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的第一缕阳光,像揉碎的金箔,洒在四合院的青石板上。三大爷闫埠贵站在自家门槛前,正对着镜子抻了抻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领口的纽扣掉了一颗,他特意找了颗相近的铜扣缝上,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今天是服装厂盘点原料的日子,他得早点去,毕竟这算账的活是韦小宝特意拜托他的,不仅能赚五块钱外快,还能在街坊面前露脸,比在家算计那几分钱的菜钱体面多了。
“爹,您这布褂子都洗得发亮了,要不穿我那件新的?”三大爷的小儿子闫解放从屋里出来,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买的油条,“韦厂长那边人多,穿体面点也好看。”
三大爷白了他一眼,伸手接过油条,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在嘴里散开:“懂啥?这布褂子才显稳重,你那新褂子花里胡哨的,像个毛头小子,哪有算账先生的样子?”他往院外走,脚步比平时快了些,山羊胡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我去厂里了,你在家把煤炉看好,别又忘了添煤,冻着你娘。”
出了四合院,胡同里已经热闹起来。光福的杂货铺刚开门,正往窗台上摆罐头,看见三大爷就喊:“闫大爷,去厂里算账啊?要不要捎瓶酱油?我这新到的,比供销社的鲜!”
“不了,厂里有茶水,不用酱油。”三大爷摆了摆手,心里却在盘算——等算完账,要是韦小宝高兴,说不定能蹭杯好茶,比家里的粗茶好喝多了。他加快脚步,很快就到了“小宝服装加工厂”门口,车间里已经传来缝纫机的“哒哒”声,比平时早了半个钟头,看来大家还在赶王厂长的订单尾款。
“闫大爷,您来啦!”负责搬布料的老李正蹲在门口抽烟,看见三大爷就赶紧站起来,手里的烟蒂扔在地上踩灭,“韦厂长和娄厂长在办公室等您呢,说盘点的布料都堆在仓库了,就等您来算账。”
三大爷点点头,理了理衣襟,昂首挺胸地往办公室走。办公室里,韦小宝正趴在案台上看订单,娄晓娥坐在旁边整理发票,案台上还放着杯刚沏的菊花茶,茶香飘得满屋子都是。
“闫大爷,您来啦,快坐!”韦小宝看见他,赶紧起身让座,往他手里塞了块芝麻糖,“刚从胡同口买的,您尝尝,比上次的甜。”
三大爷接过芝麻糖,放在嘴里含着,甜香从舌尖传到心里,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韦厂长客气了,我就是来帮忙算账,哪能让您这么破费。”他从布包里掏出算盘和账本,放在案台上,算盘珠子擦得锃亮,账本封面还用浆糊粘了层牛皮纸,显得格外整齐,“咱现在就去仓库盘点?我这算盘快,保证半个钟头算完,不耽误您干活。”
“不急,先喝杯茶。”娄晓娥往他手里递了杯菊花茶,杯子是个粗瓷的,上面印着朵牡丹,“仓库里的布料都分好了,按颜色堆的,老李已经点过一遍了,您再核对一遍,算个总数就行,比重新点数快。”
三大爷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往下淌,舒服得他眯起了眼睛:“还是娄厂长细心,这样省不少事。”他放下茶杯,拿起算盘,“咱现在就去仓库吧,早点算完,你们也能早点安排后续的活。”
仓库里堆着各式各样的布料,有刚进的天津棉,还有之前剩下的碎花布,按颜色分堆摆放,每堆前面都挂着个小木牌,写着大概的数量。老李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他刚才点的数:“闫大爷,这堆天津棉我数了八十匹,碎花布六十匹,还有那堆蓝布,四十匹,您再核对核对。”
三大爷点点头,走到天津棉堆前,蹲下来,伸手数了数最上面的几匹,每数一匹就用粉笔在布角画个小圈,动作慢悠悠的,比平时在家数铜钱还仔细。韦小宝和娄晓娥站在旁边,没打扰他——他们都知道三大爷做事认真,虽然爱算计,但账算得准,之前几次盘点都没出过错。
“八十匹没错。”三大爷数完天津棉,在账本上记下来,又走到碎花布堆前,同样数了一遍,“六十匹也对。”最后走到蓝布堆前,他数得更慢了,手指在布匹上轻轻划过,嘴里还念叨着:“一、二、三……”数到最后,他停了下来,皱着眉头,又数了一遍,然后在账本上写了“三十匹”,接着拿起算盘,“噼啪”地打了起来。
