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富家翁·第43章:青州灵田的危机·蝗灾与跨域救援
东海分部后院的灵液池边,水汽氤氲。林不凡指尖凝着一缕星辰灵力,正仔细观察池底凝结的界域灵液——那淡金色的液体如同碎星沉底,每一滴都泛着温润的灵光。就在灵力即将触碰到灵液的瞬间,一阵急促到近乎踉跄的脚步声突然传来,打破了庭院的静谧。
“老板!青州……青州急信!”护卫李三跌跌撞撞地冲进院门,衣衫被海风扯得破烂,左臂还缠着渗血的布条,显然是一路拼杀着赶来。他手里攥着一封皱巴巴的信纸,信纸边缘沾着褐色的泥土和暗绿色的汁液,“灵田……灵田出事了!送信的伙计在半路被灵蝗伤了,拼着最后一口气把信交到我手上,让我务必尽快带给您!”
林不凡心里“咯噔”一下,指尖的灵力骤然溃散,灵液池泛起一圈涟漪。青州灵田是聚宝阁的“后方粮仓”,不仅供应着凌霄城、东海两地所需的青纹稻和赤根薯种子,就连大丰粮行的灵米订单、铁剑门修士的辟谷丹原料,都依赖这里的产出。一旦灵田出问题,整个聚宝阁的产业链都会像断了线的珠子,彻底乱套。他快步上前,接过信纸时,指尖分明感觉到信纸背面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属于灵蝗的腥气。
信纸被汗水浸透,字迹歪歪扭扭,是青州掌柜亲笔所写,字里行间的慌乱几乎要透过纸面溢出来:“七月十三,灵田突现灵蝗,其虫带灵力,啃食灵植时能吸噬灵力,普通驱虫药石无效。青纹稻已被啃噬三成,赤根薯田外围防线告破,修士护卫多为炼气期,灵力屏障被虫群啃穿,伤亡三人。若三日内无援军,灵田恐尽数被毁,种子断绝!”
“灵蝗……”林不凡捏着信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信纸被捏出几道深深的折痕。他曾在凡俗见过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能在一夜之间啃光整片稻田,却从未听说过带灵力的灵蝗。筑基期修士的灵力屏障都能啃破,这意味着青州那十几个炼气期护卫,在虫群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立刻去把吴前辈请来!”林不凡当机立断,转头对身边的伙计吩咐。涉及灵植灾害,吴老头的经验比谁都管用,那老头年轻时云游四海,见过不少稀奇古怪的灵植病虫害,或许有应对之法。
没一会儿,吴老头背着药篓匆匆赶来。
“您先看看这个。”林不凡把信纸递过去,自己快步走到墙边,铺开一张巨大的三地资源流转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着青州灵田的位置,周围密密麻麻画着灵脉走向和运输路线——从青州到东海,常规航线需要五天,就算走最快的隐秘航线,也得三天两夜。“按老周的说法,灵蝗啃食速度极快,三天内必须把解药送到,否则种子田就保不住了。”
吴老头眯着眼看完信,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手指在药篓边缘敲得“笃笃”响,像是在回忆什么:“灵蝗这东西邪性得很,是灵气过剩催生的虫害,专挑灵植的灵力核心啃食。普通的驱虫药对它们没用,反而会被当成‘灵力点心’。不过……”他突然顿住,眼睛一亮,伸手拍了拍药篓,“我年轻时在一本古修手札上见过记载,灵蝗怕两种东西——海火藻的汁液和青州特产的苦艾。把这两样东西按三比一的比例混合,炼制出‘灭蝗丹’,药粉撒到田里,灵蝗沾上就会灵力溃散,当场毙命!”
“海火藻我们仓库里有储备,上个月刚收割了一批,晾干后装了二十多箱。”林不凡立刻接话,目光紧紧盯着吴老头,“但青州的苦艾现在还有吗?这个季节苦艾应该刚成熟,老周能不能来得及采集?”
“苦艾是青州山野常见的草药,老周是土生土长的青州人,肯定知道哪里有。让他带着人去后山采,一天之内至少能凑够五百斤,足够炼制第一批灭蝗丹了。”吴老头语气肯定,随即又皱起眉,“但灭蝗丹炼制起来不简单,需要用低阶丹炉恒温炼制,火候差一点药效就会打折扣。咱们东海分部只有三个丹炉,怕是赶不及。”
“我让王元宝从凌霄城调一批丹炉过来,再召集聚宝会里擅长炼丹的散修!”林不凡当机立断,转身就往外走,“您现在就去丹房准备,把海火藻拿出来晾晒提纯;我去安排人手,争取今晚就炼出第一批灭蝗丹!”
吴老头应了一声,背着药篓就往丹房跑。林不凡刚走到前院,就见王元宝抱着账本匆匆赶来,脸上还带着刚对账的疲惫:“老板,您找我?听说青州那边出事了?”
