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赵可欣给周沐阳系好口罩。
“周院长,今天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真功夫。”
陈曦递上病例记录板:“我来记录。你管人,我管账。”
这时候,另一侧也上来一队人。
梁松柏穿一身素布长衫,须发整齐,步子不急不慢。
他身后跟着两个得意弟子,胸脯挺得老高。
最前面那个弟子端着药箱,冷冷来一句:“今天可不是拍戏场。”
周沐阳没搭理,只把袖口拉直。
省卫健委主持人一挥手:“抽签。”
大屏幕开始滚动编号,公证员从玻璃箱里一张张抽出病例,现场念:
——“53号:老年性颈椎病十年,手麻,眩晕反复。”分到梁组。
——“07号:三叉神经痛五年,夜间发作加剧。”分到梁组。
——“19号:中风后遗偏瘫六个月,走路离不开拐杖。”分到周组。
——“11号:强直性脊柱炎,晨僵,腰骶痛。”分到梁组。
——“02号:顽固性偏头痛,发作期。”分到周组。
——“25号:顽固性耳鸣十年,夜间失眠。”分到梁组。
——“30号:胃痉挛反复,一周三次,今日有疼痛感。”分到周组。
——“16号:面瘫后遗,口角歪斜,闭眼不全。”分到周组。
——“22号:眩晕症(梅尼埃)反复,伴恶心。”分到梁组。
——“05号:哮喘轻中度发作期,喘鸣明显。”分到周组。
十张牌抽完,台下小声议论起来。
懂行的都明白:梁组抽到的大多是慢性病、老病号,主打稳;周组这边有几个是发作期的急症,还有一个中风后遗的硬骨头,舞台效果要么惊艳,要么翻车。
梁松柏笑了笑,拱手:“年轻人,台上台下一个理,莫要逞强。”
周沐阳淡淡:“治病救人,不分年纪。”
台下一片“哎呦”声,气氛一下就热了。
先治谁?裁判让两边自行排队,各治一人一轮,互不干扰。
第一轮
梁组先上“颈椎病”与“眩晕”。
梁松柏把脉、问诊,动作很熟,开了方子:川芎、葛根、白芍、羌活、独活……再配合针刺风池、肩井、列缺,手法稳,节奏慢。
他对病人说:“今日以舒筋为主,头晕会缓,明日加按推拿。”
效果?现场只能说“轻微缓解”,病人能点头,说“好点”,但走起路还是扶着。
周组这边,先上“胃痉挛”。
病人弯腰疼得直冒汗。
周沐阳不多话,按住中脘、天枢,针走泻法,再补足三里,配合按揉内关。
两分钟后,病人慢慢直起腰,喘了口气:“不疼了……不疼了?”台下立马“哇”了一声。裁判让他下台休息,十分钟无痛再记录。镜头怼过来,直播间点赞飙升。
第二轮
梁组的“三叉神经痛”。这病疼起来要命,梁松柏先按痛点循经取穴,合谷、地仓、颊车,针法细腻,再给了个纯中药止痛方,让病人晚上复诊。
效果?当下痛感减了些,但脸上还是抽动。
周组轮到“偏头痛发作”。病人抱头坐不住。周沐阳盯住太阳、率谷、百会三处起手,配风池强泻,一针下去,病人先“呃”了一下,随后脸上放松了些。
又配合耳尖点刺放少量血,五分钟后,病人慢慢放下手:“不疼了,缓解了……真的缓解了。”台下掌声轰一下起来。直播间评论刷屏:
——“这针太干脆了吧!”
——“我妈偏头痛老犯,求同款操作!”
第三轮
梁组上“强直性脊柱炎”。这病不可能现场立竿见影,梁松柏讲了机理,针灸配合汤药,主打长期调理,舞台效果一般,但行家看得出手法老练。
周组该“哮喘发作”。这病人一上台就喘得厉害,吸气费劲。
周沐阳先把氧和雾化接上,稳定底儿,再针定喘、膻中、列缺、孔最、天突,手法很轻。三四分钟后,喘鸣声下去了,病人能完整说句子。专家席有人点头:“这就叫中西配合。”直播间直接刷齐:“牛!”
台上渐入佳境,台下越看越投入。两边节奏都起来了。
轮到“面瘫后遗”。这是周组的病人,半年前落下的,闭眼不全,吃饭漏口水,笑不起来。
周沐阳先让病人做几个表情,确认受累肌群,然后按图入座:阳白、四白、地仓、颊车、颧髎、合谷,一路点过去,针感引到病变肌肉。
他不急,配合细小幅度电针,频率不高,只求唤醒。十分钟后,让病人试着“鼓腮”“吹口哨”。病人鼓不起,周沐阳又补了太冲,轻轻一拨,病人脸上肌肉抖了一下,再一试,鼓起来一点点。台下直接沸腾:“有戏!”
主持人见气氛正好,趁热发话:“最后一位——周组的‘中风后遗偏瘫’。这位病友六个月拄拐行走,左侧抬不起来。请两组专家注意安全。”
全场屏住气。
这活儿,是硬骨头。也是今晚最能爆的。
病人五十多,被家属扶着上台,腿拖着走。家属小心翼翼:“医生,只要能好一点点就行。”
梁组那边的弟子在台侧小声道:“这玩意儿能当场站起来才怪。”梁松柏抬手,示意别嘚瑟。
周沐阳让病人坐好,先摸肌张力、看步态、看踝膝的反应(他没多解释,动作干净利索)。确认完,他抬手:“百会、风池、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随口点了一串。
赵可欣紧张得手都出汗:“周院长,来真的?”
“来真的。”他声音不高,却压住全场。
第一针,百会,稳住中枢。
第二针,风池,醒脑通络。
第三针,肩髃,点开肩关节活动的“锁”。
第四针,曲池,带动肘部屈伸。
第五针,合谷,手指力量的“开关”。
第六针,环跳,管髋。
第七针,阳陵泉,松小腿外侧肌群。
第八针,足三里,补足气血。
针针落位,干净利落。电针上线,频率低,不求大幅度跳,只求肌肉被叫醒。周沐阳让病人深呼吸,数“一二三”,家属在旁边护着,专家组和公证处同时上前确认安全。
“好了。”周沐阳看了看表,“我们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