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末日拼图:秒建人类安全区 > 第6章 谁在给墙打补丁?
换源:


       凌晨四点,城市废墟在灰雾中沉睡,唯有一线幽蓝在石墙西北段悄然跳动,像某种生物的脉搏。

第一声呻吟响起时,林策正靠在临时指挥帐的折叠椅上闭目养神。

那声音极低,像是金属被缓慢撕裂,又像是骨骼在体内错位。

他猛地睁眼,瞳孔骤缩——系统界面在视网膜上闪烁:【警告:安全区主墙体结构异常,应力值突破阈值!】

他抓起眼镜冲出帐篷。

寒风裹着雾气扑面而来,远处已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苏晚舟带着巡逻队疾奔而至,战术手电的光束如利刃划开灰幕。

当光照到墙面上时,所有人都僵住了。

蛛网般的裂纹爬满墙面,裂缝边缘渗出暗红色胶质,而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从裂缝中钻出的,竟是一簇簇细小的钢筋芽体,扭曲着向上生长,如同血肉中抽出的金属神经。

它们微微颤动,仿佛在感知空气中的震动频率。

“准备C4,爆破隔离带!”苏晚舟果断下令,身旁士兵迅速取出炸药包。

“别开枪!”林策突然暴喝,一把推开正在布设炸药的士兵,“它不是在破坏……它在模仿。”

所有人愣住。

林策喘着气,指尖颤抖地从怀里取出一副老旧金属框眼镜——周教授遗物。

他将其对准裂缝,调整角度。

镜片反光中,那钢筋芽体的分叉结构、生长间距、承重节点……竟与他昨日手绘的“减震桁架图”完全一致。

冷汗顺着太阳穴滑下。

灰雾不仅能感知拼图能量,还能读取人类的设计逻辑,甚至……逆向学习建造思维?

“它在学我们。”林策声音低哑,“我们建什么,它就复制什么。如果我们炸了这段墙,它会用更复杂的结构重建——然后把我们锁死在它的规则里。”

苏晚舟眼神一凛,缓缓收枪:“那怎么办?任它继续长?”

林策没回答。

他闭上眼,脑中飞速回溯过去24小时的所有操作节点。

突然,一个细节浮现——昨晚声波监测日志显示,林小雅的直播设备曾在断电状态下自动上传一段37秒的数据流。

时间点,恰好是他向团队讲解“隔音棉 钢缆”复合加固方案的全过程。

他猛然转身,目光如刀射向人群后方那个瘦小的身影。

“是你。”他说。

林小雅脸色惨白,嘴唇哆嗦:“我……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还活着……我没有恶意……”

“你知道那段视频被谁看了吗?”林策逼近一步,声音却不带怒意,只有彻骨的冷静,“是灰雾。它没有眼睛,但它能‘听’信号,能‘读’电磁波。你直播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它学习人类建造的教材。”

女孩崩溃跪地,泪水滚落:“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

林策沉默良久,忽然转身走向临时白板。

他拿起记号笔,在板上画出一套看似严谨的支撑结构图——三重交叉钢梁,辅以地下锚桩,标准的军用级加固方案。

但他知道,这是错的。

受力点偏移,材料冗余,一旦承压会率先断裂。

“从现在起,你继续直播。”他淡淡道,“就说这是军方最新指令,由我亲自执行。”

“你……你要用我当诱饵?”林小雅抬头,惊恐。

“不。”林策戴上眼镜,镜片映出冷光,“我是要用你当教材——教它学错东西。”

三小时后。

灰雾在墙体东北侧疯狂生长,钢筋簇密集如林,形成一座庞大的“伪支撑”结构。

然而就在成型瞬间,整片区域发出刺耳的金属扭曲声——结构失衡,自重压垮根基,轰然坍塌。

烟尘散去,地面裂开一道缝隙。

林策蹲下,用手电照入——下方竟藏着一段未标注的混凝土腔室,内壁光滑,布满六边形凹槽阵列,排列方式与安全区基座完全吻合。

他抬头,望向灰雾深处那七道缓缓公转的光晕。

“你们想用我的墙当跳板?”他轻声说,“可这地基……本就不全是我建的。”

