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菲回到自己的宫殿,刚踏入殿门,就感觉今日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伺候的宫女们神色略显紧张,眼神躲闪。汤菲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走向主座坐下。她知道,柳贵妃的党羽怕是不会轻易罢休,一场新的风暴或许正在悄然来临,而她,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翠儿,过来。”汤菲轻声唤道,目光落在一个低头站在角落的小宫女身上。那宫女身体微微一颤,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走上前,屈膝行礼。汤菲看着她,不动声色地问:“今日这是怎么了?本宫瞧着你们一个个都心神不宁的。”翠儿咬了咬嘴唇,嗫嚅道:“娘娘,奴婢……奴婢也不知该如何说。”汤菲心中越发笃定,这其中定有蹊跷,她放缓了语气,说道:“翠儿,你跟着本宫也有些时日了,本宫一向待你们不薄,有什么事但说无妨,若是真有难处,本宫自会为你做主。”
翠儿抬眼偷偷看了汤菲一眼,见她神色温和,不像是在生气,这才鼓起勇气说道:“娘娘,今儿个奴婢听到几个太监在私下里嘀咕,说是柳贵妃虽然被削减了位分,可她的那些党羽们不甘心,正谋划着要对娘娘您不利呢。”汤菲心中一沉,果然不出所料,柳贵妃虽暂时失势,但她的势力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拔除并非易事。不过,既然知道了敌人的动向,便有了应对的机会。
“知道了,你下去吧,此事切莫再对旁人提起。”汤菲挥了挥手,示意翠儿退下。待翠儿离开后,汤菲陷入了沉思。柳贵妃党羽会从何处下手呢?是再次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还是会有其他更为阴毒的手段?正想着,苏嬷嬷从内室走了出来,她一脸忧虑地说道:“娘娘,老奴也听说了些风声,柳贵妃那些人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娘娘一定要多加小心才是。”
汤菲点了点头,说道:“嬷嬷,我心里有数。只是如今还不知他们具体的计划,只能先处处提防着。您在宫中多年,经验丰富,依您看,他们最有可能怎么做?”苏嬷嬷思索了片刻,说道:“娘娘,老奴觉得,他们或许还会从皇上那边入手。毕竟,只要能离间娘娘与皇上的关系,他们便有了可乘之机。”汤菲心中一动,苏嬷嬷所言极是。经过之前的陷害事件,皇帝虽然已经相信了她,但若是柳贵妃党羽再想出什么诡计,难免不会让皇帝心生疑虑。
“嬷嬷,您说得对。看来,我得找个机会,与皇上好好谈谈,让他对这些事有所防备。”汤菲目光坚定地说道。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在殿外通传:“娘娘,皇上有旨,宣娘娘即刻前往御书房。”汤菲与苏嬷嬷对视一眼,苏嬷嬷说道:“娘娘,这或许是个机会。”汤菲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装,跟着小太监前往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汤菲轻轻叩门,里面传来皇帝温润的声音:“进来吧。”汤菲推门而入,只见皇帝正坐在书桌前,眉头微皱,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听到脚步声,皇帝抬起头,看到汤菲,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爱妃来了,快过来坐。”汤菲莲步轻移,走到皇帝身旁坐下,关切地问道:“皇上,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皇帝叹了口气,说道:“唉,还不是朝中那些事。最近各地上报的奏章,不是说灾荒,就是说官员贪污,朕看着头疼不已。”汤菲心中一动,她从现代历史中学到了不少治理国家的方法,或许可以帮皇帝出出主意。于是,她说道:“皇上,可否容臣妾为您分析一二?”皇帝看着她,眼中满是信任:“爱妃但说无妨。”
汤菲清了清嗓子,说道:“皇上,关于灾荒一事,臣妾以为,朝廷可提前建立储备粮制度,在丰收之年,从各地征收一部分粮食作为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而对于官员贪污,可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定期对官员进行考核,一旦发现贪污行为,严惩不贷。”皇帝听着汤菲的话,眼中渐渐露出惊喜之色,他拍了拍汤菲的手,说道:“爱妃所言极是,朕怎么就没想到呢。这储备粮制度和监察机构,若是施行得当,定能解决不少问题。”
汤菲见皇帝认可了自己的想法,心中也很是高兴,她继续说道:“皇上,还有一点,对于那些有能力、有操守的官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提拔,这样才能激励更多官员为朝廷效力。”皇帝连连点头,说道:“爱妃这一番话,让朕茅塞顿开。看来,朕以后得多听听爱妃的见解。”
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帝经常与汤菲商讨宫中事务,汤菲也凭借自己的现代知识,为皇帝提供了不少新颖的思路和建议。两人在相处中,感情愈发深厚。一日,皇帝在处理政务时又遇到了难题。原来是宫中内务府的账目混乱,许多开支都对不上,负责的官员却互相推诿责任。皇帝为此大发雷霆,却又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汤菲得知此事后,从现代管理理念出发,为皇帝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她建议皇帝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对内务府的账目进行全面清查,并且制定详细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每一笔开支。同时,对那些在账目问题上负有责任的官员,按照情节轻重进行惩处。皇帝采纳了汤菲的建议,下令成立审计部门,对内务府展开清查。
没过多久,内务府的账目问题便得到了妥善解决,那些贪污舞弊的官员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皇帝对汤菲更是赞赏有加,他看着汤菲,眼中满是爱意:“爱妃,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想出这法子,朕还不知要为此头疼多久。”汤菲脸颊微红,轻声说道:“皇上过奖了,臣妾只是尽了些绵薄之力。”
两人在御书房中,目光交汇,爱意悄然蔓延。然而,他们的亲密关系引起了朝中一些守旧大臣的不满。这些大臣认为皇帝过于宠爱汤菲,担心会影响朝政。一日,几位守旧大臣在朝中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臣家中秘密商议。
“皇上近来太过宠爱那个汤妃,什么事都与她商量,长此以往,恐怕会坏了祖宗规矩,影响我大楚的江山社稷啊。”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是啊,那汤妃不过是个女子,怎能参与朝政之事。皇上如此做法,实在是不妥。”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着对皇帝和汤菲的不满。
这时,一直坐在主位上沉默不语的老臣缓缓开口道:“诸位,皇上如今心意已决,我们若是直接进谏,恐怕皇上不会轻易听从。依老夫看,我们得想个周全的法子,既能让皇上明白我们的苦心,又不至于触怒龙颜。”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联名向皇帝进谏,陈述汤菲参与朝政可能带来的危害,希望皇帝能疏远汤菲,以维护朝廷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