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家父李善长,开局亲爹赴死! > 第七十二章 抄家和封赏
换源:


       这句话一说出,终于再度让刘基动容了起来。

之前他之所以投身于朱元璋的麾下,便是想要在这乱世之中一展才华。

能够让这天下承平,祛除外敌,恢复这汉家之地。

“此事,倒是可以后说,我倒是对于你提出的几个举措,有点兴趣,不如说说看?”

刘基昏黄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亮光,接着问道。

如果今天过来的是其他人,估计他第一时间就要让家丁将别人赶回去了。

但这次过来的是李琪。

这段时间他也很好奇,李琪的脑袋瓜子里面究竟装着什么。

短短时间之内,居然就能够想出这些国策。

其中很多的国策,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这自然让他的心中生出了一些知己之意。

“小子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诚意伯您说吧。”

见对面的态度总算有一丝松懈,李琪继续说道。

两人这次的交谈,一直从下午到月上中天之时。

其中李琪那些国策的细节,都是被刘基不断的追问,有些问题李琪甚至都答不上来,或者有所疏漏。

李琪的很多计策,本身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能够看的更远。

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不代表他就真的是超越巨人了。

很多政策的具体实施层面,都是要结合现在的大明国情,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而刘基掌国多年,最不缺的就是实践经验了。

在交谈一番之后,李琪才总算知道为什么会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句话。

在这些国策的实践层面上,李琪即便拍马都赶不上刘基。

面对着李琪的邀请,刘基继续思索的一天,最终还是答应了重新回朝。

刘基再入京城。

这个消息的传来,几乎让整个京城的官僚系统都震动了起来。

这位曾经的相国,曾经朱元璋最为器重的相国,又重新回到朝中。

对于淮西派来,这是他们曾经的死对头,自然是惊慌至极。

而对于浙东派,以及江南的士绅来说,这是他们曾经的精神支柱又回来了。

不过刘基这次回来早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参与任何的党派斗争之中。

而李琪刚刚回到京城,便被匆忙的召集到了锦衣卫里。

左丞相府。

汪广洋一脸绝望的看着天花板,几名锦衣卫已经死死的将他锁住了。

汤鼎踱步来到了汪广洋的面前,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轻声道:“左丞相啊左丞相,你说你干什么不好,这私通倭寇,可是欺天的大罪啊。”

“我是被冤枉的,我是被冤枉的,这些全部都是李琪那小贼的计划,我要见皇上。”

“我为大明出过力,我为大明流过汗,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汪广洋没有了平日的淡定,大声的嘶吼着。

“这是陛下亲自下的命令,你认为你还能找谁求救吗?”

汤鼎却一脸不屑,冷声道。

“对了,右丞相,胡惟庸,他,他能够证明我的清白。”

汪广洋慌慌张张的说道,似乎想到了救星。

毕竟两人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相信胡惟庸是会帮自己的。

“这个您倒是可以放心,李同知那一边,应该已经到达了胡家。”

汤鼎讪笑一声。

“什么?右丞相怎么了?”

汪广洋此刻彻底懵了。

“他也是有着欺天的胆子,居然勾结北元的那些余孽,还暗自向他们输送粮草辎重。”

“甚至因此还杀害了一位朝廷命官。天日,天日昭昭。今天他总算绳之以法了。”

汤鼎继续说道。

汪广洋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霎时间什么都听不清楚了。

此刻他也总算明白,这是朱元璋想对他们这些淮西勋贵下手。

……

胡府。

一箱又一箱的金银从府邸之中搬运出来,现在的锦衣卫对于抄家之事已经十分娴熟。

不管是家中的机关暗道,还是哪里偷藏的少许金银,都被他们认认真真的搜索了出来。

“六百万两白银。”

看着手中的账簿,饶是李琪见多识广,也不免咋舌。

这可抵得上现在大明一年半的收入了。

李琪知道胡惟庸的家资颇丰,但未曾想居然丰富到了这种程度。

“全部都呈给陛下吧。”

李琪将掌门递给了身旁的锦衣卫,感叹着说道。

“李同知,陛下宣召。”

一名内侍不知何时进入了府邸之中,来到李琪身旁低声道。

“好。”

李琪点点头,便跟随着内侍一同出门。

刚刚走到正厅位置,便见被五花大绑的胡惟庸。

胡惟庸完全没有了平日的淡然,一双心机深沉的眼眸中,剩下的只有恐惧。

在见到李琪之时,他的眼神再次转换成为了狠厉,仿佛要将李琪敲骨吸髓。

但李琪只是随意的看了他一眼,便从他的身边走了过去。

御书房内。

老朱和刘基,这对很久没见的君臣二人,正相谈甚欢。

对于未来的发展,刘基早就已经做出了一份详实的计划。

看着手中的计划书,老朱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几年之前,君臣两人亲密无间的时候。

“见过陛下,左丞相。”

李琪对着两人微微躬身。

刘基在胡惟庸下马之时,便被朱元璋任命成为了新的右丞相。

至于左丞相的位置,目前还是暂缺。

不过朱元璋的心中,已然是有了人选。

“李琪,咱今日宣你过来,是为了两件事情,都是对你的封赏。”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

“臣不过是一些微末之功而已,何须封赏。”

李琪流程式的拒绝道。

“革除我大明弊病,若这是微末之功,那便没有大功了,你这是参天职之功!”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升高。

“宣,锦衣卫同知李琪,为国献策,功勋卓著,待行走六部一事毕后,着中书省左丞相之职。”

“另念尔年已及冠,功业彪炳,当宜室家,赐婚于临安长公主,朕望尔夫妇同心,琴瑟和好。”

朱元璋的声音回荡在御书房中。

李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赏赐,微微一愣。

再度抬头,却发现屏风之后一位身材曼妙的少女,正半遮半掩的羞涩望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