“青州灵田闹灵蝗,必须立刻炼灭蝗丹支援。”林不凡语速极快,“你现在做三件事:第一,立刻传信给凌霄城总店,让他们调二十个丹炉过来,走隐秘航线,明天天亮前必须送到东海;第二,联系聚宝会里所有擅长炼丹的散修,不管是筑基期还是炼气期,只要会控火炼丹,都请来东海分部;第三,跟凌霄城的客户解释,最近几天丹药供应可能延迟,等蝗灾过后,给每个客户补送一坛百年灵酒,稳住他们。”
王元宝闻言,脸色瞬间白了几分,抱着账本的手紧了紧:“老板,调走二十个丹炉,再让散修集中炼丹,凌霄城总店的丹药库存只能撑三天,要是客户那边闹起来……”
“灵田要是没了,以后咱们连炼丹的原料都没有,还谈什么供应?”林不凡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客户那边有灵酒补偿,加上咱们之前的信誉,能稳住。当务之急是保住青州灵田,你现在就去办,一刻都不能耽误!”
王元宝咬了咬牙,点点头:“好,我这就去!”抱着账本转身就跑,账本上的算盘珠子被颠得噼啪作响。
刚安排完王元宝,赵猛就从码头巡逻回来。他看到林不凡,立刻快步上前:“老板,听说青州出事了?需要我带护卫队过去吗?”
“你来得正好。”林不凡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立刻去准备船队,选三艘最快的武装渔船,再从护卫队里挑十个筑基期的兄弟,武器都淬上灵力,今晚就出发送灭蝗丹去青州。记住,走隐秘航线,那条路虽然险,但比常规航线快两天,能多抢点时间。”
赵猛攥紧了拳头,玄铁护臂上的土系符文闪过一丝微光:“老板放心!保证把灭蝗丹安全送到青州!我这就去准备,让兄弟们把家伙都擦亮,路上要是遇到不长眼的海怪,正好练练手!”说完,转身就往码头跑。
当天傍晚,东海分部的丹房灯火通明。二十个丹炉整齐排列,炉火烧得通红,映得整个丹房如同白昼。吴老头站在中央,手里拿着一把银质药勺,正在给散修们演示灭蝗丹的炼制方法:“海火藻汁液要提纯三遍,不能留一点杂质;苦艾要切成碎末,用灵泉水浸泡半个时辰,逼出里面的药性。两者按三比一混合,丹炉温度要控制在三百灵度,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
散修们围在丹炉旁,一个个神情专注。其中一个穿灰袍的散修,之前在凌霄城靠帮人炼低阶丹药糊口,此刻手里拿着药铲,小心翼翼地往丹炉里加着材料:“吴老,这火候怎么判断啊?我以前炼聚气丹,都是凭感觉……”
“用灵力探进去!”吴老头走过去,抓起他的手按在丹炉壁上,“感觉到里面的灵力波动,像小溪流一样平稳,就是正好的火候;要是像开水似的翻腾,就是温度高了,得赶紧加灵泉水降温!”
林不凡站在丹房门口,看着里面忙碌的景象,心里稍定。他转头对身边的伙计说:“去把仓库里的灵泉都搬过来,给各位师傅们解渴。再准备些灵米糕,让大家垫垫肚子,别累坏了。”
深夜时分,第一炉灭蝗丹终于炼成。吴老头打开丹炉,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淡绿色的丹药滚了出来,表面泛着一层细密的灵光。他拿起一颗丹药,捏碎后撒在事先捕捉到的一只灵蝗身上——那只灵蝗原本还在挣扎,沾上药粉后,瞬间僵住,身体慢慢变成灰黑色,最后化为一滩污水。
“成了!”吴老头脸上露出笑容,疲惫的眼睛里闪着光,“按这个速度,今晚能炼出够敷半块灵田的量,先把最严重的灵田救下来!”
散修们一阵欢呼,之前的疲惫仿佛都被驱散了。林不凡让人把丹药装到箱子里,每个箱子都用灵力封印,防止药效流失。赵猛带着护卫队和五个风系散修匆匆赶来,每个人都背着行囊,腰间佩着武器,脸上带着肃杀之气。
“老板,船队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赵猛沉声说道,目光落在装满丹药的箱子上。
林不凡递给他一个瓷瓶,里面装着二十颗疗伤丹:“路上小心,要是遇到危险,别硬拼。灭蝗丹重要,你们的安全更重要。到了青州,让老周先把灵田周边的凡人迁到安全地方,灵蝗虽然以灵植为食,但饿极了也会伤人。”
“您放心!”赵猛接过瓷瓶,郑重地抱了抱拳,“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他和护卫队抬起箱子,快步往码头走去。船队的灯笼在夜色中晃动,很快消失在东海的雾气里。
林不凡站在码头,海风刮得他衣衫猎猎作响。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能不能控制住蝗灾,还要看后续的救援能不能跟上。他转身回到分部,让人把东海分部的伙计都召集起来:“暂停所有海灵珠加工,所有人都去赶制驱虫符!用海灵珠粉末混合朱砂,画得越多越好!虽然驱虫符不如灭蝗丹管用,但能暂时震慑灵蝗,给青州争取时间!”
