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药膳养生指南》的稿费汇款单再次翩然而至,上面的数额让见惯了“味源”流水的何雨柱都忍不住挑了挑眉。这笔钱,来路正大光明,每一分都透着墨香和纸卷的踏实感,是他目前最硬气的“阳光财富”。
指尖轻点着汇款单,何雨柱的目光变得深邃。赵振海倒了,但李副厂长那阴鸷的眼神还偶尔在厂里闪过,四合院里那些红眼病更从未消停。“味源”生意越好,潜在的危机就越大。他需要一道更坚固、更耀眼的光环来护身,一个能堵住所有悠悠之口的“金身”。而有什么比“慷慨解囊、回馈乡梓的先进典型”更具说服力呢?
他立刻召来了于莉和冉秋叶,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莉姐,秋叶,这笔稿费,我打算拿出大头,以‘禾火’和咱们‘味源’的名义,捐出去。”
于莉一听,几乎是本能地肉痛起来:“柱子哥,这…这可不是小数目啊!咱们辛辛苦苦…”她可是深知赚钱的不易,每一分钱都凝结着心血和风险。
冉秋叶则眼眸一亮,轻声赞道:“柱子哥是想着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吗?这是真正的善举,是大功德。”
何雨柱微微一笑,摆摆手,目光扫过二人:“帮人自然是要帮的,但也不全是为了帮人。俗话说,‘财帛动人心’,咱们‘味源’树大招风,得有个说得响、立得住的名声护着。这钱,要捐,而且要捐得漂亮,捐得尽人皆知,捐得让所有人都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一部分款项捐赠给管辖区的敬老院,必须指定用于改善老人们的三餐伙食,要见到实实在在的油腥和营养;另一部分则捐赠给红星小学,用于购置一批孩子们急需的课外读物和体育器材。最关键的是,这件事必须通过街道和学校,正大光明地宣传出去,要拿到盖着红章的感谢信,要争取上区里的广播甚至报纸。
于莉是何等精明的人物,瞬间就透彻理解了其中的深意,那点肉痛立刻被更大的兴奋所取代:“我明白了!柱子哥,这事交给我去办!保证办得风风光光、漂漂亮亮!我这就去找街道王主任和红星小学的校长谈,务必让咱们‘禾火’先生和‘味源’的善心义举,传遍整个片区!”
冉秋叶也郑重地点头:“财务这边柱子哥放心,这笔捐赠我会单独设立科目,每一笔支出都会索要正规票据,对方的感谢信和报道都会妥善归档,做到有据可查,清清楚楚。”
事情推进得出乎意料的顺利。对于正为经费捉襟见肘而发愁的街道和学校来说,这笔捐款无疑是雪中送炭。感激之余,他们也乐于配合宣传。很快,大红纸书写的、措辞诚恳的感谢信就贴满了街道公告栏和学校的宣传橱窗;区里的广播站连续几天在黄金时段播报了这则充满正能量的新闻;甚至一份在体制内发行的小报也刊登了一则短文,点名表扬了“禾火”先生与“味源”餐饮(并未提及具体业务)热心公益、反哺社会的可贵精神。
于莉更是巧妙地“安排”,让一份刊登了此事的报纸,“不经意”地遗落在了四合院中院阎埠贵常坐的石凳上。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四合院里彻底炸了锅。邻居们再看向何雨柱时,眼神变得无比复杂,羡慕嫉妒依然有之,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敬畏和真正的钦佩。就连许大茂在背后酸溜溜地嘀咕“傻柱这是挣了俩糟钱烧的,就知道显摆”时,也会立刻被旁人怼回去:“显摆?有本事你也写本书挣这么多钱,也这么大手笔地捐一个给咱们看看啊!人家这是善举!”
易中海更是连续几天脸色阴沉,闷头抽烟,一句话都不多说。他一辈子苦心经营,追求的就是个“德高望重”的名声,却万万没想到,自己瞧不上的“傻柱”,竟然用这种最直接、最硬核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远超于他的社会声誉,而且这名声来得如此正大光明,如此无可指摘,让他连泛酸水都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何雨柱,“禾火”,以及背后的“味源”,就此成功地给自己铸就了一面金光闪闪、坚不可摧的护身符。他的“阳光富豪”形象,深入人心。
【叮!宿主通过大规模定向慈善行为,极大提升社会声誉与公众好感度!“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标签固化,获得被动技能“众口铄金”(中幅降低被流言蜚语中伤的概率,中幅提升遭遇中小规模危机时获得舆论同情与支持的概率)!】
【烟火值 500!获得地区声望“名望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