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唐骑铁血安西 > 第六十七章:面见赞普
换源:


       唐骑新传:铁血安西第六十七章:面见赞普

在布达拉宫的客舍中度过了几日夜,郑远等人与赞普会面的日子也终于来临。

这一日,阳光穿透稀薄的云层,洒落在布达拉宫的金顶上,折射出耀眼光芒。郑远、孙明和李谦身着大唐官服,神色庄重,在伦珠的引领下,前往会见赞普的大殿。

踏入大殿,殿内庄严肃穆,巨大的立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穹顶绘满了神秘的宗教壁画。

赞普端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身着华丽的藏袍,头戴镶嵌宝石的王冠,眼神深邃而威严。两旁分列着吐蕃的贵族和大臣,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郑远一行人身上,眼神中夹杂着好奇、审视与揣测。

郑远等人稳步上前,按照吐蕃礼仪行礼。郑远朗声道:“大唐使者郑远,拜见赞普,愿赞普圣体安康,吐蕃繁荣昌盛。”

赞普微微点头,目光在郑远等人身上一一扫过,缓缓说道:“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此次大唐使者入蕃,想必对我吐蕃的风土人情已有不少了解。”

郑远神色坦然,毫无谄媚之态,直言道:“赞普,我等一路走来,对吐蕃的风土人情确有了解。但更让我们在意的,是吐蕃求亲背后的种种复杂状况。”

赞普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郑远如此直接,他目光一凝,道:“郑侯此话怎讲?”

郑远昂首道:“赞普,大唐愿与吐蕃结亲,本是为了增进双方情谊,永息刀兵。可如今我等得知,吐蕃内部对求亲之事竟有诸多异议,甚至有贵族妄图借求亲谋取私利,或是担忧大唐势力渗透而暗中阻挠。这让大唐如何放心将公主远嫁吐蕃?”

赞普面色微沉,下方的贵族们开始交头接耳,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郑远接着说道:“赞普,大唐国力强盛,公主金枝玉叶,远嫁吐蕃是带着大唐的诚意与善意,旨在促进唐蕃友好。若吐蕃内部不能达成一致,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门亲事,那大唐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求亲之事。”

孙明向前一步,拱手道:“赞普,大唐向来以诚信为本,对待此次求亲亦是如此。但我们希望吐蕃同样能以坦诚之心回应。若吐蕃真心求亲,就应妥善解决内部纷争,展现出与大唐交好的坚定决心。”

赞普沉默片刻,缓缓道:“郑侯、孙大人,唐蕃联姻,本是美事。但你也知晓,我吐蕃内部对此事看法不一。部分贵族期望借此获取大唐的先进技术与财富,助力吐蕃发展;然而,也有贵族担忧大唐势力渗入,威胁自身地位。这让本赞普颇为为难。”

郑远眉头紧皱,严肃说道:“赞普,大唐与吐蕃联姻,旨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那些担忧大唐势力渗透的想法实属多虑。大唐并无干涉吐蕃内政之意,反倒是真心希望与吐蕃分享先进技术与文化,提升吐蕃国力,造福吐蕃百姓。若因这些无端担忧而破坏了唐蕃联姻的大好机会,实在可惜。”

李谦也接口道:“赞普,此次求亲,是吐蕃主动向大唐提出。大唐出于对和平友好的期盼,予以回应。若因吐蕃内部的不和谐因素而致使此事夭折,恐怕外界会认为吐蕃缺乏诚意,这对吐蕃的声誉也会有所影响。”

一位贵族忍不住站出来,大声道:“你们大唐使者莫要危言耸听!如何能证明大唐不是借联姻之名,行掌控吐蕃之实?”

郑远目光如炬,直视这位贵族,厉声道:“大人此言差矣!大唐疆域辽阔,国力雄厚,岂会觊觎吐蕃之地?大唐与吐蕃联姻,是为了边境安宁,百姓幸福。若要掌控,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再者,大唐公主远嫁,身处吐蕃,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大唐定不会坐视不管!”

赞普见郑远态度强硬,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大唐实力,若因内部纷争而错失联姻机会,恐非明智之举。

这时,又一位贵族站出,语气稍缓:“郑侯,话虽如此,但联姻之后,诸多事宜还需明确,以免日后产生矛盾。”

郑远微微冷笑,道:“这本是自然。大唐愿与吐蕃签订详细盟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唐蕃联姻能真正带来和平与繁荣。但前提是吐蕃上下一心,以诚意对待此事。”

赞普微微点头,说道:“郑侯所言有理。本赞普也希望唐蕃能够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但此事重大,还需从长计议。郑侯,你们先在布达拉宫多留几日,容本赞普与诸位大臣商议一番。”

郑远心中虽急切,但也只能应道:“赞普,我等在布达拉宫静候佳音。只是还望赞普能尽快决断,莫要让大唐的诚意付诸东流,也莫要辜负了两国百姓对和平友好的期盼。否则,大唐只能重新考量这求亲之事,届时对双方都无益处。”

回到客舍,孙明不禁面露担忧之色:“郑侯,此番我们态度强硬,不知赞普能否如我们所愿,尽快做出决断?”

郑远目光坚定,说道:“若不如此,难以让吐蕃方面重视此事。吐蕃内部矛盾重重,若不施加压力,他们恐难有动力去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大唐并非有求于他们,而是基于友好与和平的初衷。”

李谦沉思片刻,说道:“郑侯说得对。接下来这几日,我们也不能闲着,继续收集吐蕃内部动态,同时联络支持联姻的势力,为赞普的决策营造有利氛围。”

郑远点头道:“不错,双管齐下。我们既要展现大唐的强硬态度,也要做好实际工作,确保唐蕃联姻能顺利推进,为两国百姓谋福祉。”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郑远等人一边让密探密切关注吐蕃内部动向,联络那些支持联姻的吐蕃人士;一边准备着应对各种情况的策略。在布达拉宫的客舍中,郑远等人日夜忙碌,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对和平友好的期许,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等待着赞普最终的决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