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从翻译官开始进部 > 010 我接到翻译的活儿了,这些是用预支的稿费买的
换源:


       在往家走的路上,方知行已经在脑海里悄悄规划起了晚上的翻译计划。

对于那一百万的稿费,他打算这样分配:五十万用来让家里的生活好起来,三十万存进银行以防万一,剩下的二十万则用来买专业的书籍和文具……

当他走到胡同拐角的时候,意外看到易中海正站在四合院门口,和阎埠贵闲聊着。

他马上把装着肉的布包往书包里面塞了塞,调整好脸上的表情,走上前去。

“知行,这么早出去干嘛了?”易中海脸上带着笑意问他,目光却落在他鼓鼓囊囊的书包上。

“去图书馆还书了。”方知行脸上没什么表情地回答,心里却一直保持着警惕。

在这个物资紧张的年代,就算是一块肉都可能招来别人的嫉妒,所以他必须更加小心。

推开家门,母亲林薇正在缝补衣服,看到他回来,抬头说:“早饭还在锅里热着……”

话还没说完,当看到儿子从书包里掏出的东西时,惊得手里的针都掉在了地上。

“知行,这……这是从哪儿来的?”

方知行把肉和白糖放在桌子上,压低声音说:“妈,我接到翻译的活儿了,这些是用预支的稿费买的。”

看着母亲惊讶的神情,他又补充道:“这件事千万不能让院里的人知道。”

林薇颤抖着手摸了摸那块肥瘦均匀的五花肉,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好,好……晚上妈给你做红烧肉吃。”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说:“对了,你爸厂里今天发劳保用品,听说有毛巾和肥皂……”

方知行点了点头,心里盘算着:有了这笔收入,弟弟妹妹可以添新衣服了,家里的被褥也该换了。

但更重要的是,他得想办法让这笔钱能长久地补贴家用,而不是一次性花完,免得引起别人的怀疑。

午饭时,方知行匆匆吃了几口就钻进了里屋,把俄文原版书和参考资料摊在炕桌上,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份正式的翻译工作。

钢笔在纸上不停地写着,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个个专业术语被准确地转换成中文。

这一刻,他由衷地感谢穿越带来的过目不忘的能力。

窗外,四合院里各家各户都升起了炊烟,平凡的一天像往常一样继续着。

没有人知道,方家的命运正在这个秋日的午后悄悄发生改变……

十一月的寒风卷着枯叶吹过胡同,方知行裹紧了身上单薄的棉袄,怀里紧紧抱着那个装满译稿的布包。

这一个月来,他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这本《炼钢设备与工艺》的翻译上,手指被钢笔磨出了茧子,眼睛也熬得通红。

图书馆里的暖气扑面而来,方知行跺了跺冻得发麻的脚,径直走向熟悉的借阅台。

那位戴眼镜的女工作人员一看到他,立刻放下手里的卡片:“小方!译稿完成了?”

“是的,请姐姐审阅。”方知行解开布包,露出一摞厚厚的、装订整齐的稿纸。

每一页的字迹都很工整,关键术语还用红笔特意做了标注。

工作人员翻了几页,惊讶地推了推眼镜:“这么厚的一本,你一个月就翻译完了?”

她连忙拿起电话,“我这就联系出版社。”

不到半小时,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呼啸着停在了图书馆门口。

两个穿着中山装的男子快步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人,腋下夹着一个鼓鼓的公文包。

“译稿在哪里?”戴眼镜的男子一进门就急切地问,当看到工作人员指向方知行时,明显愣了一下,“就……是这个孩子?”

方知行站起身,双手递上译稿:“同志您好,这是我翻译的《炼钢设备与工艺》,请您审阅。”

戴眼镜的男子半信半疑地接过稿子,随手翻到中间一页,突然“咦”了一声。

他又快速翻了几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术语翻译得很准确啊……这个‘连铸机结晶器振动装置’的译法,比我们社里老翻译的还要贴切。”

他的同伴也凑过来看,两人低声交谈了几句。

戴眼镜的男子突然问:“小同志,你家里有人在钢厂工作吗?”

“我父亲是娄氏轧钢厂的中级焊工。”方知行如实地回答。

“难怪!”戴眼镜的男子恍然大悟,“这些专业设备描述得这么准确。”

他仔细检查了目录和附录,满意地点点头:“初步看没什么问题,我带回去让技术员复核一下就能刊印了。”

他的同伴一直好奇地打量着方知行:“小朋友,你多大了?这真的是你自己翻译的吗?”

“十二岁。”方知行挺直腰板,“您可以随便抽出一段来考我。”

戴眼镜的男子摆了摆手:“不必了,这种专业水平是做不了假的。”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从公文包里掏出几本书,“我们还有几本紧急的翻译任务,《高炉炼铁技术》《轧钢机械设计》……你还接吗?”

方知行眼睛一亮,快速翻看了一下:“就选《轧钢机械设计》吧,这个和我父亲的工作相关,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请教他。”

“好!”戴眼镜的男子爽快地把书递给方知行,“小朋友,咱们还是按照老规矩,十五万字一百万稿费。”

取走译稿后,两人匆匆告辞。

吉普车扬起的尘土还没散去,图书馆的财务人员就拿着一个鼓鼓的信封走了过来:“小方同志,这是剩下的七十万稿费,你清点一下。”

方知行接过信封,手指微微有些发抖。

七十万!这相当于父亲将近两个月的工资!

他小心地数出六十万,用旧报纸包好藏进内兜,剩下的十万放在外衣口袋里。

走出图书馆,方知行先去了合作社。

柜台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标价两万元一斤,他毫不犹豫地称了一斤。

又给弟弟挑了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小人书,给妹妹选了两根红头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