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唐骑铁血安西 > 第六十六章:入住布达拉宫
换源:


       唐骑新传:铁血安西第六十六章:入住布达拉宫

在郑远等人紧锣密鼓地谋划布局之时,日子悄然流逝。随着牛痘法推广逐渐重回正轨,与吐蕃内部潜在盟友的联络也稳步推进,郑远一行人终于收到了前往布达拉宫的邀请。

这一日,晴空万里,高原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郑远、孙明、李谦以及一众唐军,在向导的引领下,向着那座屹立于红山之巅的宏伟宫殿缓缓进发。

远远望去,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气势磅礴,红白相间的宫墙在阳光下闪耀着神秘而庄重的光辉。当他们逐渐靠近,布达拉宫的巍峨愈发震撼人心。

一位身着华丽藏袍,头戴高耸毡帽,神情威严的吐蕃官员——伦珠,早已在宫前等候。伦珠面带微笑,虽不失礼节,但眼神中却隐隐透着审视。他迎上前来,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说道:“诸位大唐贵客远道而来,布达拉宫蓬荜生辉。我乃吐蕃官员伦珠,特奉赞普之命,迎接各位。”

郑远等人赶忙还礼,郑远说道:“久闻布达拉宫大名,今日终得一见,实乃荣幸。还劳烦伦珠大人为我们介绍一二。”

伦珠点了点头,转身引领众人踏入布达拉宫。踏入宫门的那一刻,众人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宫内廊道曲折,壁画绚烂,描绘着吐蕃的历史、宗教与传说,人物栩栩如生,色彩历经岁月依然鲜艳夺目。

伦珠边走边介绍:“这布达拉宫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乃是吐蕃的政教中心,承载着我吐蕃千年的信仰与荣耀。”

他们来到一处殿堂,只见墙壁散发着奇异的光泽。伦珠略带自豪地说道:“此墙乃是以牛奶混合石灰涂抹而成,历经多年,依旧坚固且散发着独特的气息。”郑远等人听闻,心中不禁一震,如此奢侈的建造方式,耗费的民脂民膏难以估量。

孙明忍不住小声嘀咕:“如此奢靡,百姓如何负担得起。”

李谦也微微摇头,轻声回应:“这背后不知有多少百姓的血汗。”

继续前行,一尊尊黄金塑像映入眼帘。这些塑像工艺精湛,神态逼真,在烛光的映照下,金光闪耀。伦珠说道:“这些黄金塑像皆是为供奉诸位圣佛所铸,象征着吐蕃对佛法的虔诚。”

孙明忍不住低声对郑远说道:“郑侯,如此多的黄金用于塑造佛像,可见吐蕃贵族平日对百姓的搜刮何等严重。”郑远微微点头,面色凝重。

参观完主要殿堂,伦珠安排众人在一处宽敞的殿宇内休息,并准备了丰盛的酒宴。宴会上,珍馐罗列,美酒飘香,还有身着艳丽服饰的吐蕃舞者翩翩起舞。

伦珠举杯说道:“诸位大唐贵客,今日相聚于此,是唐蕃友好之幸。愿我们的情谊如同这高原的雪山,亘古不变。”众人纷纷举杯回应。

酒过三巡,郑远与伦珠闲聊起来:“伦珠大人,此次吐蕃求亲,足见对唐蕃友好的重视,不知大人对此事有何见解?”

伦珠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神色,而后说道:“唐蕃联姻,自然是好事。可这其中牵涉诸多势力,各方想法不一。赞普一心求好,然部分贵族却各有心思。”

郑远心中一动,追问道:“哦?愿闻其详。”

伦珠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有些贵族认为,与大唐联姻可获取诸多好处,如先进的技术;但也有贵族担忧大唐势力借此渗入吐蕃,影响自身地位,故而暗中阻挠。”

郑远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道:“那以大人之见,如何才能促成这唐蕃联姻,真正实现友好共处呢?”

伦珠放下酒杯,神情认真地说道:“关键在于平衡各方利益。既要让那些期望合作的贵族得偿所愿,又要安抚担忧者的情绪。这需要双方坦诚沟通,相互理解。”

此时,一位年轻的吐蕃将领——多吉,起身说道:“郑侯,大唐实力雄厚,若真心与吐蕃交好,何不以实际行动展现诚意,助吐蕃发展?”

郑远微微一笑,说道:“多吉将军所言极是。大唐向来秉持友好互助的原则,此次带来牛痘法,便是希望能为吐蕃百姓解忧。后续若唐蕃友好加深,大唐自会在诸多方面与吐蕃交流合作。”

李谦也接口道:“不错,文化、技术的交流,定能让吐蕃更加繁荣。但这一切,都需建立在双方真诚相待的基础上。”

这时,一位名叫卓玛的吐蕃女官微笑着说道:“听闻大唐诗词歌赋闻名遐迩,不知能否在这宴会上让我们领略一二,也让这唐蕃之会更添雅趣。”

孙明笑着回应:“卓玛女官有此雅兴,那孙某便献丑了。”言罢,孙明起身,吟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多吉听后,略有疑惑:“孙大人此诗,似乎透着离别愁绪,不知是何意?”

孙明解释道:“此诗虽写离别,却饱含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正如唐蕃之间,即便路途遥远,但只要情谊深厚,也能携手共进,如同挚友。”

宴会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表面上气氛融洽,实则暗流涌动。郑远深知,吐蕃内部对于求亲之事态度不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若能巧妙利用各方矛盾与诉求,或许能达成唐蕃友好的目的,同时解决吐蕃贵族压迫农奴的问题。

宴会结束后,伦珠安排郑远等人在布达拉宫的客舍休息。客舍内装饰精美,床铺柔软,然而郑远却无心享受。他与孙明、李谦聚在一处,继续商讨对策。

郑远说道:“今日伦珠与多吉之言,让我们对吐蕃内部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求亲之事,各方利益交织,我们要小心应对。”

孙明点头道:“郑侯,我们可借助那些期望与大唐合作的贵族之力,推动求亲之事。同时,向他们表明我们解决贵族压迫问题的决心,争取他们的支持。”

李谦思索片刻后说道:“但也要警惕那些反对势力。他们必定不会坐视我们达成目的,定会暗中使绊。我们需加强情报收集,提前做好防范。”

郑远微微皱眉,沉思道:“没错。接下来,我们要深入了解那些支持与反对的贵族势力,分析他们的实力与弱点。让密探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便能及时应对。”

李谦接着说:“郑侯,我觉得我们还可以从文化交流入手,就像今日宴会上吟诗一样,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说不定能化敌为友。”

孙明点头称是:“李主事所言极是,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看法。”

郑远目光坚定:“好,就从多方面入手。文化交流、利益平衡、情报收集,一样都不能落下。”

在这宏伟的布达拉宫内,郑远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棋局之中。每一个吐蕃官员、将领,每一股势力,都是棋局中的棋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