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亩产突破二百斤开始 > 第25章 打赌一条烟
换源:


       离开大院后,金东回到学校,

办公室,杨平等候多时。

“上哪儿去了,害我苦等。”

“跟你说个事,工部把栽秧机,拖拉机都准备好了,你确定测试点后,我马上联系人把机器都送过去。”

“还有一件事,上面已经派人去国外采购化肥,最迟一个月之内,会有数百吨化肥进入国内。”

“一包不少,全部给你们学校。”

杨平点上一支烟,不紧不慢的说道:“为了你们这次测试,上面可以说是举国之力了。”

“你们可要加把劲,一定要达到国师的要求。”

“别让咱农学院丢人!”

“现在上面所有人对龙稻203,都寄以厚望!”

所有人都在盼来年龙稻203秋收,包括他杨平。

金东淡淡的一瞥,一脸小傲娇的说道:“不种了。”

“啊?”

“啊什么啊,我说,龙稻203我不种了,回头看学校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交给他们去种。”

“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金东得意洋洋的说道。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金东准备来年所有心思全花在亩产1600斤的聚龙2号上。

务必要协助张国昌,将这惊世骇俗的超高产量的水稻,完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上回国师把他们叫过去开会,还特地送给他们农学院一部录像机,交代他下次收获高产科水稻的时候,务必请专人录像。

事无巨细把整个收水稻的过程拍摄下来,用视频记录在册。

将来去到国外宣传,或是留给后人瞻仰,这都是极好的证明。

金东一想到亩产有望达到1600斤,他都坐不住。

从来没有这么期盼时间能快点过去,

倘若有快进按钮的话,金东绝对会以八倍速快进。

杨平脸色变得难看,眉头紧皱着:“重要的事??”

“现在还有什么事,比龙稻203测试更重要?”

“你个老东西,脾气暴躁就算了,什么时候办事这么不靠谱了?”

杨平非常生气,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为了亩产八百斤,傲视全球!

国家几乎把仅有的外汇全部拿出来,又派专人去国外满世界求购肥料。

就那么点三瓜两枣,全花在农学院上。

姑且不说,你就是有钱都没用,还要求爷爷告奶奶,满世界求人卖给你。

杨平前边说举国之力,并非夸张之词。

国师亲自下场督办,足见高层有多重视龙稻203。

现在金东说他不种了。

“你不种龙稻,你告诉我,你想干什么?”

“啊!”

杨平陡然拔高嗓门,怒喝。

恨铁不成钢啊!

“你怎么回事啊你?”

金东心情美美哒,浑然不受杨平影响,该乐呵乐呵。

“国昌说了,让我明年啊!改种聚龙2号。”

“国昌让我把龙稻203交给别人去种,让我尽快物色人选。”

“好叫我全身心投入到聚龙2号的测试当中去。”

金东往椅子上一趟,两条腿架在桌子上,摇头晃脑,得意洋洋。

点上一支经济烟,快乐似神仙呐!

此刻,金东终于理解张国昌说来年不种龙稻的感受了。

太爽了呀!

哈哈!

“这个老东西,故意的!”

杨平终于反应过来了,种植龙稻这么大个事,金东肯定不会掉链子。

老东西在戏弄自己呢!

聚龙2号……是个什么玩意儿?

没听过呀!

“你个老王八蛋!”

“聚龙2号是什么?”

“赶紧说!”

“别以为你一把年纪了,我就不会揍你。”

“哼!”

杨平一屁股坐在办公桌上,顺带手的夺过金东嘴里的经济烟,放他自己嘴上吧嗒吧嗒吸了起来。

金东:“哎哎哎!不带这样的啊!”

金东嗔了杨平一眼,旋即又挑了挑眉,说道:“早上我去国昌那一趟。”

“聚龙2号,是他新研究出来的品种。”

什么?

张国昌那小子,又爆新品种水稻了?

这才多久啊!

杨平暗暗吃惊,追问道:“聚龙2号,亩产量能达到多少?”

