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唐骑铁血安西 > 第四十二章:因功封侯
换源:


       唐骑新传:铁血安西第四十二章:因功封侯

郑远等人带着从听雪阁获取的关键证据,快马加鞭,迅速将庆王押解回长安。一路上,庆王面色如灰,被五花大绑在马背上,昔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他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悔恨,但此刻,已无力回天。

长安城内,百姓们听闻庆王因勾结匪寇、意图谋反被擒,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这位罪人的狼狈模样。人群中,咒骂声此起彼伏,众人对庆王的所作所为痛恨不已。

当郑远等人押着庆王进入皇宫时,唐宣宗早已在金銮殿等候。大殿之上,气氛庄严肃穆,唐宣宗高坐龙椅,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的天空。两旁的文武百官,神色各异,有的面露震惊,有的暗自庆幸,而更多的是对庆王罪行的愤慨。

庆王被押至殿中,被迫跪在地上。唐宣宗怒目而视,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呵斥道:“李恒,你可知罪?”庆王低垂着头,一言不发,似是仍心存侥幸。

郑远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将装有证据的木盒呈上,朗声道:“陛下,此乃从庆王封地听雪阁获取的罪证,足以证明他与匪寇勾结、妄图谋反的罪行。”

唐宣宗接过木盒,打开查看,每看一份证据,脸上的愤怒便增添一分。看完后,他将证据狠狠摔在地上,怒喝道:“逆子!你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实在是罪无可恕!”

在铁证面前,庆王终于瘫倒在地,不再挣扎,却突然抬起头,眼中满是恐惧与哀求,朝着唐宣宗连连磕头,额头撞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哭喊道:“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一时糊涂,被野心蒙蔽了双眼,才犯下这等不可饶恕之罪。求父皇看在父子情分上,饶儿臣一命吧!儿臣愿削去王爵,从此隐姓埋名,远离长安,绝不再给父皇添麻烦。”

唐宣宗看着庆王这副狼狈模样,心中既愤怒又痛心,长叹一声道:“李恒,朕平日待你不薄,给你封地,让你尽享荣华富贵,可你却不知感恩,做出这等危害江山社稷、涂炭生灵的恶行。朕若饶你,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如何对得起那些因你而受苦的黎民?”

庆王仍不死心,继续哭求道:“父皇,儿臣真的知道错了。儿臣愿散尽家财,赈济灾民,为那些因儿臣而死的人超度祈福。求父皇网开一面,饶儿臣一命吧!”

唐宣宗神色一凛,厉声道:“住口!你犯下的罪孽,岂是这些就能弥补的?国法如山,朕不能因你是朕的儿子就徇私枉法。你就安心在天牢等候问斩吧!”

庆王见唐宣宗心意已决,知道再无回旋余地,顿时瘫倒在地,眼神空洞,面如死灰。

处理完庆王之事,唐宣宗的脸色稍缓,目光转向郑远和他身后的将士们,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郑远及诸位将士,此次立下大功,为我大唐除去一大隐患,朕心甚慰。郑远,你智勇双全,忠心耿耿,实乃我大唐的栋梁之材。朕封你为孟县侯,食邑千户,赐豪宅一座,良田百顷。”

郑远赶忙跪地谢恩:“陛下如此厚恩,微臣万死难报。微臣不过是尽了臣子的本分,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

唐宣宗微笑着点点头,又说道:“听闻你与赵婉婷情投意合,朕便赐你们二人成婚,择良辰吉日,风光大办。愿你们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为我大唐再添栋梁。”

郑远心中大喜,再次叩谢皇恩:“陛下圣恩浩荡,微臣定不负陛下厚望。微臣与婉婷定会相互扶持,为陛下分忧,为大唐效力。”

唐宣宗转而看向一同前来的将士们,高声说道:“诸位将士也都劳苦功高,朕不会亏待你们。此次平叛,你们奋勇杀敌,不畏艰险,展现出了我大唐军人的风采。朕将论功行赏,以表彰你们的功绩。”

