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传奇 > 第 62 章:贾张氏嫌噪音闹,拍门投诉要停工,韦厂长装板送布消怒气
换源:


       大寒过后的风,裹着雪粒子刮在四合院的院墙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可这声响却盖不过斜对面“小宝服装加工厂”里传出的热闹——缝纫机“哒哒”的运转声、剪刀“咔嚓”的裁剪声、工人偶尔的谈笑声,像团沸腾的水,从车间的窗户里溢出来,飘得满胡同都是。

贾张氏坐在自家炕沿上,手里攥着个嗑剩的瓜子皮,往地上狠狠一扔。她刚想眯会儿午觉,就被隔壁的噪音吵得心烦意乱,太阳穴突突地跳,比上次棒梗打碎酱油瓶还让她闹心。炕桌上的搪瓷碗里,刚沏的粗茶凉了大半,她端起来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顺着喉咙往下淌,更添了几分火气。

“这破厂子,天天吵吵嚷嚷的,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贾张氏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碗“哐当”一声晃了晃,溅出的茶水打湿了炕席。她往窗外看了一眼,车间的窗户敞开着,里面的工人正忙着赶活,手里的针线飞得像小蜜蜂,哪知道这噪音吵得街坊不得安宁。

正说着,棒梗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弹弓,脸上沾着点泥土:“奶奶,我刚才在厂门口看见傻柱师傅了,他说晚上要做红烧肉,还说要给韦厂长送一碗!”

“送什么送!就知道吃!”贾张氏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伸手把弹弓夺过来扔在炕上,“那厂子天天吵得我睡不着觉,你还敢去门口晃悠,小心被噪音熏坏了脑子!”

棒梗被骂得缩了缩脖子,不敢说话,转身坐在炕角,拿起个窝窝头啃了起来,窝窝头的碎屑掉在炕上,又引来贾张氏一顿骂。

下午两点多,车间的噪音不仅没停,反而更响了——韦小宝接了国营厂的大单后,又招了五个新工人,车间里的缝纫机从二十台加到了二十五台,声音比以前热闹了一倍。贾张氏再也忍不住了,裹上件打补丁的棉袄,拎着个小板凳就往服装厂走,脚步蹬得青石板“咚咚”响,像在发泄心里的火气。

“里面的人都给我出来!”贾张氏站在厂门口,手里的小板凳往地上一摔,声音响亮得车间里都能听见,“天天这么吵,还让不让街坊过日子了?我看你们是赚了点钱,就忘了本!”

车间里的声音瞬间停了下来,工人都探出头往外看,眼里满是惊讶——贾张氏平时虽然爱计较,但很少这么激动,今天肯定是被噪音吵得受不了了。

韦小宝正在办公室核对订单,听见外面的喊声,赶紧跑出来,看见贾张氏叉着腰站在门口,脸上满是怒气,赶紧走过去:“张婶,您这是咋了?有话好好说,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好好说?我怎么好好说?”贾张氏指着车间,声音更响了,“你们这厂子天天吵吵嚷嚷的,我白天睡不着觉,晚上也睡不好,再这么下去,我这老骨头都要被吵散架了!今天你要是不给我个说法,我就坐在这儿不走了!”

周围的街坊也围了过来,三大爷推着老花镜,往车间里看了看:“张婶说得也有道理,这厂子的噪音确实比以前大了,我晚上算账的时候,都能听见缝纫机的声音,得把窗户关严了才能静下心。”

二大爷也点点头,往韦小宝身边凑了凑:“小宝,不是我说你,你这厂子是红火了,可也得顾及街坊的感受,总不能光顾着赚钱,忘了街坊情分。”

韦小宝心里也明白,自从加了工人,车间的噪音确实大了不少,之前没在意,现在看来是影响到街坊了。他往贾张氏手里塞了块刚买的芝麻糖,脸上带着笑:“张婶,您别生气,是我考虑不周,没顾及到街坊的感受。您放心,我这就想办法解决,保证以后不会再吵到您。”

“解决?怎么解决?你总不能让工人不干活吧?”贾张氏接过芝麻糖,却没吃,捏在手里,脸上的怒气没消,“我看你就是敷衍我,等我走了,该怎么吵还怎么吵!”

