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重回八零,踹掉渣男当首富 > 叁拾伍 竞争
换源:


       新雁记和睦的气氛感染着大伙。

但总有人并不喜欢这气氛。

张记。

浓烟滚滚的张记后院,张老三攥着块粗布,指节捏得泛白,面色狰狞——为了仿制出和新雁记一样的艾染布,他连同店里的伙计忙活了好几天。这已经是今天煮坏的第七块布。

累的气喘吁吁的他坐在自家铺子门口歇息,看似闭目养神,可紧绷的面部肌肉却清晰的暴露着他急躁不安的情绪。

“舅,别忙活了,这布……”

阿强拎着已经用了半袋的陈艾,缩着脖子凑过来,“昨晚加了粗盐煮,还是硬得像晒过的纸板,要不……咱们别跟新雁记比了?”

“比!怎么不比!”

张老三猛地一喝,太师椅都抖了两下:“他们能做出新布,咱们凭什么不能?今晚不睡觉也得煮出来,不然这一片的生意,都要被他们抢光了!”

阿强不敢再劝,他悻悻地返回灶房,木门被推的“吱呀”响,格外刺耳。他把野艾往案板上一放,转身去烧煤炉——烟筒很快冒出黑烟,混着焦味,仿佛要压过隔壁街飘来的艾香。

深夜。

张记的作坊还亮着灯。煤炉烧得通红,火苗窜得老高,把阿强的脸映得发亮。张老三撸着袖子,抓着野艾往滚水里扔,干硬的叶子没煮软就沉了底,水面浮起一层黑沫。

“盐!再放盐!”他朝阿强喊,声音有点哑。阿强慌慌张张抓过粗盐袋,手抖了抖,半袋盐巴全撒进锅里,水“咕嘟”一声,溅起的水花烫得他赶紧往后躲。

灶膛里的干稻草被火星燎到,“呼”地飘起来,一半掉进锅里,一半落在张老三的袖口。他骂着去拍袖口的火星,没顾上锅里的布。等想起时,伸手一捞——布竟泛着浅褐,摸起来比之前软了些,还带着点混杂的草木香。

张老三捏着布凑到灯底下,眼睛突然亮了:“成了!你看这颜色,跟新雁记的差不了多少!”阿强也凑过来,满头的汗顺着下巴滴在布上,咧着嘴笑:“真成了!明天挂出去卖,比他们便宜一毛,肯定有人买!”

“一毛?两毛!狠狠的把那狗屁新雁记的生意抢过来!”张老三嘴脸俨然诠释着什么叫小人得志。两人围着这块布,高兴得忘了灶里快灭的火。

第二天上午。

新雁记的春燕犯了愁。她蹲在灶房清点物料,陈艾只剩小半袋,装棉布的藤筐也空了大半——上周接的外商订单,还剩四十块没赶。“李娟姐,你去货铺问问,能不能再补点布料和陈艾?”她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艾灰。

“好!”

李娟攥着布票出门,转了街中三家干货铺,却都被老板摆手:“没了没了!”“昨天张记的人来,把剩下的陈艾全包了,说要订长期的!”她心里一沉,又快步走到王叔的布行。

王叔见李娟手中的布票便知来意,他朝后屋使了个眼色,李娟跟着他进了后屋,王叔拎出一捆细棉布:“你别声张,这是我给你留的——张老三昨天订了八捆,还跟我放话,让我别给新雁记留货,我没理他。”

“啊!那张老三真歹毒!”李娟纷纷不平。

“嘿呀!傻丫头!你们生意这么好,眼红的肯定多。那张老三素来就不是什么心眼大的人儿,你们新雁记惹到他确实倒霉,害!”王叔也无奈的摇摇头。

“你刚说陈艾也没了。我有个建议,陈艾你得去李镇买,二十里外的干货铺,货足得很。我悄悄和你说,你别说是我说的,我们也不想惹上那张老三的麻烦懂吧?”

