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禾第一次见到“娘“时,那女人正用银簪挑着灯花,烛火映着她腕上的玉镯,亮得晃眼。“从今天起,你就叫阿禾。“女人没抬头,指尖划过一本泛黄的册子,“李家的女儿,总要有点用处。
那时阿禾才六岁,不懂“用处“是什么意思。她只知道自己有个哥哥,叫阿砚,总被“娘“捧在手心,穿最软的锦袍,喝最烈的药酒。哥哥看她的眼神像看件物件,有时会突然抓住她的手腕,指尖捏得她骨头疼,“娘说,你是最好的炉鼎。“
阿禾不懂“炉鼎“是什么,直到那天“娘“把她塞进马车,车帘外飘着哥哥的笑声。“送去陈家,三老爷最喜嫩的。“女人的声音隔着车帘传来,冷得像冬霜,“记住,乖一点,陈家能帮你哥哥谋个好前程。“
陈家的三个月是阿禾不敢回想的噩梦。三老爷的指甲总带着酒气,掐在她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夜里她总听见窗外有脚步声,是“娘“派来的婆子,在记她的“听话程度“。直到有天哥哥来了,穿着新做的官服,“娘说,你该回家了。“他笑的时候,牙尖闪着光,“我练功到了要紧处,得用你。“
回到那个被称为“家“的院子时,阿禾看见姐姐站在石榴树下,绣绷上的丝线乱成一团。姐姐比她大五岁,去年被送去了王家,回来时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跑。“姐姐把绣针往她手里塞,“往南跑,去找苏家的老太太,她会救你。“
阿禾没跑。她怕“娘“说的“不听话就再也见不到姐姐“是真的,更怕那些被“娘“送走后就再没回来的姐妹。她跑去问“娘“,为什么姐姐总让她跑。女人正在给哥哥磨药,药汁泛着黑红的光,“姐姐不懂事。“她舀起一勺药,往阿禾嘴边送,“你听话,等阿砚成了大器,你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那天晚上,阿禾被绑在了哥哥的练功房里。房梁上悬着青铜镜,照出她胳膊上密密麻麻的针眼——那是在陈家时,三老爷用银针试她“纯度“留下的。哥哥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把刻满符文的匕首,“娘说,要刺够九百九十九刀,把你的精气锁在皮肉里,我练功才能事半功倍。“
“娘“就坐在旁边的太师椅上,端着茶碗笑,“阿禾乖,忍一忍。等阿砚成了气候,娘再给你寻个好人家,总比送进那些老东西窝里强。“
第一刀刺在锁骨处时,阿禾叫了声“姐姐“。她看见姐姐撞开房门冲进来,手里的剪刀扎向哥哥,却被“娘“一把推开,头撞在桌角,血顺着发梢滴在地上。“娘!她是我妹妹啊!“姐姐的哭声撕心裂肺,阿禾想抬手擦她的眼泪,却被麻绳勒得骨头作响。
哥哥的匕首一下下落下,每一刀都避开要害,却让血一点点渗出来,滴进身下的铜盆里。“九百九十七,九百九十八......“哥哥数得越来越快,药汁混着血在盆里泛起泡沫,散发出甜腻的腥气。阿禾看见“娘“把那些血汁倒进药罐,火塘里的火苗舔着罐底,映得她脸上的笑像庙里的恶鬼。
最后一刀刺在眉心时,阿禾听见姐姐被堵着嘴的呜咽声。她想告诉姐姐,其实她早就知道跑不掉——那些被送走的姐妹,有的成了某家老爷的玩物,有的被炼成了丹药,还有的,像去年送去给哥哥当“活鼎“的二姐,最后只剩一捧骨头埋在石榴树下。
等阿禾再“醒“来,已经泡在盛满药水的缸里了。皮肤被泡得发白,身上的九百九十九个伤口都嵌着银珠,珠串连成网,把她的精气锁在皮肉里。“娘“正用软布擦她的脸,“看,多漂亮。以后你就是阿砚的本命鼎,永远陪着他。“
阿禾不能动,不能说话,只能闻到自己身上飘出的异香——那是药汁、血气和腐烂的石榴花混在一起的味道。她看见哥哥每天来练功,掌心贴着她的后背,吸取那些被银珠锁住的精气,他的眼睛越来越亮,笑声越来越响。
有时姐姐会趁“娘“不注意,偷偷来看她。姐姐的头包着布,说话漏风,是那天撞掉了半颗牙。她会往缸里扔几朵石榴花,花瓣落在阿禾手背上,像一滴不会干的血。“我会救你。“姐姐的声音很轻,像怕惊醒什么,“等我找到苏家老太太......“
阿禾看着姐姐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突然闻到缸底飘来更浓的腐味。她知道自己正在变成“娘“想要的样子——一件能给儿子铺路的物件,像那些被送走的姐妹一样,连骨头都要榨成膏。
