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一下,李承乾彻底告别了躺平的梦想。
他成了大唐“官营拍卖行”的第一任,也是唯一的督办。
这个头衔听起来不伦不类,既不像朝廷命官,又不像皇商总管,透着一股子胡闹的气息。可满朝文武,没有任何人敢小觑。
因为这个不伦不类的新衙门,是太子殿下“受周公点拨”想出来的,是陛下金口玉言定下来的,更是在一夜之间,为国库挣来了相当于一个州府一年税收的庞大财富。
一时间,丽正殿的门槛,当真快被踏破了。
送礼的,道贺的,探口风的,求差事的,各路神仙络绎不绝。送来的贺礼堆积如山,从名贵的珊瑚树到西域的葡萄酒,应有尽有。那些曾经对东宫敬而远之的官员,如今一个个笑得跟花儿似的,嘴里全是“殿下圣明”“殿下高瞻远瞩”的溢美之词。
李承乾瘫在躺椅上,看着眼前这片繁华景象,只觉得心如死灰。
这些人,就像一群苍蝇,而自己,就是那块他们眼中香气扑鼻的……肥肉。
他双目无神地望着房梁,手里无意识地盘着两个玉球。旁边的小内侍称心,正小心翼翼地给他念着礼单。
“……吏部尚书长孙大人,送来东海明珠一对。”
“……兵部尚书侯君集将军,送来宝马‘踏雪’一匹。”
“……魏王殿下,送来前朝大家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一卷……”
听到李泰的名字,李承乾的眼皮总算动了一下。
他这位好四弟,前脚还在等着看自己身败名裂,后脚就送来了这么一份大礼。这变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不过,这倒是提醒了他。
自己之前的失败,归根结底,在于用力过猛。
无论是搞军魂,还是搞拍卖,自己都亲自下场,还抛出了些似是而非的“高论”。结果,那帮自我攻略的戏精大臣,总能从自己的胡言乱语里,脑补出一万种“深意”。
父皇李世民,更是其中的脑补之王。
自己说什么“周公托梦”,他就信什么“天降启示”。
不行,得换个玩法。
既然主动出击,搞破坏,会被他们解读成“深谋远虑”。那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干呢?
就当个甩手掌柜,用最纯粹的懒惰,最极致的敷衍,去对待这份“神圣”的工作。把“不作为”这三个字,刻在脑门上。
一个好端端的衙门,若是主官天天摸鱼,不闻不问,底下的人就算再有能耐,也迟早会乱成一锅粥吧?到时候,衙门办砸了,钱挣不到了,父皇总该对自己失望透顶了吧?
对,就这么办!
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一个“懒”字。
从今天起,他李承乾,就是大唐第一懒人!
想到这里,李承乾的心情稍微好转了一些。他挥了挥手,打断了称心。
“行了行了,别念了,听着头疼。把这些东西都收到库里去。”
“殿下,那……新成立的拍卖行,您不去看看吗?陛下拨了西市最好的地段,户部和内府都派了精干的官吏过去,就等着您去主持大局呢!”称心提醒道。
“去什么去?”李承乾翻了个白眼,“本宫今天乏了,谁也不见。告诉他们,衙门刚开张,百废待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休养生息!让他们都歇着,没事别来烦我。”
说完,他把玉球往旁边一扔,拉过一张薄毯盖在身上,真的就这么睡了过去。
……
与此同时,长安西市。
一座崭新的二层楼阁拔地而起,门口挂着李世民亲笔御赐的牌匾——“大唐官营拍卖行”。
字迹龙飞凤舞,气势磅礴。
衙门内,几十名从户部、工部、内务府精挑细选出来的官员和书吏,正襟危坐,气氛庄重而热烈。
他们是整个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最先吃到螃蟹的人。
这些人,要么是仕途不顺,渴望抓住机会一飞冲天的;要么是精于算学,对太子殿下“非税财政收入”的理论惊为天人的。他们每一个人,都怀着满腔的热血和对未来的憧憬,聚集在此。
坐在主位上的,是户部派来的一位名叫张玄的郎中。此人年近四十,在户部熬了快二十年,为人勤恳,精通钱粮账目,却因不善钻营,始终未能高升。这次,户部尚书将他派来,既是看重他的能力,也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机会。
张玄清了清嗓子,看着底下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
“诸位同僚,我等能在此共事,皆是托了太子殿下的洪福。殿下以经天纬地之才,开创此不世之功,我等身为辅佐,断不可辜负了殿下的期望!”
