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三十一章 暗潮初涌
换源:


       上海,某高档公寓内,林薇坐在沙发上狠狠抹着眼泪,桌上扔了一堆餐巾纸。

这么多天了,那晚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她又想起婚宴的喧嚣散去,套房里弥漫着冰冷的沉默。

“你简直不可理喻!”

陈琛扯开领带,脸上是因酒精和怒气涨出的红,

“你知道那东西有多难得吗?‘流光柳丝’!我后来听桌上老先生说那是快失传的绝技!”

“所以呢?一个破草盒子,比我们的新婚之夜还重要?陈琛,你搞清楚,现在谁才是你老婆!”

“这不是什么破草盒子!”

陈琛指着垃圾桶里被林薇高跟鞋踩得裂开的婚书盒,心痛得无以复加,

“这是……这是脸面!今天多少有头有脸的人看着!王夫人看了多久你知道吗?你倒好,直接给我踩碎了扔了!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他气的不仅是礼物被毁,更是自己在那些真正有分量的宾客面前显露出的无知和粗鄙。

柳青那份礼物的价值,是在宴后几位老先生啧啧称叹、尤其是那位神秘的收藏家王夫人特意询问时,他才后知后觉意识到的。

“脸面?你的脸面就值一个前女友送的晦气东西?”

林薇尖声道,“她分明就是咒我们!什么‘放不久’!你看不出来?”

陈琛没说话。

“一堆垃圾!看着就碍眼!柳青她就是故意的!故意送这种不上台面的破烂玩意儿来寒碜我!我就不该来你家这破地方举行婚礼!”

陈琛的脸涨得更红,态度终于软了下来。

“薇薇,今天是我们结婚的日子,想点好的好不好?”

虽然之后气氛融洽,两人之间却产生了一层看不见的隔阂,本来计划的蜜月旅行也被陈琛以新项目急需加班为由取消了。

林薇越想越气,咬牙骂了句“这个贱人!”拿起手机开始打电话:

“张经理,跟我家所有酒店、会所、合作楼盘打声招呼,凡是涉及‘清河柳编’或者类似手工艺品的采购、装饰,一律暂缓……对,不需要明文,意思到了就行。”

然后她又拨通了堂哥林森的电话,深吸一口气,声音柔和娇憨“哥,我是薇薇啊!你这个大忙人钻钱眼里了,妹妹的婚礼都不参加,有个事跟你说……”

挂了电话,她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柳青,你想靠这个出头?我让你连门都进不了。

---

柳青并不知道远在上海的暗流,她正忙着应对一场“甜蜜的烦恼”。

之前那位在陈琛婚礼上对“流光柳丝”赞不绝口的文化记者,回去后写了一篇题为《一束流光,编织千年智慧:寻访清河柳编绝技》的深度报道,刊登在了省报的文化版上。

文章写得极好,不仅详细描绘了“流光柳丝”的精妙,还深入探讨了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困境与新生,字里行间充满敬意与叹惋。

报道一出,工坊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咨询和订单不再仅仅是普通消费者,更多的是博物馆文创部门、独立设计师工作室、高端民宿主理人,甚至还有两家美术馆询问展览合作的可能。

“青姐!又有一个大单!西湖边的一个茶舍要订一百个‘古方’茶席!”

周明捧着电话,兴奋地喊。

张磊则对着电脑屏幕发愁:“订单系统又爆了……得升级服务器了。”

柳青看着这突如其来的热潮,欣喜之余,也感到一丝不安。这一切来得太快,工坊的产能和人员能否跟上?品质能否保持?

---

这篇报道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想象中更远。

在日本京都,一位白发苍苍的工艺大师通过助手翻译了这篇文章,对“流光柳丝”技法表现出极大兴趣,叮嘱助手务必联系上这位中国的手艺人,探讨交流的可能。

而在上海某栋写字楼里,另一个男人也仔细读完了这篇报道。

他是某大型家居集团的产品总监,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他敲着桌子对下属说:“查清楚这个‘清河柳编’和‘流光柳丝’,看看有没有专利漏洞。如果能仿制或者把技术挖过来……”

---

夜晚,爷爷接到一个老友打来的电话。挂了电话后,他神色凝重地找到正在画新设计图的柳青。

“青丫头,你那个同学的新媳妇,家里是不是做地产的?姓林?”

柳青一愣:“是啊,怎么了爷爷?”

“老赵说,他儿子在的林氏集团下面酒店,最近内部传话,暗示性抵制咱们的东西。”

爷爷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你挡了人家的眼,人家就要给你使绊子。”

柳青的心沉了一下。

她没想到一盒激起千层浪,林薇的心眼这么小,动作这么快。

虽然工坊目前主要靠零售和零星B端订单,但高端酒店、会所这条线未来确实是重要的拓展方向。

“我知道了,爷爷。”柳青放下笔,眼神却越发坚定,

“她堵她的阳关道,我们走我们的独木桥。桥搭得结实,就不怕别人拆台。”

她立刻召集了张磊和周明。

“磊子,立刻升级系统,重点维护好现有客户,尤其是散客口碑。”

“周明,你负责和新来的这些文化机构、设计师对接,态度要好,但务必量力而行,不能接超出我们能力的订单。”

“另外,”她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我们是时候更主动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