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被猛地踹开的巨响在深夜里炸响。
林啸的右手几乎条件反射地扣住枕头下的军刺,腕骨绷得发白——直到看清门口站着的两道身影,才慢慢松了力道。
王艳兵拎着战术包的手还悬在半空,作势要踹第二脚的姿势僵在那儿;李二牛缩着脖子躲在他身后,圆乎乎的脸被门风刮得泛红,手里攥着个U盘,指节都泛了白。
“你们俩是要拆了我屋子?”林啸把军刺往桌上一磕,金属碰撞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他扯了扯战术背心,却见王艳兵直接把战术包甩在地图上,拉链“哗啦”拉开,露出里面的硬盘和录音设备:“啸哥,别查乌鸦轨迹了!二牛刚从后勤库房翻出个事——上周慰问车队的通讯记录,有段加密音频被手动删除。”
李二牛蹭到桌边,把U盘往电脑接口一插,手指还在抖:“我、我趁值班班长打盹,用他的维修终端恢复了部分……”电脑屏幕亮起时,他赶紧捂住音箱,压低声音:“里面有个声音说‘2047容器已激活’……听着像电子合成的,我对了口型,和慰问团任何人的唇动都对不上。”
林啸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想起昨夜战术推演模拟器跳出的警告——“外部频段正模拟该词汇进行渗透”,想起军牌上刻着的2047,此刻正贴着心口发烫。
他按下播放键,电流杂音里,机械合成音像生锈的齿轮:“2047容器已激活,目标情绪锚点锁定,建议启动次级干扰程序……”
“这不像国内组织的手法。”王艳兵抄起记号笔在波形图上画圈,“频率跳变方式和去年我们截获的境外心理战项目高度重合。他们管你叫容器?”他突然把笔一摔,“当咱们是任人摆弄的木偶?”
“容器?”林啸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声波,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系统里“人格风险建模进度:4/5”的提示,想起欧阳倩耳尖的红,想起她藏在病历本里的半张纸条——“今晚别喝浓茶,我煮了莲子汤”。
他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冷意:“他们真当我是个空壳?”
李二牛小心翼翼扯他衣角:“那咱们上报吗?周教官那边……”
“现在证据太少。”林啸抽出战术地图压在音频文件上,“上报只会引来更多眼睛盯着我——盯着咱们。”他扫过王艳兵绷紧的下颌线,扫过李二牛攥皱的衣角,声音放轻:“但他们敢动我的人,就得做好被反咬的准备。艳兵,明早去查慰问车队的行车路线;二牛,继续恢复音频,重点找时间戳和IP地址。”
王艳兵猛地拍桌:“得嘞!我这就去调监控——”
“等等。”林啸按住他肩膀,“现在是凌晨两点。”他指了指李二牛发青的眼窝,“二牛,你上回值夜班睡岗被骂的记性呢?”李二牛挠头憨笑,王艳兵却梗着脖子:“我不困——”
“困。”林啸直接抽走他手里的战术包,“都给我眯两小时。”他扯过椅子搭在桌沿,往王艳兵背上一推,“睡。”
凌晨三点的风钻进窗缝时,林啸还盯着电脑屏幕。
王艳兵蜷在行军床上,战术靴都没脱;李二牛歪在椅子里,口水顺着下巴滴在地图上。
他刚要给李二牛盖件外套,门把突然轻轻转动。
欧阳倩抱着件军大衣站在门口,发梢还沾着夜露。
她穿着白大褂,外面套着林啸上次训练时丢给她的旧作训服,下摆长得快拖到地面。
见房里三个人东倒西歪,她先是一怔,接着轻轻叹口气,把大衣搭在椅背上。
她先给李二牛理了理歪掉的帽子,又把王艳兵的战术靴轻轻挪到床沿——那家伙睡梦里还攥着记号笔,跟要在天花板上画地图似的。
