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七十七章 共生仿品
换源:


       补充材料递交后的等待,比第一次更加煎熬。柳青带着李芳芳来镇上采买些日常用品,也顺便透透气,换换连日来紧绷的心情。

清河镇的集市人声鼎沸,空气中混杂着瓜果的甜香、烤肉的焦香和泥土的气息。

在一个挤满游客的工艺品摊位前,李芳芳突然拉住柳青,指着挂在一堆廉价玩偶中间的几件东西:“青姐…你看那个!”

柳青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是几只灯罩和几个收纳盘。粗劣的塑料材质被染成尴尬的黄褐色,试图模仿柳条的质感。

表面用机器压印着扭曲变形的缠枝纹,粗糙得扎眼,接缝处还有毛刺。灯罩的骨架是细铁条弯成,歪歪扭扭,毫无美感可言。

但它们那拙劣模仿的形态,那依稀可辨的结构,分明是她和团队呕心沥血创作的《共生》系列的丑陋变体!

摊主还在卖力地吆喝:“来看看啊!正宗清河柳编!电视上得奖的同款!便宜卖了啊!五十一个,一百俩!”

“正宗清河柳编”…这几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柳青耳膜生疼。

周围有游客被低价吸引,拿起那粗劣的灯罩打量着,似乎有些心动。

“这…这怎么能是清河柳编!”李芳芳气得脸通红,几乎要冲上去理论。

柳青拉住她,拿起一个灯罩,手感轻飘塑料,毫无温润可言,那股工业原料的刺鼻味扑面而来。

“老板,这真是清河柳编?”她声音平静眼神好奇审视。

“那还有假!”摊主唾沫横飞,“你看这花纹,电视上那个得奖的就长这样!咱这是工厂货,便宜!一样的玩意!”

一样的玩意…柳青看着手中这粗制滥造、亵渎了“缠枝”灵魂的工业垃圾,再想到工坊里那些浸润着汗水与巧思、每一道纹路都呼吸着的《共生》真品,一股巨大的愤怒几乎将她淹没。

“青姐…”李芳芳担忧地拉着她的衣袖。

柳青深吸一口气,放下灯罩,什么也没说,带着李芳芳转身就走。

身后还传来摊主的吆喝:“哎!别走啊!四十要不要?”

刚到工坊门口周明一阵风似的冲进来,脸色铁青,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快递包裹。

“青姐!你看这个!”他几乎是把包裹摔在工作台上。

柳青拿起那个包裹看了看。

“从哪里弄的?”

周明:“我一个朋友直播卖货的样品。”

柳青拆开包裹,里面是一个造型熟悉的柳编灯罩,缠枝纹的骨架,细腻的罩面,无论是形态还是神韵,都像极了她们的《共生》系列中的那盏灯!

柳青第一个想法居然是这个比集市上的好太多了。

但她拿起细看。手感不对!虽然做了做旧处理,但材料的质感生硬,缺乏天然柳条的那种温润。

再仔细看编织细节,缠枝的转折处显得刻意而呆板,缺少那种顺势而生的自然感。

罩面的纹样也只是形似,细看之下针法混乱,远不如李阿婆指导编出的那般精准流畅。

翻到标签,上面印着“宏艺文创:自然共生系列”。生产商:宏达柳艺有限公司。

“宏达!钱宏达!”周明咬牙切齿,“这阴魂不散的老登!不仅挖我们的人,还偷我们的设计!这根本就是明目张胆的抄袭!”

柳青打开手机搜索宏艺文创。

很快在一个知名的电商平台上,宏艺文创旗舰店赫然在目。

首页主推的就是所谓的“自然共生系列”,包括灯、花器、收纳盘,几乎就是她们《共生》系列的翻版!

售价却只有她们正品的一半不到!页面详情里还大言不惭地写着“原创设计”、“匠心独运”、“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再看销量,已经显示售出上百件!评论区里大多是“好看”、“性价比高”的评价,但也有零星几条质疑:“好像在哪见过?”“细节有点粗糙,跟图片不太一样。”

“他怎么能这么快编出来?”柳青感到难以置信。大赛结束才多久?

“是李婶!肯定是李婶她们!”周明恨声道,“她们去了宏达,把我们的设计细节、甚至工艺窍门都带过去了!钱宏达用机器压模仿造柳条质感,用低成本染料,再让那些熟手快速编织核心部分,其他用便宜小工…这根本就是工业化流水线出来的假货!”

