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九十一章 家人的认可
换源:


       杜知县的偶然介入,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柳家门前的阴霾,却也留下了更深的涟漪。

赵铁匠偃旗息鼓,村里那些若有若无的窥探目光似乎也收敛了不少。

但柳家人都明白,这暂时的平静,更多是源于对知县老爷权威的敬畏,而非真心信服。

柳青更加埋首于她的柳条世界。杜知县的话很对。

“勤勉本业,方是正理”。在这个时代,技艺是这一家人安身立命最坚实的根基。

【独立完成一件良品级以上编织物】的系统任务高悬着,奖励【简易设计推演】功能虽然没有多大用处,但是也比没有强,如果和电脑一样好用,就能省很多力气。

总比用树枝在地上画设计图强。

若是她原有的记忆没有丢失,编个小篮子简直太简单。对于六岁的柳小丫,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幸好她创新的能力还在,设计师的审美也还在。

柳青不再满足于模仿系统图谱,开始尝试融入自己的理解。

给周氏编的针线笸箩虽然被夸赞,但在她眼中,结构仍显稚嫩。

她选了韧性极佳的紫皮柳条做主经,匠神系统里的【材料洞察】能力让她能像爷爷一样精准把握每根条子的特性。

虽然依靠系统有些别扭,但是现实所迫,这能力也是她用努力换来的。

起底时,她没有采用常见的十字底,而是尝试了一种系统图谱里标注为“菊花底”的复杂起法,经纬更多,更费工时,但承重和稳定性更佳。

她全神贯注,手速飞快。二哥偶尔投来惊讶的一瞥,却没有打扰。

他发现这个小妹似乎有种奇特的专注力,一旦开始编织,周身的气场都会变得沉静又笃定。

立经、编帮。柳青尝试将斜纹编和绞丝编结合,让篮身呈现出细密而富有变化的纹理。

力道控制是关键,太紧僵硬易折,太松则结构松散。

她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手部稳定性】的提升在此刻显现出来,指尖的力道输出异常均匀。

收口依然是最难的关卡。

她想要做一个波浪形的花边收口,这需要将柳条在特定角度反复弯折固定。失败了好几次,柳条在她手中断裂。

她没有气馁,拆开,重新挑选更柔韧的条子,浸泡得更充分些,再来。

孩童单薄的手臂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酸胀,但她浑然不觉。

眼中只有那逐渐成型的提篮,脑中不断回放着系统显示的原理和哥哥们偶尔提及的技巧,还有她稍微复苏一点的记忆。

终于,最后一根条子被巧妙地压入纹路,严丝合缝。

一个造型圆润、口沿带着一圈优美波浪纹的小提篮完成了。

【任务完成!独立制作良品小提篮成功!】

【奖励发放:解锁‘简易设计推演’初级功能。】

【经验值提升,编织技能熟练度显著增加。】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是关于【简易设计推演】的使用方法:

可以在脑海中初步模拟简单编织物的结构、估算材料用量和预测可能的结构弱点。

柳青长吁一口气,抹了把汗,看着自己的作品,嘴角忍不住向上翘起。

这种纯粹的、创造的快乐,让她暂时忘却了所有烦恼。

她可能真的要在老祖宗时代成为大师傅了。

她兴冲冲地拿起小提篮,想去找母亲和哥哥们炫耀。刚起身,就听到院门外传来五哥柳桐和陌生人的交谈声。

“多谢掌柜赏识,只是这些新花样,家父有交代,还需再斟酌,暂不出售。”

是五哥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却又努力模仿着大人的沉稳。

“柳小郎君,价钱好商量嘛。”一个略显圆滑的声音笑道,

“你看,这纹样新奇,在县城肯定好卖。你们柳家如今不同往日了,柳师傅去了京城,将来这手艺肯定要传下来的,早点换些现钱,补贴家用,岂不更好?”