韦小宝凑过去看了一眼,心里有点疑惑——他记得上次进蓝布的时候,明明进了四十匹,怎么三大爷数成三十匹了?但他没说话,想着可能是自己记错了,或者老李之前点错了,等三大爷算完总数再核对也不迟。
三大爷打了半天算盘,最后把账本递给韦小宝,脸上带着得意的笑:“韦厂长,算完了,总共一百七十匹,其中天津棉八十匹,碎花布六十匹,蓝布三十匹,跟老李记的数差不多,就蓝布差了一匹,估计是数的时候漏了,不碍事。”
韦小宝接过账本,仔细看了看,天津棉和碎花布的数量都对,但蓝布确实写着三十匹。他心里更疑惑了,于是对娄晓娥说:“晓娥,把上次进蓝布的进货单拿过来看看,我记得好像不止三十匹。”
娄晓娥点点头,从办公室拿来进货单,递给韦小宝。进货单上清楚地写着“蓝布四十匹,单价两块二五,合计九十块”,字迹是韦小宝自己写的,不会错。
“闫大爷,您看,这进货单上写的是四十匹蓝布,您刚才数的是三十匹,差了十匹呢。”韦小宝把进货单递给三大爷,语气很平和,没有丝毫责备的意思。
三大爷接过进货单,眼睛一下子就直了,手指在“四十匹”那三个字上反复摩挲,嘴里念叨着:“怎么会是四十匹?我刚才数了两遍,都是三十匹啊……”他赶紧走到蓝布堆前,又数了一遍,这次数得格外仔细,手指点着每一匹布,嘴里大声数:“一、二、三……三十九、四十!”数完,他像被抽了力气似的,瘫坐在旁边的布堆上,额头的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手里的算盘“哐当”掉在地上,珠子散了一地。
“怎……怎么会这样?我刚才明明数的是三十匹,怎么又成四十匹了?”三大爷的声音带着颤抖,眼神里满是慌乱,他不是故意少算的,可现在少算了十匹蓝布,每匹两块二五,就是二十二块五,比他那五块钱外快多了,韦小宝会不会以为他故意藏了十匹布?要是传出去,街坊们该怎么看他?他这张老脸可就丢尽了。
老李也赶紧跑过来,数了一遍蓝布,确实是四十匹,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闫大爷,可能是我刚才跟您一起数的时候,我记错了,让您也数错了,对不起啊。”
三大爷摆了摆手,脸色苍白,说不出话来。他看着韦小宝,心里又慌又怕,平时爱算计的脑子现在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说自己数错了?可他数了两遍,怎么会错十匹这么多?说老李记错了?可老李也不是故意的。现在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早知道就不来算这个账了,赚五块钱外快,还可能惹上麻烦,太不值了。
周围的工人也围了过来,都看出了不对劲。傻柱刚从食堂端着早饭过来,看见三大爷坐在布堆上,脸色发白,就问:“闫大爷,您咋了?是不是算错账了?没事,谁还没算错的时候,韦厂长又不是小气的人。”
三大爷抬起头,看着傻柱,又看了看韦小宝,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活了这么大,从来没这么丢人过,尤其是在这么多街坊面前,还是因为自己最拿手的算账出了错。
韦小宝捡起地上的算盘,把珠子一颗颗装回去,然后走到三大爷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闫大爷,没事,不就是数错了吗?谁还没个眼花的时候,我有时候也会记错数,更何况这么多布,数错十匹也正常。”他把账本递给三大爷,“您别往心里去,这账还是按您算的总数记,那十匹蓝布就当是我之前忘了跟您说,不是您的错。”
“韦厂长,这……这怎么行?是我数错了,该我负责……”三大爷赶紧站起来,想把账本拿回来重新算,却被韦小宝按住了手。
“真没事,闫大爷。”韦小宝的笑容很真诚,没有丝毫责备的意思,“您能来帮我算账,我已经很感谢了,这点小事不算啥。再说,您平时帮厂里算的账都很准,这次就是个意外,要是因为这点事让您心里不舒服,我反而过意不去了。”他往娄晓娥身边看了一眼,娄晓娥也点点头,笑着说:“是啊,闫大爷,韦厂长说得对,谁都有出错的时候,别往心里去。”
周围的工人也纷纷附和:“就是啊,闫大爷,没事的,我们有时候裁布还会剪错呢。”“韦厂长大气,不会怪您的。”“您平时算账那么准,这次就是个小意外。”
三大爷听着大家的话,心里的石头慢慢落了地,眼眶却红了——他没想到韦小宝不仅没怪他,还这么体谅他,比那些平时跟他算计几分钱的街坊强多了。他擦了擦眼角,声音有点哽咽:“韦厂长,您真是个好人,我……我以后一定更仔细,再也不数错了,这五块钱外快我也不要了,就当是给厂里赔罪。”