侮辱!这是对传统手艺极致的侮辱!

爷爷进来拿起那个仿品灯罩,只看了一眼,就厌恶地扔到了一边:“糟蹋东西!”

王婶给正编织的果盘收完口也过来看。

“这…这编的是个啥!怎么线头都不收呢?那些人去宏达后都这样干活了?白瞎了在咱们这学的手艺!”

王宝贵抬起头说:“姑,关键不是你说的这个问题,是钱宏达他们编这种缠枝花器灯罩需要咱们清河柳编工坊授权,这是青姐的设计,是我们的心血,私自生产是不行的。”

王婶放下灯罩悻悻走回自己工位:“我就是这个意思,这帮小偷!”

先前被挖角的愤怒,更多是针对钱宏达的个人和商业手段。而此刻这种针对作品、针对品牌根基的侵蚀,带来的是另一种更深切、更广泛的刺痛。

真是变本加厉!一次次挑战她的极限。

“不能就这么算了。”柳青拿起那个灯罩,“以前我们没精力,只想身正不怕影子斜,做好产品质量就行。但现在,我们必须站出来。”

“对,告他!”周明说。

他们说话的功夫张磊已经开始咨询了,他看向大家:“赵律师说很难。”

周明说:“那我们找陈律师。上次柳藤椅仿冒品不就是找的陈律师吗?”

“那次证据确凿,这次不一样。”张磊解释。

“咱们清河柳编商标还在实质审查阶段,无法作为维权依据。即便下来,清河柳编这类地域加通用名称的组合,保护力度也有限,对方很容易规避。”

“《共生》的专利还在初步审查阶段,而且”

张磊看着大家期盼的眼神,顿了顿补充,

“律师说,这类柳编制品,主要创新点在于工艺和设计理念,外观专利很容易被绕过去,对方只要在非核心细节上稍作改动,就可能不构成侵权。”

“那告他抄袭!不正当竞争!”周明瞪着眼睛,拳头攥得发白。

“取证难,成本高。”张磊摇头,“我们不仅需要证明对方接触过我们的设计,还要证明实质性相似。”

王宝贵说:“对方接触过我们的设计,咱们人都被他挖走了就是证明。”

“但是诉讼过程会很长,律师费、公证费、时间成本…对我们来说负担太重。就算最后赢了,可能获得的赔偿也远不及我们的投入,而且对方的低价产品可能已经破坏了市场…”

张磊的话像一盆冰水,将众人因愤怒而燃起的火焰浇得只剩青烟。

周明泄气地拍了拍张磊的肩膀:“磊哥,不是让你给我们泼冷水的!”

“就算是得不偿失也要告!”柳青眼神坚定,“不仅仅是为了出一口气。是要告诉所有人,清河柳编有自己的标准和精神,不是谁都可以来蹭名字、砸牌子的!”

“对,青姐!咱们告他!告他侵权!”李芳芳激动地喊道。

大家一致决定,耗时费事也要告,不蒸馒头争口气。

张磊立刻电脑上查询相关法律条文和取证流程:“咱们需要准备这些…外观专利,大赛作品…公证购买”

柳青看着桌上那个带着讽刺的仿品,又看看电脑屏幕上那个刺眼的店铺,再环视工坊里一张张义愤填膺的脸。

她知道,取证、诉讼、周期漫长,且结果难料。

即便赢了,对方的低价仿品可能已经对市场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但是,如今父亲回来,新仇旧怨加在一起,她不想忍了。

柳青站起身:“张磊,你联系平台客服,提交我们的原创设计证据、大赛获奖证书,投诉对方店铺侵权,要求立刻下架商品!”

“周明,公证购买流程什么你看一下怎么弄的,同时整理我们所有的设计手稿、过程图、材料采购记录,准备律师函!”

“爸,”她看向刚回来的柳建国,“您熟悉钱宏达的套路,我们需要您帮我们预判他下一步可能会耍什么花招。”

柳建国点点头。

“这一次,我们不仅要亮手艺,更要亮出我们的根和魂!”

柳青轻轻握了握拳。

“他不是要打价格战吗?不是要比快吗?”

柳青攥着拳头对大家说,“接下来我们就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共生’,什么是机器永远替代不了的手工温度和匠心!”

大家摩拳擦掌,只有爷爷擦拭着他那把老柳刀,沉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