“好,谢谢王叔!”李娟谢过王叔便抱着布回到作坊。

她把情况跟新雁记的几人一说,众人听完都是一脸凝重。

张记明目张胆的抄袭和挑衅,已经到了这般不要脸的地步。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假的不能干掉真的,但这么搞新雁记,新雁记的工作开展和未来的生意多少会有不少困难。

陈默当即拎起帆布包便打算出门采购。他往包里塞了两块红薯干,推着半旧的自行车便往门口走,“春燕同志,我今天赶去李镇,争取明天回来,你在店里盯着煮布。李娟同志看好店。咱们当务之急还是要保证好货源的供应问题。”说罢便准备触发

春燕追出门,递过块粗布巾:“慢点骑,安全第一。”看着陈默的自行车拐出步行街,消失在街角。

小吴小声说:“春燕姐,陈掌柜肯定能顺利找到陈艾的,他办事最靠谱了。”春燕点点头,心里却还是有点不踏实——张记突然搞这几出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午后。

春燕托隔壁的陈婶子买了块张记的“艾草布”。布刚到手里,她就愣了——这颜色粗看竟跟新雁记的艾褐布难分区别,摸起来也软,连表面的肌理都极其相似。李娟凑过来,捏着布面皱起眉:“这也太像了!不会是配方泄露了吧?”

春燕没说话,先把布凑到鼻尖闻了闻——一股焦味,带着陈艾草味。

她把这布往案板上自家的艾布旁一放——同是陈艾煮出来的温润褐,摸着手感软劲竟然也差不离,根本挑不出错处。她指尖捏着张记的布边轻轻折了折——比自家的布少了点挺括,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但是!在外人眼里区别已经近乎于无差了!这就意味着张记目前的仿制布也有了和新雁记较量的实力。

春燕眉头一皱。没想到真让那张记仿去了新雁记的原创!

事态比她想象的严峻。她原以为张记的使坏只是跳梁小丑的拙劣技俩,现在看来,对手远比自己预估的聪明许多。

自己轻敌了。

春燕暗暗记下这次教训。

如今艾染布秘方已经被仿制了出来,新雁记的原创没了足够的竞争优势。虽然不影响已经敲定的订单,但是新雁记不能坐以待毙让新雁记任人宰割。

这是我的新雁记。独一无二的新雁记。

如今,新雁记必须做出点新花样。

“怎么才能弄出不一样的?”春燕蹲在井边,手里的布块被捏得发皱,“既要有特色,又不能让他们轻易仿……”

暮色慢慢沉下来,东门步行街的人流少了,陈默还没回来。新雁记的灯早早亮了,昏黄的光从窗户里透出来,映着案板上的布品。春燕还蹲在井边,手里翻着旧账本,页面都被指尖蹭得起了毛,还是没头绪。

小吴端着碗井水过来,见她愁眉苦脸的,随口说了句:“春燕姐,你别愁啦——昨天我娘用晒干的桂花煮水,闻着可香了,要是咱们的布也能有这种特别的香味,张记肯定仿不来!”

桂花······

这话刚落,春燕猛地抬起头,手里的账本“啪”地掉在地上。她盯着小吴,眼里瞬间亮了——桂花?她怎么没想到加别的草木?陈艾打底,加桂花煮,既能添上独特的桂花香,还能让布色多一层浅黄调,刚好和张记的粗布拉开差距!

当然这只是个假设。但是!艾染布的配方能被仿制就是因为太简单了,可如果能尝试出一个更加复杂且更加优质的配方去做出一种新的布料,就可以保证新雁记有自己的独特性!

她猛地站起身,指尖都有点发颤,刚要开口跟李娟说想法,却又顿住——脑子里的念头刚冒头,这具体的步骤方法还没琢磨透,自己可以先再仔细研究一下。

可这突如其来的亮思,已经让她心里的愁云散了大半。她释然地望着头顶的月亮,眼里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