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昌前世那个时代,粮食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忘了全球有多少亿人仍然处在饥饿线上挣扎。
就算是大华,那个时候其实也在温饱线上。
大豆,玉米,小麦……很多粮食长期依赖进口。
要养活十几亿人口并非易事,工业用粮是个巨大缺口。
一旦粮食出现问题,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一切安定和谐,长治久安都是幻象。
社会秩序崩塌,道德沦丧,十几亿人人吃人……
这就是为什么后期国家三令五申划红线。
总的来说,口粮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几十年后关于粮食都要小心翼翼,都要大量的依赖进口,可想而知在当下这个时期,粮食缺口有多大。
四亿人的口粮都是巨大的问题。
张国昌前世没挨过饿,穿越过来每个月领着15块钱人民助学金,也饿不着。
张国昌无法共情,但倍感震撼!
第二亩产量出来了。
2014。
第三亩,第四亩……
基本都破两千。
最高的达到了两千三百多斤,少一点的一千九出头。
每亩田产量一出,人群便是一阵山呼海啸。
声浪盖过了滚滚气浪,灼灼烈日,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承受。
六十亩聚龙2号,收上来十三万斤谷子,出米率大概在九万多斤。
按当下每人(成人)一年480斤口粮算,这六十亩农田可以养活二百个成年人。
照这个计算,一个村子的农田可以养活十里八乡,十里八乡可以养活一个县。
如果全国十六亿亩水田产量都能达到这个要求,足以养活十亿人口。
产量高,未必是好事。
张国昌被一群人抓起来,往天上抛。
很害怕的好吗?
他们乐此不疲的扔着玩,张国昌面色惨白,心脏一阵阵抽。
秦京茹,丁甜甜二女眼里藏不住的崇拜。
盯着张国昌许久,两人几乎同一时间回头看向对方,嘴角笑容一收,满脸警惕,愤慨。
杨平含着泪,悄然退去,乘军车出了村。
不多会儿,几十辆军车满载荷枪实弹的军人涌入小村庄,自是奔着那些粮食来的。
他们早已在村口恭候多时,并在村子里布下天罗地网。
张国昌早知部队来了人,却没想到,来的竟会是少将这么高级别。
金东连忙迎上去,“叶将军,久违,没想到竟惊动了您。”
“请随我来!”
叶怀玉也很意外好吧!
接到上级命令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懵了。
入伍这么长时间,还是头一回接到如此奇怪的命令。
竟让他派两个营的士兵,荷枪实弹去乡下收粮……
还说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且再三叮嘱。
左右闲着也是闲着,叶怀玉寻思下来看个稀奇。
跟着金东来到一个皮肤黝黑,阳刚俊朗的青年面前。
金东向叶怀玉介绍张国昌。
“这位是叶怀玉叶少将。”
“这位是我们农学院瑰宝张国昌。”
农学院瑰宝?
呵呵!
有点意思。
张国昌一脸惊愕,这么年轻就当了少将,姓叶。
岭南一片叶,沪上两朵花,西北一片云,京城小板凳——
也不知眼前这人是不是岭南叶家人。
叶怀玉与张国昌握了握手,礼貌性的客套几句后,便收回视线,对所谓的什么农业瑰宝兴致泛泛。
什么瑰宝不瑰宝的,瑰个鸡毛。
倒不如地上几块西瓜诱人。
金东递上一块西瓜,在叶怀玉吃瓜之际,指着不远处的稻田说道:“那百亩实验田里的水稻,就是我们国昌培育出来的。”
“叶少将可得看好这些粮食,一粒谷子都不能少。”
“这些粮食,每一粒都价值连城,关乎着我们大华四万万同胞们的生计。”
看出叶怀玉对张国昌的轻视,金东再三叮嘱。
你轻视张国昌没关系,反正以后大概率也不会有太多交集,
但这些粮食,可千万要上心。
少一粒我都要唯你是问。
叶怀玉咋舌,什么谷子能关乎着四万万同胞的生计?
啃着瓜,远远的看着军人扛着麻袋装车,出于好奇,叶怀玉问道:“什么水稻,这么珍贵的吗?”
丁宁抢先开口,指着北边方向说:“那边是龙稻203,亩产量千斤以上。”
“这边六十亩是聚龙2号,亩产两千斤。”
“哦!”叶怀玉敷衍的应了一声,没反应过来。
过了有那么一阵子,叶怀玉噌的一下站起身,双目圆睁:“等等!你刚刚说亩产多少?”
就算叶怀玉再怎么不通农事,也知道亩产千斤,和亩产两千斤的水稻有多夸张。
“你……你确定?”
金东轻笑一声:“要不叫你下来干嘛?”
“嘶!”
叶怀玉倒吸一口冷气,低头深深的看了张国昌一眼,进而快步奔着运输车走去。
亲自去交代士兵要好好装车,不能漏掉一粒谷子。
这哪是谷子啊!
这分明就是全国人民,四万万同胞的饭碗啊!
可不能砸他叶怀玉手里。
难怪上面让他调动一个营的兵力,并且必须荷枪实弹。
一个营的兵力……够吗?
要不要派人再去调两个营过来?
干脆调一个团下来吧!
更稳妥。
到时候留下一个连保卫张国昌的安全,那小子比眼把前的这些粮食,还要弥足珍贵。
难怪金东说他是农业部的瑰宝。
何止是农业部啊!
说是大华全国的瑰宝也不为过。
叶怀玉叫来几个军官,“赶紧的,开车回军营,速去调一个团的兵力下来。”
“别问为什么,赶紧去。”
交代下去后,叶怀玉转身往回走,远远的,看到树底下躺在草垛上小憩的青年,叶怀玉眼底满是讶异和好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