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重回八零,踹掉渣男当首富 > 柒拾 大年叁拾
换源:


       “撕拉”

陈默撕下大年二十九的日历,挂在墙上的是赫然明显的“大年三十”。

陈母早早起了床,打算把前几日买的白菜择洗干净,备上包饺子的馅料。

“呀!”

陈母的叫声刺破了早晨的宁静。

只见那被陈母掀开布的菜篮子里,白菜叶子边缘发了蔫,裹着的湿棉布也失了水汽。

“怎么会这样!”

陈母捏着菜叶,眉头轻轻皱起。

昨天回来时还新鲜得很,许是夜里风大,晾在廊下忘了收,才亏了水汽。

春燕刚洗漱完,听见厨房的动静冲过来,一看便明白了,赶紧说道:“阿姨,没事的,我待会出门看看有没有卖菜的再买点回来!”

陈默也闻声赶来,看着烂焉焉的菜叶子,懊悔地拍了拍脑袋:“诶呀,我昨天忘记收起来了!”

“没事,我和阿姨再去买点!”

“这大年三十,怕是没什么人还在卖菜了。”

陈母想了想:“我和燕燕出门转转,兴许能碰上点散摊子呢,要是没找到,就当作是晨间散步了。”

说着陈母便找了个篮子,拉着春燕的手往外走。

“你先帮忙准备着年夜饭,默默,你爹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陈母交代完便关上了陈家的大门。

老街的年味比昨日更浓了些,家家户户的门框上都贴着红春联,有的人家还挂起了灯笼,红绸穗子在风里轻轻晃,连空气里都飘着炸煎堆的甜香。

只是人气还是少了点,街上见不着几个人,想是都窝在家里准备着年夜饭。

“咱们广州过年啊,讲究‘行花街’,往年前些日子的时候,巷口的花市早挤得满满当当了。”

陈母一边拉着春燕,一边眼里带着怀念絮絮叨叨的说着:“今年你俩到的晚了些,不然阿姨准得带你看看那几家花市,金桔、水仙都摆出来了,金桔树上挂的小红包,是盼着‘大吉大利’呢。”

春燕乖乖听着。

她在深圳已经见过花市了,确实漂亮。自己在北方过年只摆过松柏,哪有这般鲜活的绿意。

两人慢慢走着,陈母又指着路边的老房子:“你看那扇趟栊门,是老广州的特色,木头做的横栏,既能通风,又能防贼。以前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趟栊门上贴‘利是’,红通通的一片,热闹得很。”

春燕伸手碰了碰冰凉的木栏,指尖能摸到木头的纹路,像藏着说不完的故事。

转了两条街,往日热闹的菜场大多关了门,只剩一两家家卖干货的铺子开着。

陈母有点着急,攥着春燕的手稍微紧了些:“这可咋整?难不成真要少了白菜饺子?”

春燕看着她紧锁的眉头,赶紧安慰:“阿姨,再往前走走呗,说不定前面还有没关门的。”

又走了约莫一刻钟,终于在巷尾瞧见个小小的菜摊。

“欸!终于找着了!”陈母说着,三步并作两步便走了上去。

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阿婆,正收拾着剩下的几把白菜,竹筐里还躺着几颗萝卜。

“阿婆,您这白菜怎么卖呀?”陈母赶紧走上前,声音里带着点急切。

阿婆抬起头,看了看她们:“最后几把了,算你们便宜点,过年图个吉利!”

春燕帮着陈母挑白菜,指尖捏着菜叶,选了几颗最紧实的,又顺便买了两根萝卜:“阿姨,萝卜也能包饺子,脆生生的,也好吃。”

“好!”

陈母慈祥的接过春燕递过来的萝卜。两人挑完菜一看时辰已经不早了,赶紧往家赶。

刚拐进陈家所在的街道,就看见个壮实的身影站在院门口。

春燕远远看见是一个穿着件半旧的中山装的男人,手里拎着几个鼓鼓的大包,头发凌乱。

“老陈回来了?!”

陈母看见那身影顿时加快了脚步,声音都开始发颤。

那人转过身,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他看见陈母,眼里的笑意一下子涌了上来:“老婆!”

想来是陈父。春燕默默看着。

“你总算是回来了!怎么今年这么晚,上次不还托信说二十九就能回来吗?”

“火车晚点了,本来以为赶不上三十的年夜饭,还好赶上了。”那陈父的声音带着疲倦和及时赶上的庆幸。

陈默听见声音从院里跑出来,看见陈父,又惊又喜:“爸!”

陈父笑着拍了拍他的肩,父子两人轻轻抱了一下,好生温馨。

突然陈父的目光一下子捕捉到陈母后面的春燕身上。

陈母赶紧介绍:“这是春燕,默儿的搭档,今年在咱们家过年。”

春燕连忙问好:“叔叔好。”

陈父点点头,眼里带着温和淡淡的说了一句:“辛苦你了。”

“不辛苦,靠自己手艺吃饭而已。”春燕怯生生的说道。

陈父的眼神闪过一丝亮光,但很快就恢复正常,拎着行李往里走。

陈母跟在旁边絮絮叨叨地问着路上的事,陈默帮着拎菜。春燕跟在后面,看着这热热闹闹的背影……

好温馨的一家人。

进了院子,陈父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屋檐下挂着的腊肠和煎堆。

他伸手摸了摸:“今年的腊肠晒得透,默儿妈,你这手艺又进步了。”

陈母被夸得笑眯了眼:“还不是燕燕帮着串的,这姑娘手巧,比默儿那臭小子强多了。”

说着就把春燕往陈父面前推了推,“你看,燕燕不仅帮着收拾年货,还跟我去菜场挑白菜,这平时帮忙干活利索的很呢!”

春燕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赶紧低下头,手指轻轻抠着衣角。

陈父看着她这副模样,眼里的温和又深了些,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布包:“我在上海转车时,看见有卖苏绣的小荷包,想着带回来给你们。燕燕,你要是不嫌弃,也拿一个,算是叔叔的一点心意。”

布包里装着三个绣着兰草的小荷包,针脚细密,兰草的叶子透着灵气。

春燕接过一个,指尖触到荷包上软软的丝绸,心里一阵热:“谢谢叔叔,我很喜欢。”

她把荷包攥在手里,心里暖暖的。

想起以前在王家,连件新衣裳都难得有,如今在陈家,不过是暂住几日,却收到了这么多用心的礼物。

陈母见陈父拿出荷包,又开始念叨:“你也真是,跑这么远还惦记着买这些,累不累啊?赶紧去洗把脸,我去把白菜择了,晚上包饺子。”

说着就拉着春燕往厨房走,“燕燕,咱们一起择菜,让他们父子俩聊聊天。”

“好。”

厨房的阳光正好,春燕坐在小板凳上,跟着陈母一起择白菜,叶子的清甜味混着灶台上炖着的鱼汤香,飘满了屋子。

陈母一边择菜,一边跟春燕说陈父的事:“你叔叔啊,这辈子就惦记着布料生意,以前在国营厂当技术员,后来厂里改制,他就自己跑货,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这次要不是火车晚点,早就该到了。”

春燕听着,偶尔应两句,目光却忍不住往堂屋飘——能看见陈默和陈父坐在竹椅上,陈父手里拿着个茶杯,陈默正指着新厂房的设计图,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父子俩的脸上都带着笑。

她忽然觉得,这样的场景,比任何年画都要好看——有热乎的饭菜香,有家人的絮叨声,还有藏在细节里的关心,这大概就是“团圆”的样子吧。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