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只想经商致富,怎么都叫我文坛魁首 > 第26章 大丈夫能屈能伸
换源:


       “唉……”

良久,一名年长的书生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那叹息中满是释然与敬佩。

他对着燕清秋手中的宣纸,竟是遥遥拱手作揖。

“此等境界,我辈穷极一生亦不可及。输得……不冤!”

这一声,仿佛唤醒了众人。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好一个‘胜却人间无数’!绝唱,当真是绝唱!”

“最后一句,更是将男女之情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的那首……唉,不提也罢,简直是涂鸦之作!”

“我等,心服口服!”

一片长吁短叹之中,终于有人问出了那个关键的问题。

“敢问燕兄,此等佳作,究竟是何方神圣所出?莫非真是顾岩公子?”

燕清秋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那人,叫沈平。”

说完,他再也不愿停留片刻,将那张宣纸往一人怀里一塞,便拨开人群,失魂落魄地离去了。

沈平?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名字对他们这些外乡赶来的才子而言,同样陌生无比。

“沈平是谁?莒南县有这号人物吗?”

“从未听过!莫非是哪位宗师的化名?”

“走!去查!我倒要看看,写出这等千古绝唱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一时间,人群作鸟兽散,纷纷动用自己的关系,去打探“沈平”的底细。

然而,半个时辰后,当消息汇总而来时,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无比精彩。

“查到了!是莒南县衙门主簿沈庸的独子,沈平!”

“可……可这沈平,不是个臭名昭著的纨绔吗?!斗鸡走狗,强抢民女,无恶不作啊!”

“最重要的是!你们可知东街那个,打着温太傅和林宗师旗号招摇撞骗的‘云梦阁’是谁开的?就是他!就是这个沈平!”

消息如同炸雷,在人群中引爆。

写出千古绝唱的旷世奇才,与那个即将被他们钉在耻辱柱上的无耻狂徒,竟然是同一个人?!

这怎么可能!

与此同时,一醉阁。

王宇斜倚在太师椅上,听着手下的汇报,嘴角噙着毫不掩饰的讥诮。

“你是说,那沈平花钱雇了十个穷酸秀才,举着布条满城跑,上面还写着‘当朝太傅醉倒望江亭’?”

手下点头哈腰:“正是,王少。现在城里的读书人都炸了锅,约好三天后去砸他的店呢!”

“哈哈哈!”

王宇拍着大腿,笑出了声,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这个蠢货,真是自寻死路!得罪了全城的读书人,还想开店?我倒要看看,三日之后,他怎么收场!”

在他看来,沈平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在他王宇看来,沈平此举无异于飞蛾扑火。

为了卖他那不知从何而来的劣酒,竟敢将两位文坛宗师的名号当作幌子,这已不是胆大包天,而是纯粹的愚蠢。

单是满城读书人的唾沫星子,就足以将他那小小的“云梦阁”彻底淹没。

王宇指节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紫檀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嘴角那抹讥诮愈发浓重。

“不愧是沈庸养出的好儿子,骨子里的纨绔习性,真是半点没改。我断言,不出三日,他那劳什子‘云梦阁’必定关门大吉,沦为整个莒南县的笑柄。”

正说着,一旁候着的管事躬身上前,面色古怪地低声禀报。

“王少,还有一桩奇事。小的听说,前几日醉仙楼的海棠诗会,评出了一首魁首之作,引得满座皆惊。据传……据传那首词,也是出自沈平之手。”

话音未落,一旁静静听着的明嫣,手中茶盏猛地一顿,清脆的声响在雅间内格外突兀。

她抬起那张清丽的面容,秀眉紧蹙,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与断然的否定。

“不可能!”

她几乎是脱口而出。

那日她也听过那首《鹊桥仙》,只觉字字珠玑,句句断肠,实乃她生平所见之最。

那种浑然天成的风骨与深情,足以让任何女子为之倾倒。

此等神作,怎可能是那个胸无点墨、只知惹是生非的沈平所写?

王宇也挑了挑眉,显然对此事有所耳闻,却不甚在意。

“我亦觉荒唐。但听闻,是那四大才子之一的燕清秋亲口所言,千真万确。”

“那也绝无可能!”

明嫣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源于长久认知的绝对自信。

“或许是同名同姓之人。王郎你有所不知,我与他自幼相识,那沈平别说作出这等惊世之词,便是让他工工整整写出自己的名字,都需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此事定有蹊跷!”

她太了解那个男人了。

一个人的才学与风骨,是刻在骨子里的,岂是朝夕之间就能脱胎换骨的?

王宇看着她笃定的神情,心中的疑虑也散了几分。

是啊,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纨绔,怎可能一夜之间变成文曲星下凡?定是那燕清秋被人蒙骗了。

而此刻,被他们议论的主角沈平,正站在简阳书斋后巷,手里拿着一串铜钱,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

“诸位,今日辛苦了。这是今日的工钱,一百文,分文不少。”

以秦叶为首的十名学子,个个累得腰酸背痛,嗓子都快喊哑了。

秦叶接过那串沉甸甸的铜钱,脸上却是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他感觉自己读了十几年圣贤书所积攒的斯文,在这一天里被彻底败光了。

“沈公子,这活计我等干不了!”

他将铜钱往怀里一揣,梗着脖子嚷嚷,“在大街上高声叫卖,与市井小贩何异?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明日,说甚么我也不干了!”

“哦?当真不干了?”

沈平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惋惜,“可惜了,我本想着诸位今日辛苦,明日的工钱,便提到一人一百五十文的。”

一百五十文?!

秦叶那句“打死也不干了”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他身后的几名学子,原本还义愤填膺地附和着,此刻眼睛却不约而同地亮了起来,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一天一百五十文!这等好事,去哪里找?

在书斋抄书,累死累活一天也不过三四十文。

秦叶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内心理智与尊严的天人交战,最终在“一百五十文”这个沉甸甸的数字面前,兵败如山倒。

他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艰难地挤出一句。

“这个……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孝敬父母,受些委屈,也……也算不得什么。”

“对对对!秦兄所言极是!我等读书人,当知孝道为先!”

“沈公子高义!我等明日定当尽心竭力!”

看着这群瞬间变脸的学子,沈平嘴角的笑意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