一名年轻的将士走出队列,单膝跪地,激动地说道:“陛下,能为大唐效力,是我等的荣幸。此次能成功将逆贼绳之以法,全仰仗陛下的英明领导和郑统领的指挥有方,我等不过是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唐宣宗欣慰地笑道:“你等莫要谦逊,你们的功绩朕都看在眼里。从今往后,你们要继续为大唐的安定和繁荣努力。现在,朕宣布对你们的奖赏。”

接着,唐宣宗一一宣读对将士们的赏赐,有晋升官职的,有赏赐金银珠宝的,还有赐予良田宅邸的。每宣读一个名字,那名将士便跪地谢恩,高呼万岁。

大殿内,众人感恩戴德,高呼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云霄。这声音,仿佛是对大唐盛世的坚定守护,是对正义得以伸张的欢呼。

退朝后,郑远走出皇宫,心中感慨万千。他望向长安的繁华街道,百姓们安居乐业,一片祥和。此次能成功揪出庆王这个幕后黑手,为大唐清除隐患,一切的努力与艰辛都是值得的。

而即将与赵婉婷成婚的消息,更是让他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期待。他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皇帝的信任与支持,也离不开兄弟们的并肩作战。

退朝之后,郑远步出皇宫,心中如波涛翻涌,感慨万千。他抬眼望去,长安的繁华街道映入眼帘,百姓们悠然往来,神色安宁,处处透着安居乐业的祥和之气。街头巷尾,孩童嬉笑玩耍,商贩热情叫卖,车马有序通行,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回想起此次能成功揪出庆王这个幕后黑手,为大唐清除隐患,一路历经的艰难险阻此刻都化作了欣慰与自豪,他深知,一切的努力与艰辛皆是值得的。

刚出皇宫大门,一众群臣便簇拥而上。礼部尚书率先上前,笑容满面地拱手说道:“郑侯啊,恭喜恭喜!此次立下不世之功,实乃我大唐之幸,也是郑侯您的荣耀啊!往后还望郑侯在朝堂之上多多建言,为我大唐再创辉煌。”尚书大人一边说着,一边眼中满是赞赏,仿佛已经看到郑远在朝堂上大展宏图,为大唐出谋划策的场景。

郑远连忙谦逊回应:“尚书大人过誉了,这都是陛下的英明领导以及诸位同僚共同努力的结果,郑某不过是略尽绵力罢了。”郑远神色诚恳,丝毫没有居功自傲之意,他深知,在这场关乎大唐命运的斗争中,自己只是众多为国家奉献力量的人中的一员。

话音未落,户部侍郎也笑着凑上前来:“郑侯不仅为国立下大功,如今又喜获陛下赐婚,可谓是双喜临门啊!听闻赵姑娘才貌双全,与郑侯实乃天造地设的一对,日后定能夫妻和睦,家族兴旺。”侍郎一边说,一边还比划着,似乎已经预见了郑远婚后幸福美满的生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着祝贺之意。这时,人群中挤出一位身着锦袍、面容和善的中年官员,正是赵婉婷的父亲赵大人。

他眼中满是笑意,拍了拍郑远的肩膀,朗声道:“郑侯啊,我一直就觉得你是个难得的人才,从你当初崭露头角,我就留意到你了。如今看来,我果然没有看错。我赵家能得你这样一位乘龙快婿,实乃幸事。往后,你和婉婷可要相互扶持,好好过日子。”

赵大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郑远的认可和对女儿未来生活的期许。

郑远恭敬地说道:“岳父大人放心,郑远定当竭尽全力照顾好婉婷,绝不负您和陛下的期望。我与婉婷情投意合,日后定会携手相伴,为家族增光,为国家效力。”郑远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赵大人欣慰地点点头:“好,好啊!看到你们如此,我也安心了。我就盼着你们能和和美美,为大唐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说罢,赵大人又轻轻拍了拍郑远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慈爱与期许。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