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杨平挑了一块看起来就好吃的西瓜,递给张国昌:“国昌,聚龙2号你预估一下,亩产量能达到多少?”

杨平满心期待,希望聚龙2号能够突破两千斤。

于一个新建立的帝国,一个局势不稳,动荡不安的国家。

亩产两千斤的水稻,妥妥一份大礼啊!

要不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山更望一山高。

203已经是恩赐,可还是忍不住想要产量更高的聚龙。

“两千斤…肯定是有的。”这点信心,张国昌还是有的。

说起来张国昌也比较偏心,一碗水并未端平。

种203的水田,相比较来说,是稍微差一点的。

203是良田,聚龙2就是上等良田。

肥力都不对等。

黑金土壤嘛!

多了不说,估一个30%。

“差不多就在两千上下。”张国昌淡淡道。

两千上下浮动——

张国昌的话,犹如定心丸,让杨平信心十足,却也让杨平,丁宁,戴国祥几个糟心的老东西,坐不住了。

“我过去瞧瞧去。”

丁宁西瓜啃了半块,扔草垛上,起身就走。也不知道是馋西瓜,还是想起不能浪费粮食,走半道又折回拿走西瓜。

“国昌,水稻能给你的,我大豆一样能给你。”

“反正我不管,你,你必须跟我走。”

撂下这话,戴国祥也起身奔农田去。

杨平吹胡子瞪眼睛,指着戴国祥背影说:“这老东西可真烦人!”

也就是这会儿还没有衍生出下头男,恶臭男等网络用词,否则杨平肯定指着他大骂下头男。

这个老瘪犊子,妥妥短剧里的反派角色。

通常是女二。

短剧里的女二坏归坏,一般不会长的太差。

他戴国祥还是个辣眼睛的糟老头,成天对张国昌死缠烂打……

杨平都替张国昌糟心。

同为老农人,杨平能理解戴国祥。

杨平振振有词的说:“我是能理解他,可不意味着我能允许他来祸害我们家大姑娘啊!”

“国昌可是我们水稻圈的掌上明珠,我能让他祸害了?”

张国昌直翻白眼。

得嘞!

感情他和戴国祥的关系中,自己是大姑娘。

和这帮老东西在一起,一天少说被他们气死八百回。

“死嘴不会说话,可以用它多喘两口气。”张国昌埋怨道。

“啊?哈哈哈!”

杨平这厮,还真就十分夸张的做大喘气的动作。

逗的秦京茹,丁甜甜咯咯笑。

秦继业父子,是唯三个可以在这个时候和张国昌,杨平他们走的这么近的秦家村人。

杨平是大司农,他们是知道的。

这么大个官,还是大京官。

没想到在张国昌面前,会如此随和。

国昌胆子也太大了,秦继业暗暗决定,私底下找个机会说道说道。

在大司农面前,还是拘谨点,恭敬点好。

“国昌,老杨,赶紧过来,头一亩收好了。”

六十亩水田,全种的聚龙2。

其中有十亩专门收拾出来,一块块方方正正的水田刚好一亩,剩下五十亩是一块椭圆形的超大田。

一亩水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镰刀割的话,那可大了,大型收割机收割,就几分钟的事。

庄稼汉不让下地,都是农学院的学生,几个人合力,将一麻袋一麻袋的谷子搬到路边。

丁宁从贺建华手里抢过纸笔,一单单数字记录在册。

一统计。

1987。

无限接近两千。

和张国昌预估的差不多。

“多,多少?”

杨平听到了,而且听的很清楚。

他相信张国昌,但不敢相信1987这个数字。

今天之前,杨平从未把1987四位数的数字,和水稻产量挂钩。

“国昌,你做到了,你做到了!!”

“哈哈哈!”

杨平翩翩起舞,其实就是原地转圈,欣喜若狂的大喊:“我们国家有亩产两千斤的水稻了,我们国家有亩产两千斤的水稻了。”

“两千斤啊!”

杨平跟疯子似的,大喊大叫。

戴国祥激动的要抽风,也不知道他激动个什么劲。

金东,丁宁自不必说,一个个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好像这样就可以上达天听,让全世界,包括九霄云上的神仙都知道,我们大华有亩产两千斤的水稻。

张国昌摇头笑了笑,觉得这帮老头真的是……好歹也都是领导,就不能注意点风度吗?

转头一看,秦家村的村民跪下一片。

记者更是精神亢奋:“全国的同志们,全世界的同志们,我们大华今天,聚龙2号水稻试验田第一亩,亩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987斤。”

“同志们,我们大华的聚龙2号,目前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水稻。”

“就在刚刚,我们的203亩产量也突破一千斤,是世界上产量排在第二的水稻。”

“我们国家的水稻产量,将全球各个国家远远的甩在身后。”

“请同志们铭记今天,我们全国四万万同志们应该记住今天。”

记者的话,从嘈杂的声音中传来,带着时代特有的色彩,有些好笑,又振奋人心。

张国昌回头望去,只见那记者和摄影师,也都热泪盈眶,不能自我。

搞得张国昌眼睛也…进了点沙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