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 第27章 天下第一槌
换源:


       太子要在长安城搞“拍卖会”,还要拍卖皇帝御赐之物的消息,像一阵风,一夜之间刮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茶楼酒肆,勾栏瓦舍,贩夫走卒,王公贵戚,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闻所未闻的奇事。

“听说了吗?太子殿下要卖东西,价高者得!”

“何止啊!听说连陛下赏的宝贝都要卖!啧啧,真是……真是……”

“真是离经叛道!堂堂储君,竟与商贾为伍,成何体统!”

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负面。尤其是那些自诩清流的文人士子,更是口诛笔伐,写了无数篇文章,痛斥太子“心无道义,唯利是图”,称此举为“国朝之耻”。

魏王府内,李泰听着门客们搜集来的各种消息,嘴都快笑歪了。

“哈哈哈哈!好!真是太好了!”他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下,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本王就说,他李承乾的狐狸尾巴,迟早会露出来的!什么圣人托梦,我看是财迷心窍!”

一名门客躬身道:“王爷,此次太子行事,荒唐至极。不仅朝中清流哗然,就连军中那些支持他的武将,据说也多有微词。尉迟恭将军听闻后,更是气得当场摔了杯子,说太子殿下这是在拿皇家的脸面去换钱,丢人!”

“丢人?这只是开始!”李泰眼中精光闪烁,“他这是在自毁长城!父皇最重颜面,最重君臣之礼。承乾此举,是将父皇的恩宠放在市集上叫卖,这是在打父皇的脸!这一次,谁也保不住他!”

他站起身,意气风发地踱步:“传令下去,让我们的人准备好奏疏。等到那所谓的‘拍卖会’结束,就是我等上奏之时!本王要亲眼看着,他李承乾是如何从云端跌落,摔个粉身碎骨!”

……

甘露殿。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混账东西!”他将一份密报狠狠地拍在龙案上,胸口剧烈起伏。

长孙皇后在一旁,轻轻为他顺着气,眼中也满是忧虑:“陛下,承乾他……或许只是一时糊涂。您也知道,他自坠马之后,性子就变得有些……跳脱。”

“糊涂?”李世民冷哼一声,“这已经不是糊涂了!这是狂悖!朕赏给他的东西,代表的是朕的心意,是君父的恩典!他竟敢拿去明码标价,换成黄白之物?他把朕当成什么了?把他自己当成什么了?一个满身铜臭的商人吗?”

他越说越气,起身在殿内来回走动:“朕现在就去东宫,把他给捆了!朕要亲自问问他,他脑子里到底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陛下!”长孙皇后连忙拉住他,“您先息怒。此事蹊跷,不如……还是先召承乾来问问清楚?或许,这其中有什么误会。”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

他也觉得蹊跷。以承乾之前表现出的心智,不该会做出如此愚蠢,如此授人以柄的事情。除非……

一个念头,再次浮现在他脑海。

“去,把太子给朕叫来!”

李承乾被叫到甘露殿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美。

看父皇这脸色,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显然是气得不轻。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他有气无力地行了个礼,一副没睡醒的模样。

“你还知道我是你父皇!”李世民指着他的鼻子,厉声喝问,“李承乾!朕问你,你要搞那个什么‘拍卖会’,还要卖了朕赏你的《快雪时晴帖》,可是真的?”

“是啊。”李承乾一脸坦然,甚至还带着几分委屈,“父皇,儿臣实在是没办法了。东宫开销那么大,您给的钱又不多,儿臣总得想办法创收啊。再说了,那帖子放在儿臣这也蒙尘,不如换点实在的,给东宫的内侍们添两件新衣裳,不也挺好?”

这番市侩至极的言论,让李世民气得眼前一黑。

长孙皇后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她看着自己的儿子,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你……你……”李世民指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承乾心里暗喜,决定再加一把火。他挠了挠头,摆出一副努力回忆的样子:“哦,对了,儿臣之所以想到这个主意,还是……还是那位周公的功劳。”

“周公?”李世民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是啊。”李承乾一脸“真诚”,“前几日,那老头又入梦了。他跟儿臣说什么……说什么‘要盘活存量资产’,说什么‘刺激高端消费’,还说什么‘构建新型财富再分配渠道,增加非税财政收入’……儿臣一句也听不懂,只觉得烦。可琢磨来琢磨去,好像就这个‘拍卖’,能跟他说得那些词儿沾上点边。儿臣想着,这也是为国分忧嘛,挣了钱,不就能少跟父皇您要钱了吗?也算是给国库减负了。”

一番话说完,甘露殿内,再次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与茫然。

盘活……存量资产?

