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九十五章 小买卖
换源:


       柳承宗家书带来的振奋,很快被现实的银钱压力冲淡。

吃晚饭的时候,桌上的菜色明显又清淡了一些。

前些日子偶尔还能见点油腥,如今几乎是清水煮菜蔬,配着糙米饭和杂粮饼子。

母亲周氏将仅有的几片咸肉,分给了年纪最小的七郎和柳青。

“娘,我不吃,给哥哥们吃吧。”

柳青想把肉片夹给身旁的四哥柳枫。

柳枫却一把挡住她的筷子,故意虎着脸:

“让你吃就吃!小丫头多吃点才能长力气编好东西!四哥我壮实着呢,啃饼子就行!”

说着,咬了一大口硬邦邦的杂粮饼。

这个家,烧柴都得省着,杂粮饼子放在灶上热一热,软一点会更好吃,但是那样吃的更多,所以不如不热,和吃压缩饼干一个样。

不等谦让,其他哥哥们也纷纷表示不爱吃咸肉,最终那几片肉还是落在了柳青和七弟碗里。

柳青心里酸酸涩涩的,爷爷虽然严厉,但是她从小到大想吃什么都会有,从来没有缺过嘴缺过肚子。

吃几天粗粮,倒是体验生活了。只是体验久了也会觉得难以下咽。

五哥柳桐私下里算过账,除去必需的盐、油等开销,能攒下的钱寥寥无几。想要凑出一笔能捎去京城给父亲打点的钱,必须节衣缩食。

“刘掌柜那边…这几日收货压价压得厉害。”

晚饭后,大哥柳松趁着母亲去洗碗,低声对几个年长的弟弟说,

“说是最近雨水多,柳条不够干爽,编的东西容易发霉,非要扣掉两成价。”

三哥柳榆说:“分明是借口!咱家的东西哪次不是晾得透透的才给他?他就是看爹不在,故意刁难!”

“小声点!”二哥柳桂拉了拉他,“娘听见又该难受了。压价就压价吧,总比他不收强。好歹是笔进项。”

五哥柳桐叹了口气:“我明日再去县里试试卖那些小玩意。只是…终究量太少,换不了几个大钱。”

柳青默默坐在角落的小凳上,手里无意识地捻着一根柔韧的柳条。哥哥们的话,她一字不落地听在耳里。

银钱…打点…压价,哪一步都不容易。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她的身份只是一个小孩子,单独出门都不安全,就算能设计出些新奇小件,也无法立刻变出大把的银钱。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强烈意愿与当前困局。可尝试以下方向:优化现有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探索利用本地廉价材料开发新品;结合时令或特定需求进行定向设计。】

柳青默默扶额,对啊,她还有个不能忽略的系统。

虽然作用不大,但是聊胜于无。

现在居然还给了冷静的提示。

怎么优化结构?

提升附加值?从哪里入手?

柳青的目光落在哥哥们日常编织的那些筐篮上。

结实,耐用,但…确实普通。

刘掌柜压价,固然是刁难,但也反映出这类产品可替代性强,利润空间本就微薄。

怎么开发新品,再利用上廉价的材料?

她看向墙角堆放的边角料,那里都是一些是稍显脆弱的次等柳条。

地上的框里还有周氏缝补衣服剩下的零碎布头…

一个模糊的念头出现在脑海。

她站起身,走到那堆边角料前,蹲下身仔细翻捡。

这些废料有的柔韧度还行,有的颜色独特,有的适合劈成更细的丝…

应该可以试一试。

二哥柳桂这边也在琢磨,他把那几张来自京城的草图视为珍宝,小心翼翼地用干净木板压平,工闲时便反复揣摩。

柳承宗绘制的图样比系统提供的更贴近当下的审美和工艺,尤其是那“瑞云衍龟纹”。

这个图样将龟背的六边形结构与流动的云纹巧妙结合,既保留了龟背的吉祥寓意,又显得更为飘逸灵动,难度适中,非常适合用来提升普通器物的精致度。

柳桂带着柳榆、柳松开始尝试将这种新纹样融入之前热销的小提篮和准备新做的收纳盒上。

起初并不顺利,云纹的流畅与龟背的规整如何结合,需要反复试验。

拆了编,编了拆,工坊里时常响起柳条断裂的细微噼啪声。

哥哥们有时候会懊恼又不服输的嘀咕:“父亲不在家,怎么编起来这么难?”

二哥偶尔站起来走两圈思考。

“小丫,找什么呢?”柳桂注意到柳青的举动,走过来问。

“二哥,”柳青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这些短条子,还有颜色不一样的,是不是都没什么用了?”

柳桂看了看那堆东西,点点头:

“嗯,太短,编大件不行,做经条又不够力,扔了可惜,只能在那堆着了。”

“那…能不能给我?”柳青问,“我想…试试编点别的。”

柳桂虽然不解,但看着妹妹认真的小脸,觉得很有趣:“当然行啊,你随便玩。不够那边还有。”

他只当是小孩子又想捣鼓什么新玩具。

柳青却像是得了宝贝,小心翼翼地将那些边角料里符合要求的挑拣出来,又去找母亲要了一小包五颜六色的碎布头。

她将那些短小但颜色各异的柳条浸泡软化,又尝试将布条搓成细绳,或者撕成更细的丝缕。

然后,她开始尝试。

不再是规整的筐篮结构,而是更自由、更随形的编织。

她用不同颜色的柳条交错,尝试编出简单的几何图案;

将布条与柳条结合,增加色彩的丰富性和柔软的触感。

又尝试将那些极细的柳条丝卷曲、盘绕,做成装饰性的小花、小蝴蝶…

各种尝试的过程中柳青会想到一些东西,顺便给二哥些提示。

对于创新和废物利用,她想的很简单,那些精致的小书签小挂饰固然好,但用料讲究,费工费时,无法大量制作。

但是如果用这些边角料制作,几乎是零成本。

变废为宝,编坏了也没事。哪怕卖得很便宜,只要量稍微大一点,是不是收入也很可观呢?

还有一点就是小东西编起来不用力气,六哥七哥也能帮忙。

这些废料,她不需要做出多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只需要比烧火更有价值一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