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良臣归 > 第二十二章:左相
换源:


       陈策心有抱负,尚怀着对官场的一片憧憬,每次讨论这个话题,便兴奋不已,随即侃侃而谈的提及了自己的思想。

“我一直认为啊,这做官,就得做人人敬仰的好官,生当为百姓谋福,死后不背千古骂名,什么争权夺位,通通与我无关,我若为臣,此生便只效忠一人,那就是皇上。”

他向来看不惯那些朝臣只为自己争权逐利的模样!

类似这样的话,他前世便听陈策说过不下百遍,便是几日前,也听他说了几遍。

如今看着他,萧幕生似有所感,说道:“恒之所言有理。”

可那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萧幕生突然又想起前世那人对他说过的话。

“手中无权,便为砧鱼,他们敬我、畏我、讨好我,无非是因为我深受皇恩,因为我还坐在这个位置上,若我没有现在的身份地位,我是什么话都不敢说,什么事也做不成,子清,若你真想施展抱负,那便坐上高位。”

一时间,二人的话在他脑海中循环许久……

他连忙喝了口茶,这才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正欲开口,房门却在此时被突然敲响。

三人严阵以待,颇为紧张。

房门之外的人敲了三下,见无人应,便道:“客官,您点的吃食已经备好了,需不需要现在就给您送进来?”

听到是那中年妇人的声音,三人不禁松了口气,陈策连忙回答道:“进来吧!”

得到肯定答复后,那妇人便轻轻推开房门,手上还端着一个大托盘。

托盘之上,分别有三个饭碗重叠而放,另有两道菜,一道是淋上了特制肉酱的西施豆腐,另一道便是清蒸鱼。

而在妇人身后,紧跟着一位低着头的青年,他的托盘上同样有两道菜,一道是梅花扣肉,另一道是香菇炖鸡,还有用小木盆盛着的米饭。

萧幕生眉头微皱,想要看清妇人身后青年的长相,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人有几分眼熟。

那青年看起来有二十三岁,嘴角一颗黑痣极为明显,穿着深棕色布衣,一副小二装扮,动作稍有些不自然。

许是察觉到了萧幕生的视线,那青年忙往妇人身后躲,待妇人将菜上好后,便欲抬脚离开。

萧幕生则趁那青年转身之际,开口问道:“这位小哥瞧着有几分面熟,不知是……”

闻言,那青年下意识停住脚步。

而妇人则是先愣了几息。

虽不知萧幕生为何会那般问,但还是将那青年拉到自己前面站着,回答道:“他叫阿三,是咱这店里的小二,平时也就负责招待客人,端端菜,洗洗盘子啥的……”

说到此处,妇人似是想到了什么,朝阿三使去了一个责备的眼神,随即看着萧幕生,问道:“客官,是不是这小子哪里没做好,得罪到您了?”

萧幕生摇头,虽觉熟悉,可一时间却想不起来,只好带着些许歉意的说道:“没有,是在下认错人了。”

妇人闻言,连忙拉着阿三躬身道:“那客官们慢用。”

说完,她便拉着阿三离开了房间,走至房门处时,未见有人叫住她,这才把门带上。

“阿三,你跟阿姊说实话,那里面的人你是不是都认识?”

行至一偏僻角落,那妇人望了眼四周,随后神色认真的看着阿三,问道。

被唤作“阿三”的青年,猛然抬头,那张脸平平无奇,似乎丢进人群里,也不会引人注目,反而能极好的隐藏在人群中。

他抬手挠了挠头,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问道:“阿姊,那房里的客人看起来都非富即贵,我哪儿会认得他们啊,您真是折煞我了。”

林凤思考片刻,若有所思的问道:“可那位公子怎么会说出看你眼熟的话?更何况……”

说到这里,林凤刻意停顿了几息,随即眯了眯眼,继续道:“你方才的反应,确实有些古怪。”

阿三心中有些烦躁,他当初不过是奉命跟踪过那人而已,既没绑架他也没伤害他,如今却险些被拆穿。

想到以往那些暴露的人,都被拉去喂了狗,阿三便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见林凤还在等回答,他急中生智,用手捂着肚子,说道:“小的只是身体不适……不说了,阿姊您看着点,我得先去趟茅厕。”

林凤眉头微皱,却也没太为难,只是心中下了决心要盯紧他,听到他的话,便摆摆手,说道:“去吧!”

恰逢此时,热闹繁华的街道突然变得安静异常,隐约可听见一排马蹄声响起,又有马车行驶而过的声音,最后是训练有素且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前有四名骑兵开路,骑兵之后跟着一辆马车,那马车做工奢华,恐是万金难求,而马车后面,则跟着数十位身着黑色盔甲、头戴暗色头盔的卫兵……

位于二楼的萧幕生似有所感,伸出头,上半身微靠在窗前,一眼便看到了下方街道的场景。

陈策只瞥一眼,便移开视线,见萧幕生望着街道的场景,眉头微皱,想了想,便道:“纵观咱们景朝,泱泱大国,数百朝臣之中,也只有左相出巡才敢整出这么大动静,看到没……”

说着,陈策手指向那些骑兵,继续道:“那便是左相所管的寒铁卫。”

萧幕生点头,突然道:“恒之,我突然很好奇你都是从哪儿知道的这些消息。”

陈策放下扇子,盛了三碗饭,解释道:“这些都是找人问的……越是有名的人,大家议论的话题就越多,我能得到的消息也会更多。”

说着,陈策将三碗饭放在不同位置,又压低了声音,继续道:“这盛京,除了皇上,也就左相最有名,据说他与皇上只差四五岁,可行事却一向随心所欲,因他手上权利大,便是皇上也得看他脸色。”

说完,他看向温绪,一脸好奇的问道:“言初兄,你从小在盛京长大,这左相行事又那么高调,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起这人,温绪神色颇有些严肃,道:“左相名为苏权,我也只见过他一次。”

说到此处,温绪不禁摇了摇头,又道:“那是个看似随和的人,可听说,他向来说一不二,做事狠绝,你若有才能,他自会欣赏或重用,若没有,他对毫无利用价值的人,可随时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