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重回八零,踹掉渣男当首富 > 肆拾玖 重建
换源:


       李娟和陈默眼见着阿强和张慧已经伏法便准备打道回府。

忽然外头赶来一个警员忽然叫住他们说:

“我们刚接到消息,张老三可能知道了动静,已经跑路了。我们的人去张记,张老三已经不在家了。听目击证人说看见张记有个身影在我们来之前匆忙跑远了。”

陈默和李娟对视一眼,陈默无奈的笑笑。

可惜了。

三日后。

“一共偷了10匹,我们在张记后院的仓库里找到了 5匹,剩下 5匹……据张慧交代,已经被张老三裁成布坯,有的还试着煮了两锅,都废了。”

新雁记里,前来报告的警员递来张清单,是搜查张记时的报告单。

李娟凑过去看,倒吸一口凉气:“这 5匹布值千把块,够咱们订半个月的薯莨了!”

陈默没接话,只把清单叠好塞进帆布包,转头看向一边的春燕。只见春燕的脸上全是惋惜。

确实,一下子少了千把块谁不心疼。

“唉,”陈默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能找回 5匹已是万幸,张记被封了,张老三也跑路了,他再也没法偷咱们的布。以后咱们把规矩立严点,就不会再出这种事。”

春燕点点头,她抱着警员递来的那匹电力纺,布面还带着淡淡的陈皮香,是她亲手煮的料子。

幸亏还回来了点,要是真全丢了自己早哭的昏天暗地了。

她深吸一口气,把布往怀里拢了拢:“是的,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制度。”

新雁记的灯亮到后半夜。柜台前摊着账本、纸笔。新雁记的三个主理人正在柜台商讨着。

“我觉得查岗太严不行!”李娟把笔往桌上一放,声音提高了些,“姑娘们家里都有琐事,每天查三次岗,迟到几分钟还要扣钱,太不近人情了,容易惹抵触。”

陈默皱着眉:“就是因为之前没严管,才让张慧钻了空子。查岗不是为了刁难人,是为了盯着原料,咱们不能再丢布了。”

两人争得脸红,春燕忽然伸手按住账本,声音轻却笃定:“要不这样——早上到岗查一次,确认大家都在;下午收工前查一次,核对原料和成品数量。要是谁家里有事,提前一天说,能调班,不扣工钱,这样既不耽误活,也给大家留了余地。”

李娟愣了愣,随即点头:“这个法子好!既守了规矩,又不让人觉得憋屈。”

陈默也松了眉,在纸上记下“早晚双查岗,调班需提前报备”,笔尖顿了顿,又添上“每月核对原料账,账实必须相符”。

“可以的,每个月月底春燕都盘点一下仓库的数目,确保不会丢东西”

“不过,”陈默顿了顿,“春燕一个人掌着仓库,你一个人每天要盘点这么多,月末还要大清点······你的活有点太多了。”

“要不给小吴安排一个物料审核员的职务,跟你一起盘点。”

“可是交给外人能放心吗?”李娟刚被这次事故惊到,有点心有余悸。

“总不能因为一次危机,就谁也不信吧?”陈默淡淡道。

“嗯···”春燕点点头,“陈掌柜说的没错,虽然说确实这次意外很打击人,但是不能因此谁都不信了。如果真的怕,我们其实可以调整一下制度,比如每天的活可以交给小吴或者是我和小吴轮班,但是每个月大盘点我一定在场监督之类的···”

······

陈默看着主动出谋划策的春燕,眼神带着一点出乎意料的亮光。

这姑娘也学会主动提出办法解决问题了。

经过这些日子的锻炼,春燕的成长也愈发明显了。

短短一年不到,去年冬天那个胆小怕生的小姑娘如今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小师傅了。

陈默微微一笑。

春燕感受到了陈默的关注。

她转头望去,对上了目光。两人脸微微一红。

一大早,仓库的姑娘们都聚在院子里,曲琳琳手里还攥着没绣完的手帕,曲朵朵则紧张地绞着衣角——昨晚李娟说要宣布新制度,大家都猜是要加活,一个个都提着心。

“大家早啊!”