“那可不行。”韦小宝把五块钱塞到他手里,“这是您应得的,您帮厂里算账,辛苦了一上午,怎么能不给钱?要是您不要,以后我可不敢再请您帮忙了。”他往食堂的方向指了指,“傻柱刚端来早饭,有油条和豆浆,您赶紧去吃点,凉了就不好吃了。”
三大爷手里攥着那五块钱,纸币的温度透过掌心传到心里,暖得他说不出话来。他对着韦小宝鞠了一躬,然后转身往食堂走,脚步比平时慢了些,心里却充满了感激——他以前总觉得韦小宝年轻,做生意肯定斤斤计较,没想到这么大气,比他这个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还通透。
“韦厂长,您也太大气了,十匹布呢,二十二块五,可不是小数目。”老李看着三大爷的背影,对韦小宝说,“要是换成别人,肯定得让闫大爷赔。”
韦小宝笑了笑,往布堆上靠了靠:“闫大爷也不是故意的,他平时很认真,这次就是个意外。再说,都是街坊,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他往车间的方向指了指,“厂里现在发展得好,也不差这十匹布的钱,要是因为这点钱让街坊觉得我小气,反而不好。”
娄晓娥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菊花茶:“你说得对,和气生财,街坊之间的情分比那十匹布值钱多了。”她往三大爷的方向看了一眼,“闫大爷心里肯定很感激,以后会更用心帮厂里做事的。”
傻柱端着豆浆走过来,递给韦小宝一杯:“还是你小子会做人,换了二大爷,肯定得跟闫大爷吵起来,还得让他赔布钱。”他喝了口豆浆,咂了咂嘴,“不过你也得提醒闫大爷,以后算账仔细点,别再数错了,不然下次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放心,我会跟他说的。”韦小宝喝了口豆浆,温热的液体在嘴里散开,心里很踏实。他知道,这次的事不仅没让厂里受损失,还让街坊们更信任他了,以后厂里有什么事,大家肯定更愿意帮忙,比赚那十匹布的钱划算多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三大爷特意坐在韦小宝旁边,还给他夹了块红烧肉:“韦厂长,您尝尝傻柱做的红烧肉,比我家做的好吃。”他犹豫了一下,又说:“以后厂里要是有算账的活,您还找我,我保证仔细,再也不数错了,就算不要外快也行。”
韦小宝笑着夹起红烧肉,咬了一口,香得他眯起了眼睛:“闫大爷,外快肯定得给,您帮厂里做事,不能让您白忙活。以后您算账的时候,要是不确定,就多数一遍,或者找个人跟您一起数,这样就不会错了。”
“哎,好,好!”三大爷点点头,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吃饭也觉得香了。周围的街坊也纷纷跟韦小宝聊天,说他大气,以后有什么事都愿意帮忙,食堂里的气氛比平时更热闹了。
下午,三大爷主动提出帮厂里整理布料,把不同颜色的布分好类,还在每堆布前挂了个新的木牌,上面写着准确的数量,比之前更整齐了。老李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笑着对韦小宝说:“您看,闫大爷这是感激您呢,比平时认真多了。”
韦小宝点点头,心里很欣慰。他知道,做生意不仅要赚钱,还要做人,跟街坊处好关系,比什么都重要。这次三大爷算错账的事,虽然是个小意外,却让他收获了街坊的信任,这比赚多少钱都珍贵。
傍晚收工时,三大爷走在最后,他特意跟韦小宝告别:“韦厂长,我明天还来,帮您看看账本,要是有需要整理的布料,我也帮忙。”
“好,谢谢您,闫大爷。”韦小宝笑着点点头,看着三大爷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心里很温暖。娄晓娥走到他身边,挽着他的胳膊:“今天这事办得好,既没伤和气,又收获了人心,比你平时跟人讨价还价强多了。”
韦小宝笑了笑,往四合院的方向走:“那是,我是谁啊?以后咱们还要跟街坊好好相处,把厂里的生意做好,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夜风里带着饭菜的香味,四合院的灯光已经亮了起来,像一颗颗温暖的星星。韦小宝知道,只要他继续这样真诚待人,大气处事,他的服装厂肯定能越来越好,这四合院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比任何算计都来得踏实。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