苏晚舟走来,皱眉:“下面有东西。”

林策点头,握紧拼图图鉴。

“准备绳降。”他下令,“带强光、记录仪、防切割工具。别碰任何金属芽体——它们可能是活的。”

队伍集结,钢索垂入裂口。

就在众人准备下潜时,林策忽然回头,望了一眼仍在颤抖的墙体。

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洞底深处,一道残缺石碑静静矗立,表面蚀刻着三行无法辨识的古文,底部嵌着一组不断跳动的坐标数字。

绳索在幽暗的裂隙中轻轻晃动,钢索摩擦岩壁发出细微的嘶响,仿佛某种潜伏生物在低语。

林策第一个下潜,手电光束如刀锋般切开浓稠的黑暗。

空气潮湿而沉重,带着铁锈与腐土混合的腥气,每一次呼吸都像吸入凝固的血雾。

腔室比预想更深,直径约三十米,穹顶呈完美的弧形,表面布满六边形凹槽,排列规律得近乎仪式化。

中央,一块残缺石碑静静矗立,高不过两米,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碑体由未知材质铸成,非石非金,表面蚀刻着三行扭曲古文,笔画间似有脉动,如同沉睡的神经网络被悄然唤醒。

苏晚舟紧随其后,落地瞬间便展开军用解码器,红外扫描阵列在碑面快速掠过。

几秒后,屏幕跳出断续译文:

“……方舟锚点,七日启封,血祭拼图……余者皆为薪柴……”

她皱眉抬头,声音压得极低:“这是警告,还是说明书?”

林策没有回答。

他缓缓靠近,指尖轻触刻痕。

触感冰冷,但就在那一瞬,他瞳孔微缩——不对。

这些“古文”并非远古遗留。

刻痕边缘过于规整,局部甚至残留微弱的高温熔融痕迹,那是现代高精度切割机才会留下的特征。

有人来过,而且就在不久之前。

不是古人,是“人”。

他的思维飞速运转。

石碑上还写了,灰雾七层天梯周期为七日,而“七日启封”……是倒计时?

还是重启协议?

所谓“血祭拼图”,是否意味着每一块拼图的激活,都在为某种更高层级的存在提供能量?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会不会从一开始就错了——安全区不是防御工事,而是祭坛。

不过也没有办法,不管如何,先活下来是最重要的。

“准备记录全频段数据。”他低声下令,“关闭所有非必要信号源,尤其是无线设备。”

苏晚舟立刻挥手,队员迅速切断通讯链路。

林策则从图鉴中取出唯一一块尚未使用的拼图:【地基·灰·1/108】。

它色泽黯淡,纹路如蛛网,与之前获得的【城墙·白】截然不同,仿佛承载着某种被遗忘的根基之力。

他将其嵌入石碑底部的六边形阵眼。

系统提示骤然浮现:

【检测到原始地基共鸣节点,是否启动“地基强化”?】

【消耗:2小时寿命】

他没有犹豫,轻点“是”。

刹那间,一股沉闷的震颤自脚底升起,如同远古心脏重新搏动。

头顶裂口处,安全区主墙体的裂纹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闭合,新生的石质组织如血管般蔓延,交织成网,修复每一寸破损。

空气中没有掉落新拼图,但图鉴界面悄然浮现新词条:

【安全区·初级·可修复】

能力描述:可通过消耗拼图与生命值,对安全区结构进行定向修复与强化。

林策望着那重新挺立的墙,眼神深不见底。

“它以为在模仿我们……可真正的建筑,从来不是靠钢筋水泥。”他低声说,“而是……设计并定义规则。”

就在此刻,千米高空,悬浮于平流层的“云穹号”指挥舱内,顾倾城站在全息投影前,指尖划过一道突然中断的扫描波形。

她的脸色冷得像霜。

“信号源断了。”技术官低声汇报,“地下结构产生了量子屏蔽效应。”

顾倾城沉默片刻,忽然启唇:

“启动‘回声协议’。”

她的声音轻得像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锋利,“我要知道他每一块拼图的振动频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