刺激……高端消费?

非税……财政收入?

这些词,每一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透着一股子高深莫测,让人不明觉厉。

李世民的怒火,像是被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浇了下来。他不是不生气了,而是被这几个闻所未闻的词给砸懵了。

难道……这又是上天的某种启示?通过一种看似荒唐的方式,来点拨自己?

不向百姓加税,却能增加国库收入?让那些有钱人,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疯狂地生根发芽。大唐立国不久,百废待兴,处处都需要用钱。可税赋,是国之根本,不能轻易加重。如果……如果承乾这个看似胡闹的法子,真的能行呢?

他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我只是想搞点零花钱”的儿子,心情无比复杂。

他挥了挥手,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罢了。你既然想做,那便去做吧。朕……倒要看看,你能弄出个什么名堂来。”

李承乾傻眼了。

这都行?“大不敬”的罪名,就这么被几个现代经济学术语给糊弄过去了?

父皇,您的底线呢?您作为封建帝王的尊严呢?

他失魂落魄地走出甘露殿,感觉人生一片灰暗。

三日后,长安西市,一座新搭建起来的高台,人山人海。

大唐历史上第一场拍卖会,就在这万众瞩目之下,拉开了帷幕。

高台上,李承乾亲自培训出来的内侍,拿着一个木头小槌,声嘶力竭地介绍着第一件拍品——一匹来自西域的汗血宝马。

台下,气氛诡异。世家子弟们,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富商巨贾们,则是满眼好奇与渴望。而程咬金、尉迟恭等一众武将,黑着脸坐在最前排,他们是被李承乾硬拉来“镇场子”的,一个个都觉得脸上无光。

竞价开始,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就在李承乾觉得要流拍,自己终于能丢个大脸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

“我出五百贯!”一名满身绫罗的胖商人,举起了手。

这一下,仿佛点燃了引线。

“我出六百贯!”另一名商人立刻站了起来。

“八百贯!”

“一千贯!”

价格节节攀升,商人们的眼睛都红了。这已经不仅仅是在买一匹马,更是在这样一个王公贵族云集的场合,展示自己的实力,甚至,是向太子殿下,向朝廷示好!

最终,汗血宝马以一千五百贯的天价,被那名胖商人拍得。他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得到的不是一匹马,而是一道通往上流社会的门票。

接下来的几件拍品,都在这种狂热的气氛中,拍出了远超其本身价值的价格。

最后,压轴大戏登场。

内侍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锦盒,高声道:“最后一件拍品!乃陛下御赐太子殿下之物,前朝书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摹本!起拍价……一千贯!”

全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锦盒上。

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买下它,意义非凡。

李泰派来的门客,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倒要看看,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买这件东西。无论是谁买了,都会成为士林的公敌。

然而,他预想中无人出价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某,出两千贯!”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竟是程咬金!

老程站起身,拍着胸脯,大大咧咧地说道:“殿下缺钱,就是我大唐缺钱!这宝贝,与其流落到外人手里,不如由俺老程替陛下,替殿下先收着!也算是为国库尽一份力了!”

尉迟恭一听,急了,当场吼道:“放屁!你个老货哪来那么多钱!我出两千五百贯!”

“俺怎么没钱!俺有封地,有食邑!我出三千贯!”

“三千五百贯!”

“四千贯!”

一群平日里称兄道弟的武将,此刻为了这幅字帖,竟当场“反目”,一个个吹胡子瞪眼,争得面红耳赤。

他们哪里是在争一幅字,他们是在用这种最直接,甚至有些粗鲁的方式,向皇帝,向太子,表达他们的忠心!我们这帮大老粗,不懂什么风花雪月,但我们知道,殿下要办事,我们就要支持!殿下要钱,我们就凑!

这场面,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世家子弟,彻底傻眼了。

最终,这幅《快雪时晴帖》,被长孙无忌以五千贯的天价,一锤定音。

国舅爷笑眯眯地站起身,对着众人拱了拱手:“诸位同僚,承让了。此物,乃皇家之物,理应由皇家之人收藏。老夫拍下此物,不为私藏,只为献于陛下,充盈内帑。也算了了太子殿下这一片‘为君分忧’的孝心。”

一句话,给整场拍卖会,定了性。

随着木槌落下,李承乾站在高台之后,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他……又一次,亲手将自己,推向了那个他最不想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