柳青脚步一顿,悄悄凑到门边。

只见一个穿着绸布长衫、体态微胖的中年人站在门外,正是镇上杂货铺的刘掌柜,他身后跟着个伙计,手里还提着两包点心。

五哥柳桐挡在门口,面色有些为难,却一步不让。

“刘掌柜的好意心领了,只是实在不便。”柳桐拱手,语气礼貌却坚定。

刘掌柜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柳小郎君,听说前几日赵铁匠来闹了一场?这乡里乡亲的,难免有个磕碰。若是家里有些闲钱,打点打点,也好少些麻烦不是?我这可是为你们着想啊。”

这话里隐含的意味,让门后的柳青皱起了眉。是利诱,也是隐隐的威胁。

柳桐显然也听出来了,脸色微白,却依旧挺直了背:“多谢掌柜提醒,家里的事,不劳费心。”

刘掌柜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又笑了:

“也罢,既然小郎君坚持,那刘某就不强求了。这点心给你兄弟们甜甜嘴,就当交个朋友。日后若改了主意,随时来镇上寻我。”

他将点心塞给柳桐,意味深长地朝院里瞥了一眼,这才转身带着伙计走了。

柳桐拎着那两包点心,像拎着烫手山芋,站在门口半晌没动,眉头紧紧锁着。

柳青默默退了回去,心里的那点喜悦被冲淡了不少。

刘掌柜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他看上的,恐怕不只是那几个新花样,更是柳家“即将发达”的潜在价值,想提前低价套取技术,或者搭上关系。拒绝了他,虽暂时保住了技艺,却也等于得罪了一个在镇上颇有能量的商人。

哥哥们从工坊里出来,显然也听到了动静。

“五弟,没事吧?”大哥柳松问。

柳桐摇摇头,将点心放在院中的石桌上,语气沉重:“刘掌柜怕是没那么容易死心。他话里话外,都透着咱家若不卖他个好,日后在镇上卖货怕是不易。”

三哥柳榆嗤了一声:“怕他作甚!咱家的东西好,还愁卖?”

“话不是这么说。”二哥柳桂沉吟道,“刘掌柜的铺子收咱家的货最多,路子也广。若他真存心刁难,卡一卡价钱,或是拖延货款,也够咱们难受的。爹不在家,咱们…唉。”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明明手艺有了进步,前景看似光明,却仿佛有无形的网正在慢慢收紧。

柳青低头看着手里那个小巧精致的提篮,忽然开口:“大哥,五哥,咱们…能不能不把所有东西都卖给刘掌柜?”

众人目光转向她。

柳青举起小提篮:“咱们可以编一些更小巧、更精细的东西,像这个。不占地方,用料也少,让五哥去县衙门口或者书院附近试试?读书人和小娘子们,或许会喜欢?”

她想起系统新解锁的【简易设计推演】,心脏怦怦跳。或许,她可以尝试设计一些真正新颖独特、又不至于太过扎眼的小物件?

大哥柳松看着妹妹亮晶晶的眼睛,又看看她手里那个确实比寻常货色精巧许多的小提篮,若有所思。

五哥柳桐眼睛一亮:“小妹这主意或许可行!避开刘掌柜的主要收货路子,咱们自己零散卖些特别的,也能多几个活钱。”

他看向大哥,“县衙门口常有等候办事的人,书院休沐时也热闹,我可以去试试。”

母亲周氏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听着儿女们的讨论,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她拿起柳青编的小提篮,仔细摩挲着:“小丫这篮子编得是真好。他爹要是看到,不知多欢喜。”

她看向孩子们,语气坚定起来:“日子总归是人过出来的。咱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手艺在自个手里,饿不死人。就按小丫和五郎说的,试试看。”

压力依旧存在,但一种共同面对、积极寻求出路的氛围,悄然驱散了方才的沉闷。

柳青握紧了小提篮,感受到一种参与感和价值感。

她不仅仅是被保护的小妹,她也能为这个家,贡献一份力量。

夜深人静,她再次沉浸入系统界面。【简易设计推演】功能开启,她尝试在脑海中构思一个书签形状的编织小饰物,推演着结构和可能需要的柳条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