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元心法出现的很奇妙,它的著作者是无名。
突然某一日就出现在江湖上,有人稀奇捡起来看了两页,按照上面的教程,练了几日发现真有些效果。
就更感到神奇。
因为武功秘籍这种东西,其实是很私密的。
包括所谓的少林,武当,各个门派都恨不得把自家的功夫藏得要多深有多深。
可以说,无论是哪一路功法,除非拜师学艺,外面的人是很难接触到的。
而一旦你真拜了师,除了自家本门的功夫,又再也不可能接触到其他功夫了。
可以说,武功这一门学问,想要在江湖上像卖白菜一样流传,几乎是不可能的。
探元心法就是这样神奇的书。
没有人知道它出自何门何派,甚至一度把它当做可能是魔教徒的野书,可是这“野书”随着练习的人慢慢增多,却愈加奠定了它的地位。
一本好神奇,好缓慢,但又真的好有效的书。
而且,不管你是何门何派,修习的是何本内功,探元心法都能帮得上你。竟有融百家之长的效果。
终于有反应过来的人,开始求购探元心法。
然而,据说这本心法只印了十几本,除去被捡到丢弃的,无意损坏的,等到大多数人都明白过来这心法的奇妙时,这心法俨然只剩下了残本、孤本。
据说唯一一本完整的探元心法,被一个神秘的买家以千金从京师拍卖会拍走。
自此探元心法真本绝迹江湖,只留下它的传说。
当然,现在这个神秘买家是谁已经知道了。
——
魏瞻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主顾,他并不需要阿襄时时刻刻杵在他的身边,或者,不喜欢。
所以只要他不需要的时候,他都会让阿襄自行回厢房休息。
阿襄知道他想要独处,巧了,阿襄也想。
其实魏瞻将这整片院子隔成一个不受阻扰的空间,除了他自己受益,从另一方面更是大大方便了阿襄。
因为阿襄回到了隔壁的房间,只要门一关,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再监视她的一举一动。
此时的阿襄,哪儿还有半分伤心难受的样子。她嘴角甚至有些微微上扬。
……
管家看着一摞摞的书册重新搬回来库房,脸上却冷的像是僵尸,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慢着。”
终于,他对着一个丫鬟说道。
那丫鬟手里正搬着高高的一摞,最上面,便放着那本佣人的名册。
管家伸手拿起那册子,放在眼下冷冷盯着。恨不得烧出一个洞。
这是府上的人员动册,也没什么稀奇。
只是,今天那阿襄的丫头把它拿在手里看了有点久。
管家将那本名册翻开,一页一页,看得仔仔细细。册子很正常,没有夹进去的暗纸,也没有涂改过的痕迹,在阿襄来之前,这名册就是这个样子。
管家在每个人名上扫过,表情阴沉如水。
除了记载简单的人物生平,甚至没有任何多余的资料。毕竟真正重要的信息也不会记录在这个册子上。
只是巧合?会有这些巧合吗?
管家再次不甘心把册子又翻来覆去几遍,还用手指用力揉搓了几下书页,这册子府上用了很多年,封面都磨毛了。
仔细看,还是看不出什么名堂。
最后,管家只能放下了,“……收回库房吧。”
但他心底对阿襄的存在,已经由之前的不悦,逐渐扎下了一根断刺。
……
阿襄知道自己今天露了马脚,情绪上头之时,的确没能控制完美。
毕竟阿襄还是个有情感的正常人,再怎么伪装,还是偶尔会真情流露。
不过阿襄也没那么担心,因为就算“张叔”起了疑,去检查那本佣人名册,也一定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而且是绝对不会看出来。
阿襄嘴角上扬,面对熄灭的灯油,她在黑暗中终于放松了自己的表情。
今天看完名册的第一时间,阿襄的确是没有发现阿娘留下的东西。所以她才忍不住失望。
可是,就在她把册子合上的那一瞬间,手指触摸到靠近后脊的那一块,封皮好似有一些异样的凹凸。
并不明显,甚至像是册子用久了自然形成的褶皱。
可阿襄知道那不是褶皱,她在触摸第二下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指尖颤抖了起来。
而阿襄也是在这个瞬间忍不住流露出了那一丝情绪。
……因为,那不是褶皱,而是盲文。
一句只有盲者能识别出的文字。
世人过于依赖眶中的双眼,所以他们永远也发现不了真相。
四角的盲文连成一句话:不要再找我。
阿襄激动得简直要跳起来,是阿娘留下的盲文,在那一瞬间,阿襄已经知道她找对了、阿娘确确实实来过魏宅。
这天底下,只有阿娘会用盲文给她留下信息。
并且阿娘也知道,阿襄如果真的一路追进了魏宅,那她一定会去翻看佣人的名册。所以阿娘选择在这本册子上留下了这句话。
她还是让阿襄不要找了。
但阿襄露出了这半年来最开心的笑,她找到阿娘的踪迹了,说明她一路追来的线索是对的,也说明,她真的快要找到阿娘了。
这世上没有女儿会放弃寻找娘。
正如小蝌蚪找妈妈。
当然为了以保万全,阿襄今日将书册抓在手里的时候,使劲用指尖的指甲,磨掉了那块盲文。
(这也是阿襄为什么拿着那本名册、故意磨蹭了很长时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