“张婶,我要是敷衍您,我就不是韦小宝!”韦小宝举起手,做出保证的样子,“我这就去买隔音板,把车间的窗户都装上,再把门关严,保证噪音能小一半,要是还吵,您再找我,我再想别的办法!”

“真的?”贾张氏眼里闪过一丝怀疑,“你可别骗我,我这老耳朵可经不起折腾,要是装了隔音板还吵,我就去街道告你!”

“放心,保证不骗您!”韦小宝往傻柱的食堂指了指,“傻柱师傅今晚做红烧肉,您要是不嫌弃,晚上来吃一碗,就当是我给您赔罪了。”

贾张氏心里的火气消了点,嘴里却还念叨着:“吃什么吃,我家里还有窝窝头,不用你破费。不过你要是真能把噪音解决了,我就不跟你计较了。”说着,拎起小板凳,慢悠悠地往家走,脚步比来时慢了不少。

周围的街坊也松了口气,三大爷拍了拍韦小宝的肩膀:“小宝,你这事办得对,顾及街坊感受,比啥都重要。装隔音板的钱要是不够,我这儿还有点积蓄,你先用着。”

“不用,张叔,我这儿有钱。”韦小宝笑着摇摇头,“我这就去五金店买隔音板,今天就装上,不耽误晚上赶工。”

送走街坊,韦小宝赶紧去五金店。五金店的老板听说他要装隔音板,很热情地推荐了款加厚的:“韦厂长,这款隔音板是新到的,厚度有五厘米,装在窗户上,能挡不少噪音,就是价格贵点,一块要两块五。”

“贵点没关系,只要能挡噪音就行。”韦小宝毫不犹豫地说,“我要二十块,再给我来点钉子和胶水,我今天就要装。”

老板很快就把隔音板和工具打包好,韦小宝付了钱,扛着东西往厂里走。路过胡同口的布行,他突然想起贾张氏平时喜欢做针线活,就进去挑了块碎花布,两尺长,颜色是贾张氏喜欢的红色,上面印着小牡丹,鲜艳又喜庆。

回到厂里,韦小宝叫上老李和傻柱,一起装隔音板。老李负责测量窗户尺寸,傻柱负责裁剪隔音板,韦小宝负责用钉子和胶水固定,三人分工合作,很快就装好了第一扇窗户。

“这隔音板还真管用,装上去后,里面的声音小多了!”傻柱凑到窗户边听了听,脸上满是惊讶,“以后街坊再也不会被噪音吵到了,韦厂长,你这钱花得值!”

“值就好。”韦小宝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往车间里看了看,工人还在忙着赶活,缝纫机的声音确实比以前小了不少,从外面听,只有淡淡的“嗡嗡”声,不会再吵到街坊了。

下午五点多,二十块隔音板全部装完,车间的窗户都被挡得严严实实,从外面几乎听不见里面的噪音。韦小宝拎着那块碎花布,往贾张氏家走——他得去看看,装了隔音板后,贾张氏还会不会觉得吵,顺便把布送给她,让她开心开心。

贾张氏家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棒梗的笑声。韦小宝轻轻推开门,看见贾张氏正坐在炕上缝衣服,棒梗在旁边玩弹弓,炕上的粗茶冒着热气,比之前温馨了不少。

“张婶,我来看看您。”韦小宝走进来,把碎花布递过去,“这是我给您买的花布,两尺长,您要是喜欢,就做件小褂子,或者给棒梗做个小书包。”