夜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烛火晃了晃。阿禾盯着房梁上的青铜镜,镜中的自己眉眼依旧,只是身上的银珠在烛光下闪着冷光,像缀满了星星的裹尸布。她闻到哥哥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药罐里的腥甜越来越浓,而自己身上的异香,正随着每一次心跳,往空气里弥漫,像在引诱更多的人,走进这个用女儿血肉铺成的陷阱。
姐姐找到苏家老太太时,身上的伤还在流脓。老太太摸着她头上的疤,枯瘦的手指抖得厉害:“李家那毒妇,当年就用这手段害了我女儿。”
苏家藏着本《禁术考》,泛黄的纸页上画着“锁魂鼎”的解术——要在月圆夜,用至亲的血淋遍银珠,再以心头血点破眉心最后一孔。可阿禾的血早被药汁锁死,姐姐的血,是唯一能通的“引子”。
那天晚上,姐姐揣着把剪刀溜进练功房。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在阿禾泡着的缸里,银珠在她身上泛着冷光,像裹了层碎冰。哥哥正趴在她背上运功,鼻息间满是贪婪的热气。
“阿砚,娘叫你。”姐姐的声音发颤,手里的剪刀藏在袖中。哥哥不耐烦地回头,脸上泛着练功后的潮红:“催什么?等我吸完这口……”
话音未落,姐姐的剪刀已经扎进他后颈。哥哥扑倒在缸边,血溅在阿禾脸上,温热的,带着药味。姐姐拽着他的头发,把他拖到地上,又转身去解缸边的锁链——那是“娘”怕阿禾“跑了”,特意加的。
锁链刚解开一半,“娘”提着灯笼进来了,烛火照得她脸上的笑像张纸:“我的好女儿,原来你才是最不听话的。”她手里的银簪淬了毒,直往姐姐心口扎。
姐姐侧身躲开,扑过去抱住“娘”的腰,两人滚到缸边。姐姐摸到缸沿的匕首——那是哥哥白天用的,她抓起来就往“娘”手腕刺,“你不是我娘!你害了所有姐妹!”
“娘”的惨叫声里,姐姐看见她腕上的玉镯碎了,露出底下青黑的胎记——那是苏家老太太说过的,当年拐走她女儿的人贩子的标记。原来这女人根本不是什么“李家主母”,她只是个靠贩卖女孩、修炼邪术往上爬的恶贼。
混乱中,姐姐被推倒在缸里,半个身子浸进药水。她的血混着阿禾身上的银珠,在水里晕开淡红的雾。姐姐突然想起解术,她攥住阿禾的手,把剪刀对准自己的手腕划下去——
“九百九十九……”姐姐数着阿禾身上的银珠,把血一滴滴抹上去。血珠渗进银孔的瞬间,阿禾身上的异香突然变了,不再甜腻,而是带着清苦的草木气。姐姐摸到阿禾眉心的最后一孔,举起染血的剪刀,朝着自己心口刺去——
“最后一步……”她把心头血按在阿禾眉心,眼前突然闪过二姐的脸,闪过陈家三老爷的指甲,闪过石榴树下姐姐塞给她的绣针。
月光突然炸开,缸里的药水沸腾起来,银珠一颗颗从阿禾身上弹开,掉进水里化了。阿禾的手指动了动,她看见姐姐倒在缸边,心口的血染红了水面,像开了朵红石榴。
“娘”尖叫着想去抓姐姐,却被突然坐起来的阿禾抓住手腕。阿禾的眼睛亮得吓人,她张口,声音嘶哑得像磨石头:“你欠我们的,要还。”
练功房的门被撞开,苏家老太太带着人冲进来,手里的符纸贴在“娘”身上,火苗“腾”地窜起来。“娘”在火里叫骂,声音渐渐变成尖啸,最后缩成一团黑灰。
阿禾爬出缸,抱起姐姐时,她还有最后一口气。“跑……”姐姐的手摸着阿禾的脸,“往南跑……别回头……”
那天之后,李家院子的石榴树被连根拔起,树下埋着的骨头装了满满三坛子。有人说看见两个姑娘往南走,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裙,另一个裹着件旧披风,走得很慢,披风角沾着石榴花的红。
再后来,南边的小镇上多了家香料铺,老板娘总戴着副细棉布手套,调的香料清清爽爽,闻着让人心里敞亮。铺子后屋养着盆石榴,是从很远的地方移来的,每年开花时,老板娘会摘下最红的一朵,放在窗边的小碟里,碟边压着半块绣了一半的石榴花帕子。
没人知道她们叫什么,只听说老板娘的香料能安神,尤其能压下那些夜里总做噩梦的人心里的慌。就像此刻,月光落在帕子上,针脚里的线头轻轻晃着,像有人在说:“别怕,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