春燕走进了仓库,大家的目光顿时投了过来。

春燕站在晒莨架旁:“想必大家都知道张慧的事了。”

大家沉默,表示了肯定。

“订新制度不是信不过大家,是怕再有人钻空子,让咱们熬了无数个夜晚的布白瞎。”

春燕说罢便掏出了昨晚她和伙伴制定的初版制度表。

众人轮流传看。

大家细细簌簌的念着。

人群里忽然有人小声抱怨:“查来查去太麻烦了,咱们以前不也好好的?”

春燕没急着反驳:“昨天警察同志已经报告了,张慧同志偷走了我们仓库十匹布,虽然现在追回了五匹,但是剩下的那五匹就足足让我们亏了千把来块!”

人群的细细簌簌声更大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千把来块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数字。

“现在定规矩,是为了护着咱们的心血,也护着大家的工钱。”

众人开始表示理解,但也有人不太认同,比如曲琳琳一脸不想服从管教的样子。

春燕知道曲琳琳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姑娘,和内向稳当的姐姐曲朵朵不同,曲琳琳喜欢乱蹦乱跳,只要活少经常请假跑出去玩,虽不耽误工作但倒也是不太规矩。

处理这种喜欢活泼的姑娘···

春燕顿了顿,忽然笑了,声音亮了些:“对了,制度定好后,每月工钱涨一块,年底要是订单多,咱们还能分红利。以后仓库会添新缝纫机,大家干活也能省点劲。”

众人顿时乐了。自己啥也没干又涨薪又加待遇的,何乐而不为呢?!

曲琳琳的脸色也缓和了。

春燕得意的提了一下嘴角。

没有人和钱过不去!

“真的涨工钱?那我以后能多寄点钱回家给弟弟交学费了!”阿梅脸上的笑容洋溢的最是旺盛。

接下来的半个月,新雁记像换了个模样。仓库的水泥地重新扫过,画着整齐的“原料区”“成品区”白线;

原料箱编了号,每袋薯莨、每匹布都贴着标签,记着入库日期和负责人;

陈默托人从旧货市场淘来五台新的蝴蝶牌缝纫机,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机器擦得锃亮,踏板上的防滑纹还带着新料的细腻。

姑娘们绣活时,缝纫机的“咔嗒”声混着针线穿过布料的“沙沙”声,像支热闹的歌。

这天下午,陈默推着自行车回来,车把上挂着个牛皮纸信封,脸上带着笑:“刘会长帮了忙,张记的店面咱们盘下来了,下个月就能收拾出来当分店。以后咱们一边做批发,一边做零售,生意能更稳些。”

春燕跟着他去看店面时,张记的招牌已经拆了,门框上还留着淡淡的印子,是常年挂招牌磨出来的,木缝里卡着点暗红的漆屑,风一吹,簌簌往下掉。春燕伸手摸了摸门板,是老式的杉木,边缘被岁月磨得圆润,指腹能触到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有一道斜斜的长痕。

推开门时,一股淡淡的霉味混着旧布的气息飘出来。店里的空间比新雁记的主店略小些,地面是水泥的,靠近柜台的地方磨出了道浅浅的凹槽。柜台还是张记以前的旧木柜,柜面沾着点淡蓝的染料渍。

“以前张老三总在这门板上贴广告,”陈默忽然开口,指尖点了点门板中间一块略浅的区域,“你看,这印子是撕广告时留的,他总用劣质浆糊,粘得牢,撕下来就留疤。”

“以后这里就是新雁记的新店。咱们专门卖手工布鞋和香云纱手帕。”陈默看着店内的空柜台,眼里的光比阳光还亮,“咱们慢慢做,先把这里收拾干净,刷层新漆,下个月就能开张。以后主店做批发,分店做零售,姑娘们的活也能分着干,不用再挤在仓库里。”

“咱们慢慢做,迟早能让更多人知道新雁记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