众人齐声应诺:“愿为殿下效死!”
“好!”张玄满意地点点头,“殿下很快便会驾临,我等在此之前,需得拿出一个章程来。关于下一次拍卖会的主题和拍品,诸位可有高见?”
话音刚落,底下立刻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张郎中,下官以为,当趁热打铁!继续拍卖那些珍禽异兽,奇珍异宝!长安城的富商巨贾,有的是钱!”
“非也非也!依我之见,上次拍卖会,最成功的乃是拍出了‘君臣同心’的佳话。我们应当多搜集一些与功臣勋贵有关的物品,比如某位将军用过的兵器,某位宰相批阅过的文书,这叫‘情怀’!”
“你们都说得不对!太子殿下之能,岂是‘挣钱’二字可以概括?我等应该将目光放长远!比如,拍卖一些官府特许的经营权?盐、铁、茶,这些都能为国库带来长久的收益!”
众人争论不休,每个人都想在太子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就在这时,一名东宫的内侍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张玄等人立刻起身,恭敬地迎了上去,以为是太子殿下要来了。
“敢问公公,殿下可是已经启程了?”张玄拱手问道。
那内侍擦了把汗,面色古怪地传达了李承乾的“旨意”。
“殿下……殿下说,他今日乏了。还说,让……让诸位同僚,休养生息,没事……别去烦他。”
“……”
整个大堂,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几十号人,几十颗火热的心,仿佛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瞬间凉了个透彻。
休养生息?
大哥,衙门今天第一天挂牌啊!班子刚搭起来,一口热茶还没喝上,你就让我们休养生息?
这是什么操作?
所有人都懵了,面面相觑,完全无法理解太子殿下的意图。
张玄的脑子飞速运转。
不对,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
太子殿下是何等样人?那是能于无声处听惊雷,能从寻常事中悟大道的圣贤!
他看似懒散的言语背后,一定隐藏着我等凡夫俗子无法揣摩的深意。
“休养生息”……“没事别去烦他”……
张玄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他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了!”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他,眼神里充满了求知欲。
张玄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近乎朝圣的语气,缓缓分析道:“诸位,你们想!这拍卖行,是我大唐前所未有之物。它的规矩,它的章程,都只存在于太子殿下的脑海之中。我等凡夫俗子,只看到了拍卖会能挣钱,却看不到其背后的凶险!”
他顿了顿,见所有人都被他吸引,继续说道:“殿下这是在考验我们啊!他故意不来,故意说些懒散的话,就是想看看,我们这些人,在没有他指引的情况下,是会乱作一团,还是会主动思考,主动作为!”
“他说的‘休养生息’,不是让我们真的闲着!而是让我们静下心来,不要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好好地想一想,这拍卖行,究竟该怎么走下去!这是一种‘无为而治’的大智慧啊!”
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慷慨激昂。
底下的人听得是如痴如醉,连连点头。
“原来如此!殿下用心良苦啊!”
“我等愚钝,险些辜负了殿下的一片苦心!”
“张郎中高见!我等茅塞顿开!”
一时间,整个衙门又重新燃起了斗志,甚至比之前更加高涨。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领悟了太子殿下的“精神”,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太子殿下“考察”的这段时间里,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于是,在李承乾于东宫呼呼大睡,做着咸鱼梦的时候。
官营拍卖行里,张玄等人点起了几十根蜡烛,彻夜不眠,开始疯狂地工作。
他们分成了好几个小组。
一组负责研究律法,要为拍卖行量身定做一套无懈可击的规章制度。
一组负责联络各路商贾,建立信誉,拓展“客户”。
一组负责搜罗天下奇物,建立“拍品库”。
还有一组,由张玄亲自带领,他们不干别的,就是专门研究太子殿下之前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试图从中总结出“太子屠龙术”的核心思想,以便更好地贯彻执行。
他们相信,自己正在参与一项足以改变大唐未来的伟大事业。
而这项事业的掌舵人,那位深不可测的太子殿下,此刻正翻了个身,砸吧砸吧嘴,梦呓道:“烤鸡腿……再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