最后走到林啸身边,他正盯着音频波形图发呆,眼下乌青比上次更重。
欧阳倩没说话,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支蓝色针剂,轻轻放在他手边。
玻璃管上贴着她的字迹:“新型镇静剂,半衰期两小时,不影响警觉性。”下面还有行小字:“不是给你扛的,是让你能睡着再扛。”
林啸转头时,她已经退到门口。
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像要漫过桌上摊开的地图。
她指尖碰了碰门把,又回头:“林啸。”声音轻得像片羽毛,“你不是一个人在查。”
门合上时,林啸摸向心口的药瓶。
金属瓶身还是温的,像欧阳倩刚才盖在他肩上的温度。
他低头看那支镇静剂,突然笑了——原来有些锚点,比系统算出来的抗渗透系数更坚韧。
窗外传来晨跑的哨声时,林啸刚把最后一张线索便签夹进笔记本。
他推了推沉睡的王艳兵,后者“腾”地坐起,眼神还带着朦胧的警惕。
李二牛揉着眼睛去收地图,却在桌角发现欧阳倩留下的保温桶,掀开盖子,莲子汤的甜香混着晨雾涌进来。
“啸哥!”李二牛举着汤勺喊,“欧阳姐煮的——”
“嘘。”林啸竖起手指。
他望着窗外逐渐亮堂的天空,看见周铁翼抱着教案从走廊尽头走过,军靴踩在地上的声音格外清晰。
老教官的背影顿了顿,像是察觉到什么,转头看过来时,林啸正好把保温桶塞进李二牛怀里。
周铁翼的嘴角动了动,没说话,只冲他们点了点头。
林啸盯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突然想起昨夜乌鸦掠过屋顶时,战术推演模拟器跳出的新提示:【检测到“团队锚点”形成——关联度突破临界值】。
他摸出钢笔,在笔记本最新一页写下:“锚点:王艳兵、李二牛、欧阳倩……”笔尖停顿片刻,又添了句,“以及,所有敢在半夜踹门的真兄弟。”
晨雾散去时,训练场传来集合哨声。
林啸把战术背心系紧,目光扫过桌上的镇静剂和保温桶,又落在王艳兵别在领口的记号笔、李二牛藏在口袋里的U盘上。
他拍了拍两人肩膀,声音里带着少见的轻快:“走,吃莲子汤去——吃饱了,才好接下周的活。”
王艳兵挑了挑眉:“下周有啥活?”
林啸笑而不语。
他望着远处周铁翼的办公室,看见老教官正把一份文件塞进牛皮纸袋,封皮上“红蓝对抗”四个字被晨光照得发亮。
当晨光穿透云层时,东南军区训练场的水泥地面还残留着夜露。
林啸站在队列的第三排,作训服被晨风吹得沙沙作响。
他昨晚只睡了两个小时,眼下却闪烁着少见的光泽——欧阳倩给他的那支镇静剂让他在凌晨四点进入了深度睡眠,梦里全是王艳兵画花的天花板、李二牛滴在地图上的口水,还有莲子汤弥漫的香甜气息。
“全体都有——”周铁翼的吼声如炸雷般劈开了晨雾。
老教官今天没穿常服,战术背心下别着导调组的红色臂章,军靴踏过碎石的声音比平时更重了三分,“接到旅部命令,下周‘红蓝对抗’的导调权移交给战狼突击组!”
队列中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导调权意味着掌控整个演习的胜负规则,向来是旅部直属参谋的特权。
林啸的后颈突然一阵发紧——这可不是普通的任务下放。
他抬头时,正好对上了周铁翼扫过来的目光,老教官眼角的皱纹里带着一丝狡黠:“有些人呐,总爱把天大的事往自己肩上扛。现在我给他个机会——”他用指节敲了敲战术板,“带着兄弟们一起扛。”
林啸的喉结动了动。
昨晚推演模拟器跳出的“团队锚点”提示突然在他脑海中闪现,他想起王艳兵拍桌子时震飞的记号笔,想起李二牛攥皱的U盘,想起欧阳倩留在保温桶上的指痕。
他“啪”地并拢脚跟,军靴后跟碰撞出清脆的声响:“突击组保证完成任务!”
