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末日拼图:秒建人类安全区 > 第23章 粮仓里的数学题
换源:


       林策的手指停在那条加密日志上,像被无形的电流击中。

【用户:Y-07(叶初音)】

【上传内容:非自杀协议】

【加密等级:Ω】

【备注:请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交给他】

“不是协议……”他喃喃道,瞳孔剧烈收缩,“是数据包。”

他调出解码界面,输入叶初音留下的三重密钥——她的生日、实验室编号、以及一句只有林策知道的冷笑话编号。

系统提示音响起,文件缓缓展开。

一串跳频序列图谱在屏幕上铺开,精确到毫秒级的频率偏移规律赫然在列。

军方加密通讯频道的跳频算法。

林策呼吸一滞。

这不是遗书,是钥匙。

她不是走进灰雾去赴死,而是把自己变成一枚棋子,把命押进这场博弈,只为把敌人的防线撕开一道口子。

“她在给我们开路。”他低声说,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的,“用她的信号做诱饵,逼陆昭调动部队,暴露通讯漏洞……她早就计划好了。”

苏晚舟站在他身后,脸色发白:“你确定她还活着?那片区域的灰雾……”

“她没进核心区。”林策迅速调出灰雾扩散模型,叠加无人机最后捕捉到的粒子浓度,“她只深入了边缘带,停留时间不超过八分钟。她在测试某种防护装置,或者……她在布置什么。”

他猛地抬头,看向监控画面中叶初音消失的通道口。

她嘴角那抹笑,不是告别,是启动。

警报骤然响起。

红光在控制室内旋转,映得人脸忽明忽暗。

【警告:城北方向检测到大规模热源聚集】

【目标坐标:粮仓东区出入口】

【单位识别:第三装甲旅,型号:铁鬃-7型突击车×6,携步兵×120】

林策盯着地图上那片迅速蔓延的红点,眼神冷得像冰。

“陆昭封仓了。”苏晚舟沉声道,“他以‘防止哄抢’为由,宣布粮仓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所有民间申请全部驳回,连应急调令都没走通。”

她从战术腰包里抽出一张纸,边缘被撕得参差不齐,大片内容被黑色记号笔涂黑。

“这是总参的临时调配名单复印件,”她顿了顿,声音压低,“总参没批复,是陆昭自己定的。你的安全区……排在第47位。”

林策接过那张纸,目光扫过残存的数字和编号,忽然笑了。

冷笑。

“47?我们收容了两千三百七十六名幸存者,占城区总人口的2.8%,却排在第47个?前面还有三十多个空置的军管区,连人都没有。”他将纸揉成一团,砸向墙角,“这不是调配,是定点清除。他在等我们饿到自相残杀,再以‘维持秩序’为由,名正言顺地清场。”

空气凝滞。

苏晚舟没反驳。她知道他说得对。

军方从不缺粮,缺的是控制权。

而林策的安全区,已经成了无法被收编的“异端”。

“那你打算怎么办?”她问。

林策转身,打开建筑应力模拟软件,界面瞬间弹出粮仓三维结构图。

胖子刘提供的图纸极为详尽,连地下排水管道的管径和检修井位置都标注清楚。

“承重墙不能动,但非承重结构……”他快速切换图层,标记出西侧外墙的夹层空隙,“这里有两米厚的隔热层,夹在混凝土之间,拆除不会影响整体结构。”

“可震动传感器会报警。”苏晚舟提醒。

“所以我们不用大型机械。”林策调出城市地下管网图,手指划过一条暗红色的支线,“粮仓的冷凝水每小时排一次,排水口连接主干管,直径八十厘米,刚好够人爬。”

胖子刘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喘着粗气:“我以前管过应急调度,知道排水周期。每次排水持续三分钟,之后系统会自动闭合阀门,进行压力检测。如果我们能在排水窗口期进入,顺着管道爬到温控机房,再从内部拆墙……守军根本不会察觉。”

林策看着他,眼神微动。

“像老鼠一样,”他低声说,“啃出一条生路。”

当晚,安全区地下指挥所灯火通明。

林策召集王振和五名技术骨干,展开“蚂蚁搬家”行动计划。

“目标:72小时内,秘密转移不少于50吨主粮。”林策站在投影前,声音冷静,“方式:利用城市废弃污水管网,从西南侧接入粮仓排水系统,采用分段微爆 液压支撑,拆除西侧非承重墙体,建立临时通道。粮食通过手推车经管道运回,全程静音作业。”

“难点有两个。”他目光扫过众人,“第一,如何避开震动监测;第二,如何在不触发红外警报的情况下运输粮食。”

“我们可以用冷冻凝胶填充爆破点,吸收冲击波。”一名工程师提议。

“运输用橡胶履带车,轮子包隔音棉,每趟不超过三吨,分批进行。”