金东咧嘴:“嘿嘿嘿!你猜。”

嘿了半天嘿嘿,蹦出句你猜——

“我猜你大爷我!”

“哎哎,别动手!”

金东比了个手势。

八!

杨平咋舌:“我天!又搞出一个八百斤亩产的水稻啊!”

“这小子……这是要逆天了呀!”

过去二百斤就是一道魔咒,千百年来就没人能打破。

而今……

“龙稻203还没落地呢!国昌又搞了个同样亩产八百的聚龙2号……”

“国昌这小子,一出手就是八百斤,一出手就是八百斤。”

“对我们而言的魔咒,在他眼里,如同笑话。”

“人家起步就八百。”

“嘿嘿!”

杨平美滋滋的嘬了一口烟屁股,对张国昌的赞赏不加掩饰。

“这小子现在年纪尚小,再给他几年。”

“等他将来学有所成,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一定可以培育出亩产破一千斤的水稻。”

杨平对张国昌寄以厚望。

“真希望那一天,能快点到来就好了。”

恋恋不舍的扔掉手里的烟屁股,杨平突然来了兴致,正色道:“老金,咱俩打个赌怎么样?”

“就赌你兜里的经济烟,我跟你赌一条。”

“十年!”

“我赌国昌十年之内,一定可以培育亩产量破千斤的水稻。”

“敢不敢跟我赌一条?”

杨平挺胸昂头,眉宇间充满挑衅意味。

你别看张国昌现在培育的水稻,动辄八百斤。

好像离一千斤差的不多。

没准八百斤就是一道坎呢?

像以前的二百斤。

若八百斤真是一道坎的话,别说破千斤,就是增产到850斤,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搞不好的话,甚至要千百年以后,再出现一个像张国昌这样的能人异士,打破亩产八百斤的桎梏。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难题和可能面对的困境,但是杨平对张国昌抱有极大的信念。

杨平相信他可以。

金东眼珠子一转,计从心来。

“十年太长,我觉着吧……嗯!两年。”

金东伸出两根手指,比划道:“我觉得国昌两年之内就可以培育出千斤水稻。”

杨平摇头笑了笑,“知道你看好国昌,可是吧!两年太夸张了。”

“一点不现实。”

金东瞪眼:“咋地!你不信?”

“如果国昌两年之内培育出亩产千斤的水稻,你怎么着?”

杨平冷笑:“我能怎么着?给你一条经济烟呗!”

“那要是两年搞不出来,你给我一条。”

金东肯定是一口答应,白给的一条烟,不要白不要。

杨平紧急叫停:“等会儿!”

“你这老瘪犊子说话不作数的,我喊个人来做见证。”

杨平担心金东这厮耍无赖,还真跑去找了个人过来当见证人。

既然已经有人做了见证,金东也不藏着掖着了。

贱兮兮的一笑,金东反问杨平:“你知道我来年为什么放着龙稻203不种,改种聚龙2号了吗?”

对呀!

同样的产量,为什么金东放着龙稻不种,去种聚龙?

杨平喃喃自语:“聚龙比龙稻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

“更耐寒?”

“株高更矮?”

金东摇头。

眼看杨平渐渐没了耐心,金东伸出一只手,比划了个八。

然后,又伸出一只手,也比划了个八。

杨平眉头皱成一团:“我怎么就认识你这么个玩意儿。”

“有屁别老憋着行吗?你也不怕拉嗓子。”

“说啊!”

不等金东开口,杨平突然想到什么,瞳孔剧烈收缩。

“你,你是说——”

杨平破音,那个数字到嘴边滚了好几圈,终于从牙缝中挤出。

“八百…公斤?”

金东一脸得逞。

“哈哈哈!”

“没错,就是八百公斤。”

“从现在开始攒钱,来年秋收,说好的一条经济烟,可不兴耍赖嗷!”

金东拍了拍杨平肩膀,坐等这老小子双手送上烟,肉疼一脸的那一刻。

【感谢我家华哥投出本书第一张月票,叩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