贾张氏接过花布,眼睛瞬间亮了——这布的颜色和花纹,正是她喜欢的,比她之前买的粗布好看多了。她用手指在布上摸了摸,柔软的质感让她心里暖暖的,之前的火气全没了。

“你这孩子,还想着给我买布,真是……”贾张氏的声音有点哽咽,她没想到韦小宝不仅装了隔音板,还特意给她买了花布,比棒梗还贴心,“我刚才在屋里听了听,外面的噪音小多了,再也不吵得我睡不着觉了,真是谢谢你了,小宝。”

“不用谢,张婶,这是我应该做的。”韦小宝笑了笑,往炕上的针线笸箩看了看,里面放着件没缝好的小棉袄,“您这是给棒梗做棉袄呢?这针脚真齐,比我家晓娥缝的还好。”

“也就一般般,缝着玩的。”贾张氏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晚上你要是不嫌弃,就来我家吃碗面条,我给你卧个荷包蛋。”

“不了,张婶,傻柱师傅今晚做红烧肉,我得回去帮忙。”韦小宝站起身,“您要是有啥需要帮忙的,就跟我说,别客气。”

“好,好。”贾张氏点点头,送韦小宝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胡同里,心里满是感激——她以前总觉得韦小宝年轻,不懂事,现在才知道,这孩子不仅会做生意,还这么体贴街坊,比棒梗的亲爹还靠谱。

晚上,车间里的工人还在赶活,可外面的街坊再也没被噪音吵到。三大爷坐在家里算账,不用再关严窗户,也能静下心;二大爷的老伴在屋里缝衣服,嘴里还哼着小曲;就连平时爱计较的许大茂,也在院子里跟儿子玩弹弓,脸上带着笑。

韦小宝和傻柱在食堂里做红烧肉,香味飘满了整个胡同。傻柱往他手里塞了块刚炖好的肉:“小宝,你这装隔音板送花布的招真高,既解决了问题,又让贾张氏消了气,以后街坊再也不会说咱厂的坏话了。”

“那是,我是谁啊?”韦小宝咬了口肉,香得他眯起了眼睛,“做生意不仅要赚钱,还要跟街坊处好关系,这样日子才能过得踏实。”

娄晓娥抱着韦思远走过来,往他手里塞了块橘子糖:“你今天做得真好,贾张氏刚才还来家里道谢,说你是个好孩子,比她想象的靠谱多了。”

韦小宝接过橘子糖,往韦思远嘴里塞了一小块,小家伙笑得眼睛都眯成了条缝,伸手抓着他的手指,嘴里念叨着“糖糖”。

夜风里带着红烧肉的香味,还有街坊们的笑声,韦小宝知道,这次装隔音板送花布,不仅解决了噪音问题,还让街坊们更信任他了。以后厂里再有什么事,大家肯定会更愿意帮忙,而这,比赚多少钱都珍贵——街坊情分,就像院子里的老槐树,只有用心浇灌,才能枝繁叶茂,遮风挡雨。

第二天早上,贾张氏特意给韦小宝送了碗煮鸡蛋,里面卧了两个荷包蛋,还放了点红糖:“小宝,你昨天忙了一天,肯定累了,快吃了补补身子,别累坏了。”

韦小宝接过碗,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碗鸡蛋里装的,不仅是红糖的甜,还有街坊之间的情分,这份情分,比任何订单都珍贵,比任何奖金都让人踏实。

接下来的日子,服装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国营厂的订单按时交货后,又接了两个新的国营厂订单,工人从二十五人加到了三十人,可因为装了隔音板,街坊再也没被噪音吵到。贾张氏还经常来厂里帮忙,帮工人缝缝补补,不要任何报酬,她说:“小宝是个好孩子,我帮点忙是应该的,不能让他一个人操心。”

韦小宝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只要继续用心对待街坊,用心做产品,他的服装厂肯定能越来越好,这个四合院,也会越来越温暖,越来越热闹,比任何地方都像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