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银元咒:苏宅鬼嫁 > 第三章:血契
换源:


       民国十八年霜降次日,夜。周慕白栖身于城隍庙后巷的阁楼,屋内堆满古籍与符咒。沈昭宁蜷缩在藤椅里,盯着周慕白用铜烟杆烘烤符纸。火光摇曳,映得他侧脸忽明忽暗,脖颈处的红斑蔓延至耳后,如血色藤蔓。

“为何选我?”沈昭宁突然开口,声音沙哑。

周慕白手一抖,符纸边缘卷起焦痕。他没抬头,将符纸塞进铜烟杆暗格,烟杆尾端“咔嗒”轻响,露出半截银元大小的凹槽。

“因为你是第一个逃掉的。”他转动烟杆,凹槽对准沈昭宁手腕,“把血滴进去。”

沈昭宁缩手:“又想骗我?王嬷嬷说银元吸了血会要命。”

周慕白冷笑,烟杆抵住她咽喉:“但你早就没命了,沈小姐。从你生母把你塞进花轿那刻起,你的血就属于苏家。”烟杆尖刺破皮肤,血珠顺着铜纹蜿蜒而下。沈昭宁疼得咬唇,却见周慕白深吸一口烟杆。

“咳咳——”他猛地咳嗽,指缝渗出黑血,“果然……你身上有母元的气息。”

沈昭宁愣住:“母元?那不是苏家老祖宗……”

“是初代新娘的血凝成的银元。”周慕白擦掉血迹,从怀中掏出一块褪色红盖头,“你生母逃婚时,把母元缝在了盖头里——而你,是带着母元出生的。”他展开盖头,内侧金线绣着一行小字:“昭宁廿七,银元噬心,母元为引,咒破人殒。”

沈昭宁指尖发凉:“我活不过二十七岁?”

“不。”周慕白突然掐住她手腕,将血抹在自己红斑上,“是你活不过今晚。”

子时,城隍庙偏殿,窗外风声骤紧,腐肉的气味弥漫。沈昭宁心头一紧。

“它们来了。”周慕白松开她,横起铜烟杆,“躲进地窖,无论听到什么都别出来。”

“那你呢?”

“我?”他扯开领口,红斑已爬满半张脸,“我本来就是守墓的。”

地窖门“砰”地关上瞬间,沈昭宁听见头顶瓦片碎裂。她贴着门缝,看见七具新娘尸体倒挂在梁上,嫁衣下摆滴着黑水,面孔竟是王嬷嬷、卖糖画的老赵,甚至昨日递手帕的姑娘……

“沈小姐……”王嬷嬷的嘴裂到耳根,“苏家等你回家……”

沈昭宁捂住嘴,泪水砸在手背。她突然想起生母记忆里的场景:光绪二十三年,花轿中,生母掀开盖头,用银元划破掌心,将血抹在她额间。“昭宁,别怕。”生母声音混着血滴声,“娘赌你能逃掉。”

地窖外传来打斗声。沈昭宁摸到怀中银元——正是生母盖头里缝的那枚,此刻正发着烫。

“娘……”她咬破手指,将血涂在银元上,“我赌错了吗?”

银元迸发红光,地窖门“轰”地炸开。沈昭宁被气浪掀翻,抬头时,看见周慕白站在尸群中央,铜烟杆插进一具新娘胸口,烟杆上的血玉却开始龟裂。

“别用母元!”他冲她吼,“你会——”

话音未落,一具新娘从背后抱住他。沈昭宁看清那张脸——是周慕白自己。

“周先生?”她踉跄起身,“那是……你?”

“不。”真正的周慕白甩开烟杆,反手将铜柄刺进“自己”的心脏,“那是苏家第一代宿主。”

“自己”的尸体倒下时,沈昭宁看见它脖颈处没有红斑,只有一枚银元大小的胎记。

丑时,城隍庙已成废墟。活死人新娘的尸体堆成小山,周慕白靠在残墙上,烟杆碎成两截。他的左眼变成血红色,右脸布满蛛网般的裂痕。

“你骗了我。”沈昭宁举着银元,红光映得她脸色惨白,“你说铜烟杆能镇魂,却没说宿主会变成怪物。”

周慕白咳嗽,吐出一块银元碎片:“铜烟杆镇的不是魂……是我的命。”他扯开衣襟,胸口嵌着半枚母元,与沈昭宁手中的那枚完美契合。

“光绪二十三年,我本是苏家请来镇压诅咒的道士。”他喘息着,“但你生母用母元救了我……条件是,我必须找到你,并让你活过二十七岁。”

沈昭宁的银元突然发烫,她看见周慕白身后的影子开始扭曲——那影子有九条尾巴,每条尾巴上都挂着银元。

“你……”她后退一步,“不是人?”

“我是苏家初代新娘的祭品。”周慕白苦笑,“她用九尾狐的魂魄续命,而我……是第十条尾巴。”

远处传来马蹄声。沈昭宁看见苏明珏骑在马上,手中铜烟杆泛着蓝光——正是周慕白碎掉的那根。

“姐姐,玩够了吗?”苏明珏笑得天真,“该回家成亲了。”

周慕白突然抓住沈昭宁的手,将母元按进她掌心:“跑!去津门找陈记当铺的老板——他是你生母的旧识,知道怎么毁掉银元!”

“那你呢?”

“我?”他扯下自己一缕头发,缠在她手腕上,“我本来就是死的。”

马蹄声近在咫尺时,周慕白将她推入暗河。河水冰冷刺骨,她听见他在水面上的最后一声喊:“记住——银元毁掉之日,就是诅咒解除之时!”

寅时,暗河底。沈昭宁在水中睁开眼,看见河底铺满银元。每枚银元上都刻着日期:光绪二十三年、民国二年、民国十八年……

她的银元突然发烫,照亮一块石碑——碑上刻着苏家祖训:“银元选新娘,新娘育宿主,宿主镇银元,周而复始,永世不得超生。”

石碑下方压着一本泛黄的账册,封面写着《沈氏女命簿》。沈昭宁翻开,第一页是生母的画像,旁边写着:“沈清秋,光绪二十三年逃婚,育有一女,名昭宁。母元在身,可破咒,然破咒者,必殒。”

最后一页是她的名字,空白处多出一行小字:“民国十八年,昭宁携母元入暗河,遇周氏守墓人。守墓人以魂为引,改命簿——‘必殒’二字,化为‘新生’。”

水流突然湍急,沈昭宁被冲向一处石缝。石缝中嵌着一枚铜烟杆,与周慕白的那根一模一样,只是烟杆上刻着:“赠吾爱周氏,愿来世不为祭品。”落款是:沈清秋,光绪二十三年,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