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重回八零,踹掉渣男当首富 > 伍拾叁 洽谈
换源:


       华侨商店的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戴着老花镜整理货架。

“您好,老先生。”春燕试探性的打起了招呼。

老人抬起头仰起脸,春燕一看,想不到苍老的脸庞上竟还镶嵌着一双碧蓝的双瞳。

好漂亮的眼睛!

春燕内心惊呼,但还是没忘了正事,赶紧给老人介绍起了自己的产品。

春燕递上样品时,心里还捏着把汗。老人接过手帕,指尖顺着布纹摸了半晌,那漂亮的眼瞳盯着那手帕好一会儿。陈默和春燕乖乖的站在旁边等待。

“哈哈!”老人突然笑了一下,“这山水绣得有灵气,布也厚实,我觉得正合适作国外的中式伴手礼!”

春燕的眼睛瞬间亮了:“谢谢老先生夸奖!您有兴趣拿点我们的手帕嘛?”春燕赶紧给老先生递上陈默之前整理好的价格单。

老人看了看价格,可惜的摇摇头:“emmm···好看是好看,就是价格不太美丽啊···”

“我们的布是用香云纱制成的。制作成本高,制作周期长,但是同时成品质量高,值得这个价钱的!”

“值得不值得,不是你们说了算的···”老者翻转着手中的手帕,语重心长的说道:“是顾客说了算的,我这里是卖平价伴手礼的,你的手帕好是好,但是和我们的商品的定位是不相符的。”

···

“请回吧。”

老者没再接受春燕的推销,将手帕整整齐齐的叠好还了回去,春燕眼见无望也只好作罢。她掏出包里的包装,将手帕规规整整的放回盒子里,转身便要和陈默离开。

“等一等!”

!

春燕顿时回过头去,眼睛闪闪发光。

难道老先生回心转意了?!!!

老人看着把心思全写在脸上的春燕笑了笑:“我不是想采购,我只是想···想买一条给自己。你的手帕不是适合我卖,但是是个好东西,我想给自己买一条用。”

春燕有些失落,但毕竟还是卖出去了一单。

她将刚装好的盒子递给老先生,和老先生完成了交易。

“啪!”店门关闭。

老先生看着规整的手帕规整的放在盒子里,微微一笑。

也是一个细心的人呢。

“伤心了?”陈默看着并行的春燕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唉,我还以为老先生回心转意了呢···”春燕小声嘀咕着。

“那我们还要这么一家一家的找嘛?”

“···要吧,虽然这次也没成功,”春燕稍微让自己振作了一下,“但是我想坚持就一定有收获!”

春燕看向陈默,可陈默并没有回应她。

“你刚刚有什么收获嘛?”陈默问道。

“收获?···卖了一条手帕?”春燕没多想。

“你还记得老先生说我们的产品是什么产品嘛?”

“?···好像是说什么和他们的定位不相符之类的···”

“不错。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下我们的产品的定位了?之前我们做的是普通的艾染布,价格亲民,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我们的市场也多,推销也简单。”

“但是我们的香云纱呢?之前春燕同志说过我们的制作成本高,制作周期长,虽然带来的产品质量高,但是单是论价格就不代表是和以前一样大家都能随便消费的起的。你明白嘛?”

春燕被陈默一点就明白了:“我明白了!老先生做的是平价的伴手礼,但是我们的香云纱并不平价!”

陈默点点头:“你天天接触香云纱,也没有很长时间在店里待过,所以春燕很难发现,我们新雁记里买香云纱的鞋子的人相对都是比较有钱的,经济条件相对充裕的,很多普通的客人还是更偏向于传统的布鞋。”

“所以我们的香云纱的帕子和鞋子应该属于一种比较贵的东西,我们要去一些高档一点的商店去介绍我们的产品!”春燕接过话。

“聪明!”

说干就干。

春燕立马和陈默去找新的商家洽谈。

策略的转变很快就有了成果。

“合作愉快!”春燕握着旗袍店的老板苗女士的手颤抖着,难掩内心的激动。

高级的旗袍配上精致的手帕,如此天作之合的生意苗女士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很快便拍板了。

春燕终于真正谈成了一笔大单子。

“真棒!”陈默出了旗袍店的门,淡淡的夸了一句。

“嘻嘻!”一旁的春燕害羞的笑笑。信心又加了几分。

春燕本想着继续去找商家洽谈,可是定眼一看太阳已经落了一半了。

时候不早了,两人只好打道回府。

挤出商业区奔波的人流,两人踢踢踏踏的走在回新雁记的街上。

东门的步行街和市中心的这段路相对来说比较少人,属于两个繁华地段的交界边缘地带。

夕阳西下,万物灿烂。

“谢谢你,陈掌柜!”走在半路的春燕突然停下脚步。

陈默一愣。他回头看向春燕,春燕有点尴尬,害羞的扭过头去。

气氛有点微妙。

“不用谢。”

陈默淡淡一笑。两人继续赶路。

两人亦师亦友一路走来,倒是多了几分默契。

迎面的夕阳给道路染上大方的金橙色,熙和的光照给二人打上灿烂的金光,在二人背后拉出一双并肩前行的背影。

接下来的半个月,两人像上了弦的钟。

春燕每天跑两家店,遇到客户犹豫,就当场用香云纱面料演示——折成小方巾,衬在衬衫领口,显露出淡淡的红油光;有次在一家外贸礼品行,老板担心香云纱太厚,春燕当场剪了块碎布,放进水里搓洗:“您看,洗过还是这么软,不变形,比普通丝绸耐穿多了。”老板被她的真诚打动,订了三十条用于客户答谢礼。

陈默则忙着对接起了自己有联系的外商。他的进度比春燕顺的多,很快便弄下来几个体量不错的单子。

短短半个月,新订单量突破三百条,不仅补上了乔先生缩减的缺口,还超额完成月目标。

当春燕把自己和陈默谈下来的订单清单交给刘厂长时,他拿着单子翻来覆去看,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我就说你们新雁记能成!”

车间里的生气随着新的订单的加入更加鲜活了。丝绸厂正式的和新雁记完成了国民合作,专门设定了新雁记合作车间,只进行新雁记的独家业务。

机器“卡塔卡塔”运转着唱着热火朝天的奋斗之歌,与工人织就着中式手艺的非凡乐章。热闹的气氛传染在车间每个角落。

一起都在变好。

幸运终会眷顾新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