“喊什么保证?”周铁翼扔过来一包压缩饼干,精准地砸在林啸胸口,“去把你那两个夜猫子叫上,十点到导调室看沙盘。”他转身时,背影像一座山,声音却轻柔了些,“扛天大的事,得先学会分担。”
午休时,林啸刚推开宿舍门,就闻到一股甜腻的香水味——是唐笑笑的草莓润唇膏的味道。
文艺兵姑娘正踮着脚往他桌上贴排练表,马尾辫扫过他的战术头盔,发梢上沾着排练厅的金粉:“林队!下周五慰问演出的流程表,你得签个字——”她突然停住,手指戳了戳桌上摊开的音频波形图,“哎,这声音我熟!上周演训场模拟匪徒时,我听到对讲机里有人喊‘黑鸦收货’,当时还以为是代号呢。”
林啸的呼吸停顿了半拍。
他想起李二牛恢复的音频里“2047容器”的机械声,想起昨晚推演器警告的“外部渗透”,喉咙里像是突然塞了一块烧红的炭。
他垂眸翻看排练表,钢笔尖在“唐笑笑”三个字上洇出了墨点:“黑鸦收货?具体是什么时候?”
“就是上次山地追逃那次呀。”唐笑笑歪着头回忆,发间的银铃发出细碎的声响,“我给突击组送补给,路过通讯车时听到的。那声音沙哑,像用旧了的喇叭——”她突然拍了下脑门,“对了!说话的人还咳嗽了两声,跟老烟枪似的!”
林啸的指节在桌下攥得发白。
他盯着唐笑笑发间的银铃,那串铃铛随着她的动作轻轻作响,像极了上次解救人质时,绑匪藏在窗台上的预警装置。
他笑着把排练表递回去:“辛苦唐干事了。”等姑娘哼着歌蹦蹦跳跳地离开后,他立刻拉开抽屉,加密笔记本的纸页被钢笔尖戳出了一个小洞——“黑鸦收货 老烟枪咳嗽=新变量”。
深夜十点,靶场的探照灯大多熄灭了。
林啸脱下作训服,只穿着一件汗湿的背心,在空地上反复演练锁喉摔。
他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每次摔倒时,地面都会扬起一团尘土。
当后颈再次泛起那种被瞄准的刺痛感时,他没有像往常那样转身反击,反而收了力道——他闻到了王艳兵战术靴上的枪油味,混合着李二牛身上的肥皂香。
“挺自觉啊,半夜还加练。”王艳兵把沙袋往地上一扔,金属链条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额头挂着汗珠,作训服领口敞开着,露出锁骨处新纹的狼头刺青(上次喝多了非说要和林啸“共患难”),“啸哥,你在查黑鸦的事,我们不能干看着。”
李二牛递过来水壶,塑料瓶身还带着体温:“我、我把后勤库房的体能表改了,明早五点……”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反正周教官总说‘体能是战术的地基’……”
林啸接过水壶。
凉水顺着喉咙滑进胃里,他突然笑了,笑得眼角发涩。
王艳兵的沙袋上还沾着靶场的红漆,李二牛的作训裤膝盖处补着一块蓝色补丁——那是上次拆弹时被弹片划破的,他偷偷找欧阳倩缝的。
“行啊。”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明天早操加十公里。谁掉队……”他瞥了一眼李二牛鼓得像仓鼠一样的腮帮,“谁请全队吃包子。”
“啸哥你这是公报私仇!”王艳兵抄起沙袋做出要砸的样子,却在半空中泄了力。
月光下,三个人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像一棵根系缠绕的树。
战狼旗在旗杆顶沙沙作响,旗面上的狼头被夜风吹得仿佛活了过来,仿佛正朝着北方仰头长嚎。
林啸望着旗尖的方向。
他想起今天看导调沙盘时,周铁翼用红笔圈出的“雪原隘口”,想起气象预报说下周有强冷空气南下。
风里已经有了一丝寒意,像一根细针一样往衣领里钻——他摸了摸心口的军牌,2047那三个数字被体温捂得发烫。
“明早五点,靶场集合。”他拍了拍王艳兵的肩膀,又揉了揉李二牛的后脑勺,“都回去睡觉。养足精神……”他望着远处逐渐熄灭的营房灯光,声音轻得像一句承诺,“好应对更冷的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