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沿着寺庙围墙排起了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长龙,那是等待治疗的人群。
人群安静却拥挤,他们心急如焚,却又挪动得缓慢无比。
并非他们遵守纪律,不争不抢,而是疫病的折磨让灾民们疲惫不堪,即便治愈的希望近在眼前,他们也已没了争抢、呼喊的力气。
重病之人,往往最为安静。
而能帮助他们的,唯有眼前这位突然降临凡间的净眼使者李大牛。
数月之前,他还是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农夫。他的母亲为他取名李大牛,期望他能如耕牛般坚韧、长寿。
但如今,他被尊称为净眼使者,被视作丰饶星神药师王菩萨的使者。
“大家都别急,我今后每天都会在这里帮你们治疗。”李大牛憨厚地笑着,摸了摸脑袋。
下一位挪动着衰弱身子走上前的,是一位残疾男子。
李大牛熟练地伸出手,轻轻抚摸在染病者身上。
只见他手背上赫然出现一道丰饶的徽印——两束交加的麦穗。
紧接着,一股绿色光芒从李大牛双眼中射出。
刹那间,残疾者的断肢焕发生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生长。
短短十几秒后,新的肢体便重新长了出来。
这股力量,正是丰饶的象征。
很快,一天过去了。
李大牛双手合十,笨拙地念诵了几句药师王菩萨的经文,便告别周围的僧人,回到了自己破旧的农舍。
可就在他离开后不久,僧侣们便面露不屑,低声咒骂起来。
“啧,天天要向个低贱的农户行礼,真让人恶心。李大牛,什么破名字!”
“谁让他有让人断肢重生的神奇能力呢。行了,回去看看今天的收获。”同伴嘴角一勾,冷笑着说道。
画面一转,以方丈住持为首的僧侣们围聚在一处隐秘房间里。
地上,铜钱堆积如山,几乎没过脚踝。
“哈哈,多亏了那个呆子,我们这下可发财了!”
“还净眼使者呢,连字都不认识,还妄想当菩萨使者。”
原来,这些僧侣借助李大牛身上的丰饶之力,大肆收取治疗费用。
但他们却对李大牛说治疗是免费的,还对那些病人宣称,这些钱都是净眼使者授意收取的。
正如古人所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靖节
时光一天天流逝。
李大牛的大名逐渐远扬,辐射到周围数十个城市,就连远在京城的皇帝都有所耳闻。
络绎不绝的病人从千里之外赶来,只为治愈自身的疾病。
僧侣们积累的财富日益增多,寺庙得以翻新,原本木偶泥胎的佛像也被镀上了金。
直到有一天,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找上了李大牛,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转动。
“老头子我,最近腿脚有些不便,气息不足,能麻烦净眼使者帮我治疗一下吗?”
老人笑容和蔼,手中还递出一枚玉佩,“这是我的看病钱。”
李大牛赶忙摆手,说道:“哎哎,老人家,我一向都是不收钱的。您快收回去。”
他双手合十,虔诚地赞颂药师:
“药王慈怀,建木生发,莳者一心,同登极乐。”
“菩萨让我治病救人,怎能收钱呢。”
听到这话,桌旁的老人微微一愣,随后用隐晦的目光打量起李大牛。
接着,他收回手中的玉佩,笑着回应:“呵呵,那是老头子我误会了。”
此后数日,这位老人都待在李大牛不远处,默默观察着一切。
他看到李大牛整日奔波于城中各处,为那些无法动弹的病人施展神奇的净眼法门——丰饶的治愈之力。
也看到在李大牛离开后,那些僧侣们瞬间收起悲悯、虔诚的面孔,对着一旁的疫病患者大声呵斥,索取钱财。
老人默默记录着一切,将眼中所见详细记述下来。
在文章末尾,留下了他的名号——靖节。
一个月后,靖节老人将一本簿册递给李大牛。李大牛低垂着眼帘,默默不语。
他就那样坐在桌前,整整待了一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