达九丈,宽也有数丈,下装巨轮,外面裹着水浸的湿牛皮,周围悬满了水囊,梯上可装兵士五百人,由数千士兵向前推动,缓缓移动时,车轮碾压地面隆隆作响。明眼人一看就会想到车身笨重的问题,他们也定会制定对策。”

云一道长赞同地点头道:“东来说的不错。因此明日之战最终靠的是我军死守城防,等待各路勤王之师。当务之急是要为三军鼓舞士气。”

此番话言之有理,唐皇认同道:“朕会下令,待来日回到长安,朕必定给众将士重重有赏。”

师徒二人沉默不语,似乎对这样的决策并不认同。唐皇又连忙让人传来笔墨,道:“朕会准备千张空白告身,主将可以按照军士功劳任意填写。”

海东来冷笑一声,道:“都到了这种时候,这样的空口白条对生死一线的将士而言还有意义吗?”

房中将士对海东来目无尊卑的大不敬言辞所激,纷纷作势言怼,海东来不屑回首睥睨众人。

“东来。”云一道长喝止住了海东来。

唐皇抬手阻止开口欲言的众人。拱手恭敬地向云一询问:“道长直言,要朕如何做?”

云一道长轻捻下巴上的银须,开口道:“嗯——若陛下亲临前阵,想必三军必受鼓舞。”

“不可!”此话一出,韦贵妃第一个上前反对道:“陛下乃天子之躯,前线刀剑无眼若是伤了圣体该当如何?”

师徒二人一齐望向唐皇。

唐皇被海东来冷冰冰的眼神盯得实在有些不自在,艰难开口道:“多日以来,我军饥寒交迫,缺衣少食仍旧气势不减,死守城防,奉天百姓倾家荡产援助我军。如今已是存亡之际,如今朕岂有退缩之理。你这后宫妇人,莫要胡言。”

贵妃腰身一扭,施施然跪在唐皇面前:“陛下,嫔妾并非不识大体。唐军团结,百姓爱戴,皆因忠于圣上。陛下亲战是能让我军振奋,可若陛下真有了闪失,便是让我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啊。实在不行,嫔妾愿代替陛下亲临前线,为将士们鼓舞士气。”

说到动情处,贵妃已是泪眼婆娑,声音哽咽,闻者凄然。唐皇听到这番话心中也是动容,情深款款将贵妃扶起,两人执手相看泪眼,话语凝噎“爱妃此心朕明白。”

好一出“战火烽飞艰难时,帝妃垂泪话鹣鲽”。

唐皇向云一道长说道:“道长,朕,朕明日会让皇太子李诵亲自督战。”可能自觉这话没有什么信服力,又补上一句:“若是城破,朕也不会退守,我父子二人誓与奉天军民共存亡。”

云一道长扯出一个尴尬而不失为礼貌的笑容,回首间瞥见自家徒儿几欲眦裂的眼角和股股跳动的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