“最关键的是时机。”林策敲了敲屏幕,“我们必须掌握守军换岗规律和监控盲区。而这一点……”

他看向苏晚舟。

她沉默片刻,取出一枚微型存储卡,放在桌上。

“这是军方内部通讯的截获频段,”她说,“陆昭的指挥车用的是跳频加密,但……现在我们有破解密钥了。”

林策接过存储卡,插入终端。

屏幕闪动,一段段加密通话被逐层解码。

“……确认东门无异常。”

“西区巡逻组,二十分钟后接替。”

“注意地下管网,防渗透。”

林策嘴角微扬。

“他们怕的,就是我们要走的路。”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

控制室重归寂静。

林策独自坐在图鉴终端前,凝视着那块悬浮在界面上的【城墙·白·1/108】拼图。

他缓缓闭眼,意识沉入系统深处。

【是否启动“时间回档”?】

【建议用途:高风险决策预演】

他没有犹豫。

“启动。”

眼前世界骤然扭曲,数据流如星河倒卷。

而他,必须在黑暗中,找到那条最安全的缝隙。

在意识彻底沉入之前,他低声自语:

“十七种路径……我会试到,只剩一条能走通为止。”凌晨5:42,城市尚未苏醒,灰雾如凝固的铅云压在废墟之上。

污水管出口处,泥水缓缓退去,阿凯抹了把脸上的污渍,咬紧战术手电,最后一个爬出。

冰冷的空气刺入肺叶,他伏低身体,向后方打出三短一长的暗号手势——通道畅通。

身后,五名队员鱼贯而出,背上绑着防水绝缘膜包裹的液压支撑架。

他们动作轻缓,像一群夜行的蚁群,在荒废多年的地下管网中穿行了整整四小时,终于抵达目标点:城北粮仓西侧外墙的排水检修井。

按照林策在系统中反复推演的第十七号路径,此刻正是最佳窗口期——排水系统刚完成周期性排放,阀门闭合,红外扫描转向主通道;而西区巡逻组尚在换岗交接,监控存在78秒盲区。

“开始。”阿凯低声下令。

高频震荡刀启动,无声地切入混凝土夹层。

这不是普通切割,而是基于林策提供的建筑应力模拟模型,精准避开主承重结构与震动传感器布设点。

刀锋所至,隔热层如酥脆饼干般剥落,只留下细微的嗡鸣,被城市远处怪兽低频嘶吼完美掩盖。

23分钟后,一道宽80厘米、高1.6米的隐蔽通道赫然成型。

尘埃未落,第一批5吨大米已由手推车装载完毕,覆上消音橡胶履带,缓缓退回管网深处。

一次、两次……第七趟运输正在进行。

粮仓内部,灯光通明。

监控室里,一名年轻士兵忽然皱眉,盯着地下管网热成像图上那一串反常的低温移动信号。

“班长,西南角排水管有动静……像是……人?”

“不可能,”值班军官冷笑,“那条管十年前就塌了。”

但三分钟后,系统自动报警——地下结构异常位移,疑似人为破拆。

消息直传指挥中心。

陆昭一脚踹开会议室门,战术墨镜在冷光下泛着铁灰色光泽。

他盯着屏幕中那条不断延伸的红色轨迹,脸色阴沉如暴风雨前的天幕。

“封死所有出口!”他怒吼,声浪震得通讯器噼啪作响,“给我调两辆‘铁鬃’堵住东西大门!通知狙击组上制高点,发现目标——格杀勿论!”

与此同时,安全区指挥所内,警报同样亮起。

林策猛地睁眼,从系统空间抽离意识。

他的额角渗出冷汗,指尖微微发颤——时间回档已使用七次,每一轮都模拟到不同失败结局:有人暴露、爆炸引发连锁坍塌、运输延误导致全军覆没……

但这一次,他找到了唯一的生路。

他站起身,走向直播台,脚步沉稳如计算过的步伐。

镜头开启前,他最后看了一眼拼图界面。

【城墙·白·1/108】静静悬浮,边缘泛起微弱蓝光——那是词缀激活的前兆。

他深吸一口气,低语:“初音,你走的路,我接着走。”

然后,按下开启键。

画面亮起的瞬间,镜头对准身后——一座由麻袋堆砌而成的白色小山,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

每一袋米都贴着安全区编码,整齐码放,如同某种无声的宣言。

林策站在粮山前,声音平静得不像一个刚刚指挥地下行动的指挥官,而像一名建筑师,在讲解自己设计的第一座桥梁。

“我们没抢。”他说,“我们只是拿回本该属于我们的口粮。”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镜头,仿佛穿透信号,望向整个仍在饥饿中挣扎的城市。

“现在,我要告诉所有人——”

“这座墙是怎么建起来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