伙计们立刻行动起来,前院的石板上摆满了黄纸和朱砂,每个人都埋头画符,笔尖划过黄纸的“沙沙”声不绝于耳。林不凡也拿起一张黄纸,指尖凝聚灵力,很快画好一张驱虫符——符纸上的符文泛着淡淡的金光,虽然简单,却透着一股驱邪避虫的灵力。
接下来的两天,林不凡几乎没合眼。白天,他要盯着丹房的炼药进度,时不时还要去仓库清点物资;晚上,他就和伙计们一起画驱虫符,累了就喝一口灵泉,稍微恢复一下灵力。吴老头和散修们也拼尽全力,丹房的灯火昼夜不熄,灭蝗丹一批接一批地炼出来,由后续的船队运往青州。
可就在第三天清晨,一个坏消息传来——赵猛的船队在快到青州的“迷雾海”,遇到了一群灵蝗。据传信的伙计说,那批灵蝗是被一艘商船上的灵米吸引过来的,数量足有上万只,遮天蔽日,把船队团团围住,根本无法前进。
“迷雾海……”林不凡心里一沉。迷雾海以雾气重、暗礁多闻名,平时就很少有船队敢走,现在又遇到灵蝗群,赵猛他们怕是凶多吉少。他立刻让人传信给赵猛,让他尽量避开灵蝗,要是实在避不开,就集中灵力硬闯,务必把灭蝗丹送到青州。
传信的伙计刚走,林不凡就焦躁地在院子里踱步。他知道,赵猛他们只有十多个人,面对上万只灵蝗,就算都是筑基期修士,也撑不了多久。他正想亲自带着护卫队去支援,又一封传信符突然飞了进来,上面是赵猛的字迹,语气却带着几分兴奋:“老板,玄铁护臂的土系符文被激活,能化出一条土龙,已经逼退灵蝗,很快就能到青州!”
他立刻让人给赵猛传信,让他不必急于求成,稳扎稳打,务必安全抵达青州。接下来的时间,林不凡一边继续组织炼药、画符,一边焦急地等待青州的消息。直到第五天中午,一封来自青州的信终于送到了他手上。
信是老周写的,字迹虽然还有些潦草,却透着一股劫后余生的轻松:“赵队长带着灭蝗丹于四日清晨抵达,风系散修用术法将药粉撒遍灵田,灵蝗数量锐减。虽青纹稻减产两成,但赤根薯种子田保住了,未影响明年种植。凡人百姓皆安全,无一人伤亡。聚宝阁救命之恩,青州上下感激不尽!”
林不凡看完信,长长地松了口气,紧绷了几天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他靠在椅子上,感觉浑身都在发酸,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吴老头拄着拐杖走进来,脸上带着笑容:“怎么样?青州那边稳住了吧?我就说咱们的灭蝗丹管用!”
“稳住了,多亏了您和各位散修。”林不凡笑着起身,给吴老头倒了杯灵泉茶,“不过经这事,我也意识到,咱们三地的应急物资太分散了。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怕是来不及反应。”
吴老头喝了口茶,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咱们得建个跨域应急库,把青州的丹药、东海的符箓、凌霄城的武器都集中登记,不管哪一地出事,其他两地必须在三天内支援。另外,还得找个人查一下,这次灵蝗灾到底是自然发生的,还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万法殿和王家一直盯着咱们,不得不防。”
“我已经让独眼龙去青州了,他擅长追踪探查,应该能查出些眉目。”林不凡说道,“应急库的事,我让王元宝尽快落实,把三地的资源都统计清楚,制定好调配规则。”
没过几天,独眼龙就从青州回来了。他风尘仆仆,脸上带着疲惫,却语气肯定:“老板,查清楚了。这次灵蝗灾是自然发生的,青州前段时间连下了半个月的灵雨,灵田里的灵力太盛,才滋生了灵蝗,跟人没关系。我还去灵田周边查了,没有人为引虫的痕迹。”
林不凡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不过他也没放松警惕,让护卫队加强了三地的巡逻,尤其是灵田和仓库周边。
蝗灾过后半个月,青州的青纹稻迎来了收割。老周特意让人送来了新收的青纹稻,颗粒饱满,泛着淡淡的灵光。一起送来的,还有凡俗百姓编的一首歌谣,用青州方言唱着:“聚宝阁,救粮田,百姓有饭吃,修士有灵米。灵蝗来,不用慌,灭蝗丹到,灾星散……”
林不凡听着伙计们唱着歌谣,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不仅是为了聚宝阁的生意,更是为了那些真心依赖聚宝阁的人。他让王元宝把这次蝗灾的损失和救援的花费都记在账本上,反复核对,看看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在灵田周边布下预警阵法,提前监测灵力变化;多储备一些灭蝗丹、驱虫符之类的应急物资,做到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